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港兩地攜手,支持鼓勵兩地科創成果「引進來」「走出去」

3月28日,以「京港攜手,智引全球」為主題的京港科技創新論壇在中關村國際創新中心舉辦。北京市科委與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簽署框架合作協議,雙方將聯手支持鼓勵京港科創成果「引進來」和「走出去」。論壇上,舉辦了第八屆「京港青創杯」創業大賽北京選拔賽,四個項目成功晉級總決賽。

本次論壇由京港兩地多個部門主辦。論壇圍繞前沿技術、國際合作和國際金融等領域,從「產、學、研、金」等多維度展開深入交流與合作,實現京港兩地在科技創新領域的深度融合與互利共贏。

北京市科委與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簽署框架合作協議。主辦方供圖北京市科委與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簽署框架合作協議。主辦方供圖

京港兩地將成立「出海服務中心」

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科技園區管委會二級巡視員湯健表示,北京已連續八年在「自然指數-科研城市」排名中位居首位,是世界科技創新的沃土與高地。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貿易與航運重要樞紐,憑藉開放創新的生態系統和國際化人才的優勢,成為聯通中國與世界的重要戰略柱蠆式。北京也相繼出台政策鼓勵外資研發中心在京集聚發展,目前已認定外資研發中心221家,其中港資企業96家。她表示,京港兩地秉持「優勢互補、協同創新」的理念,不斷深化合作,兩地在共同搭建「京港科技協同創新平台」的基礎上,構建起多層次、多領域的合作體系。

去年,「京港研發加速中心」啟動,推動包括馭勢科技、雲跡科技等北京優質科創企業與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圍繞無人駕駛、智能機器人、人工智能、商業航天等領域開展產學研合作。

在本次論壇簽約環節,北京市科委與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簽署框架合作協議,圍繞支持鼓勵京港科創成果「引進來」和「走出去」、支持「京港研發加速中心」推動產學研深度合作、支持舉辦京港科創交流活動和建立科創政策互通機制等方面,進一步深化京港合作。

北京雲跡科技與香港諾達機器人也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圍繞聯合研發和市場開發開展全面合作。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主席、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議員陳祖恒介紹,4月中旬,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將聯同中關村青創中心、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及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在香港成立「出海服務中心」,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資源和認證服務,支持企業善用香港國際化應用場景,加快產品技術出海邁向全球。

論壇上舉辦了對話環節。主辦方供圖論壇上舉辦了對話環節。主辦方供圖

4個項目晉級第八屆「京港青創杯」創業大賽決賽

作為本次論壇的「重頭戲」,第八屆「京港青創杯」創業大賽北京選拔賽正式開賽。本次大賽聚焦國家戰略需求與新興產業發展方向,圍繞人工智能、大數據應用、智能製造、綠色能源、生命健康等關鍵領域,通過日常系列活動和大賽,打通兩地創新技術項目的溝通渠道,助力企業加速發展,推動兩地在新興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上的深度融合與協同發展。

香港特區政府駐北京辦事處副主任阮慧賢表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到要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激發數字經濟創新活力。人工智能是加速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核心,香港正全力發展人工智能成為關鍵產業,「除了去年底已經正式投入服務的人工智能超算中心之外,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發中心V1大模型已於今年2月發佈。此外,我們將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以促進人工智能上遊研發、中下遊成果轉化以及開拓場景的應用。」阮慧賢說,快速推動創科發展及落地應用,既需要技術前沿的科技企業,更需要高素質的人才,「京港青創杯」創業大賽是一個融合教育、科技與人才資源的平台,助力推動京港兩地科技協同創新交流。

在評審嘉賓的專業評判下,虛擬機房——電網式算力調度網絡、雙碳戰略NetZero納濾發電研發及產業化系統、飛毯磁驅運載數智化代運營系統、新型二氧化碳捕集與轉化應用技術等四個項目成功晉級總決賽。這些項目將有機會與香港選拔賽晉級項目一同參加年底的總決賽,展示京港兩地的科技創新成果與實力。

4個項目晉級第八屆「京港青創杯」創業大賽總決賽。主辦方供圖4個項目晉級第八屆「京港青創杯」創業大賽總決賽。主辦方供圖

香港貿易發展局中國內地總代表鍾永喜透露,在中關村論壇之後,香港貿發局將再次與北京市科委攜手組織一批在京科技企業到香港參加香港國際創科展,以及世界青年科學大會等活動。他認為,科技合作中人才是非常重要的,世界青年科學大會不僅服務國內人才出海,也服務全球科技人才,以及科研項目借助大灣區平台實現更快轉化。

新京報記者 陳琳

編輯 樊一婧 校對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