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談:「堵」「疏」結合,讓體育產業走出飯圈亂象之惑

#半月談讓體育產業走出飯圈亂象之惑#【半月談:「堵」「疏」結合,#讓體育產業走出飯圈亂象之惑#】據半月談,近日,世界乒乓球職業大聯盟(W湯臣)重慶冠軍賽圓滿落幕。山城美食美景與乒乓球競技魅力交織,讓觀看賽事的眾多球迷、觀眾大呼精彩。與往屆相似的是,賽場內外依舊人頭攢動、一票難求,不同的則是,觀眾加油助威、歡呼鼓勁更加有序且克製,賽場外的球迷活動更顯理性和文明。

近年來,不良「飯圈文化」有大舉侵入體育領域的趨勢,競技水平高超、群眾基礎廣泛、頂級運動員眾多的乒乓球領域首當其衝。在一些賽事中,不同球員的粉絲群體從網上對陣發展為現場「互嗆」,有的甚至在比賽現場對球員進行惡意干擾。今年,還發生了亞洲盃女單決賽「喝倒彩」風波。畸形「飯圈文化」蔓延,對運動員身心健康成長和體育產業可持續發展都極為不利。

針對體育領域的「飯圈」亂象,各方加大了疏導、治理力度。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劉國梁、楊揚、陶璐娜等代表委員針對飯圈亂象建言發聲,要把堅決抵製畸形「飯圈文化」的意識和要求融入運動員培養、賽事活動組織全過程,強調思想教育與風險防控的結合。3月11日,中國乒協在官網發佈《關於文明觀賽的倡議》,其中提到理性看待輸贏、抵製網絡暴力等八項內容,呼籲觀眾以掌聲替代發亮燈,以理性替代謾罵。眾多明星球員也加入其中,王楚欽、孫穎莎等球員在採訪中多次呼籲「關注比賽本身」,微博解散國乒球員超話,運動員主動解散官方粉絲群,引導球迷專注體育運動,傳遞健康的體育精神。

在各方共同關注下,體育領域賽場內外秩序正持續向好。本屆W湯臣重慶冠軍賽期間,巴南區華熙LIVE·魚洞體育館場內,球迷加油有序且克製,發亮燈干擾減少,更沒有「喝倒彩」,場外也少了粉絲包場互斥的情況。

必須看到,體育產業的蓬勃發展,離不開體育領域的「明星效應」。W湯臣首席賽事官蒙尼亞艾哈達迪·巴塞隆拿在接受新華社專訪時說:「現在不只是‘體育’,而是‘體育產業’‘體育娛樂’。粉絲們為體育明星而來,而不只是為了看一場比賽。」然而,「飯圈文化」的流量紅利與風險並存。部分極端粉絲的「數據打投」「控評」行為將運動員異化為「流量商品」,「立場先行」使他們做出挑戰體育比賽公平公正的行為,體育的純粹性面臨著衝擊和挑戰,「飯圈」文化引發的極端行為必須得到有效遏製。

應對「飯圈」亂像帶來的挑戰,除了道德自覺的倡導外,也更需要制度性的強製約束。目前,有專家建議引入「球迷信用檔案」和AI實時監測技術,形成「制度+技術」的閉環治理,這也提示著體育「飯圈」亂象治理亟需向制度化、體系化的方向轉變。從法律層面對網絡暴力明確處罰標準,到技術手段實現賽場違規行為的即時干預,再到對體育價值的正向引導,治理畸形「飯圈文化」,三者缺一不可。

體育「飯圈」治理,也需「堵」「疏」結合。體育產業投資人、黑蝶控股集團董事長孟凡認為,「飯圈」的出現是體育產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不應該、也不可能「一禁了之」。他建議,公眾教育方面要充分發揮優秀運動員的榜樣作用,引領粉絲重塑「體育精神高於偶像崇拜」的集體認知;產業發展方面,可以通過加強市場監管、培養體育經理人等方式,來協調好運動員與粉絲之間的關係,使運動員的競技成績與商業價值得以兼顧。

競技成績、體育「飯圈」、體育產業三者之間不是相互掣肘的「三角關係」,卓越的競技成績和健康的體育「飯圈」都應該是體育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制度約束、技術防控與文化引導形成合力,競技體育方能掙脫「飯圈」亂象的干擾,重歸「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純粹之路,推動體育產業朝更高質量的發展方向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