皇馬歐冠盃12碼爭議 再好的VAR背後也是人操控
今天淩晨歐冠盃16強第二回合關鍵戰,皇馬與馬體會的比賽中出現爭議判罰,在12碼大戰中,馬體會前鋒阿爾艾華斯罰進12碼,但經VAR介入後被判無效(相當於射失),原因是「12碼主射二次觸球」。

科普一下,什麼是射12碼規則中的二次觸球?
根據國際足協《足球競賽規則》第14條,罰球者在主射12碼過程中只被允許觸球一次,否則就會被判罰違規,12碼將改判為防守方自由球,而12碼大戰中出現「二觸」,會被判入球(如果)無效。
這條規則的目的,在於防止球員進行不公平的射門嘗試,比如第一次觸球先將球向前撥動,拉近距離後再射門等。
根據12碼二觸規則,運動戰中,如果12碼手將球射在門框上彈回,他二次射門補射入網,過程中沒有其他隊員觸碰皮球,那麼這就是較為典型的二次觸球。
還有一種常見的情況,是主射者支撐腳打滑,雙腳連續觸碰皮球,即使最終球飛入網窩,也會被判為二觸。
來看一個典型案例,這是當年李斯特城與曼城之戰中,馬Jerez這一下(GIF)。

馬體會的阿爾艾華斯被判罰球無效,適用的也是這一案例情況。他的左腳輕微打滑,接近了皮球,右腳射出球時,疑似從左腳腳背擦過。
但必須指出的是,和馬Jerez那一下清晰的二觸相比,阿爾艾華斯這一下是否真有實質接觸,很難判斷。
當阿爾艾華斯的左腳滑向12碼點時,右腳已經將球射出,而且是向上飛行的軌跡,球是否與緊貼草皮的左腳有接觸,即使是慢鏡重播也很難百分之百的認定。
馬體會教練施蒙尼賽後因此大發雷霆,他在發佈會上對記者大吼:「你們看到了?你們看到了什麼?他碰到球了嗎?別怕,如果有人看到他有二次觸球,請舉手!沒人舉手?那麼跳到下一個問題!」

阿爾艾華斯這球的VAR介入,引發了另一個話題,VAR背後的人為因素又有多大?
一般來說,VAR多角度重播的呈現效果,是很有權威性的,但也必須承認,球場上依然存在一些即使反復看重播,也很難認定的情形。
看不看VAR,哪些球調用VAR,背後還是人的因素。
也就是說,即使再清晰的規則,也有人為執行的模糊灰色空間。
還是拿當年馬Jerez那球舉例。
根據另一條規則,運動戰12碼主射時,如果有防守方球員提前進入禁區,那麼罰進的12碼算進,射失的12碼則需要重踢。
眾所周知,12碼主射過程中,如果球證想用VAR仔細追究,那麼防守方提前進禁區的情況很可能是大量存在的,這就給球證提供了人為裁決的可能。

回到馬Jerez這球。
在他主射二觸之前,防守方曼城球員已經提前進了禁區,如果球證有心,完全可以依規判曼城方提前進禁區,讓這個12碼重罰。但當值球證沒有這樣判,依然判了罰球違例,由曼城一方主射禁區內自由球。
所以你能看出,即使有VAR加持,這球該判重罰,還是二觸違例,其實掌握在球證手裡,就看他想怎麼判了。
《足球競賽規則》第5條是這樣規定的:「球證員擁有在規則框架內的自由裁量權,其決定將由球證依據足球競賽規則和「足球比賽精神」、基於球證自己的觀點作出。」
https://weibo.com/3083675110/Pik5jgDdg
再回到阿爾艾華斯這球,也許附上的這個影片會提供不同的參考。
是否有二觸,即使是多角度重播(包括正面高位鏡頭),也很難百分之百的判斷,「二觸」更像是一種基於VAR的主觀推測,這種情況下,最終擁有決定權的,還是球證的肉眼和人心。(李普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