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逐AI+機器人,廣東如何上分?
在足球賽場上,一支球隊若擁有「雙王炸」組合,往往能通過戰術配合將優勢轉化為勝勢。
而在科技領域中,廣東也手握AI與機器人這對「雙王炸」——作為國內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鏈最齊全、生態最完備、應用場景最豐富的集聚區,廣東兼具科技創新、先進製造、市場應用等多方面優勢。
4月1日舉行的《廣東省推動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若干政策措施》新聞發佈會透露的數據就能說明這一點。
2024年,廣東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2200億元,穩居全國第一方陣。工業機器人產量從2019年的4.47萬台(套)增長到2024年的24.68萬台(套),自2020年起連續五年穩居全國第一。
瞄準這兩大賽道,廣東近期重磅出台了12條「乾貨」措施,用真金白銀推動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
優勢在握,看看廣東如何排兵佈陣、攻守兼備,逐鹿全球AI與機器人產業賽道?


全攻全守
足球場上,一次精準的斷球往往能瞬間扭轉戰局。而在產業競爭中,核心技術的突破就是廣東搶佔賽道製高點的「關鍵一斷」。
近年來,廣東的核心技術攻堅戰打得既快又準。
在AI領域,昇騰910B成為國內算力芯片主流產品,Atlas 900計算集群表現出色;「鵬城·腦海」「混元」等通用大模型嶄露頭角,「WPS AI」成為國內首個協同辦公賽道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
在機器人領域,研製出首款搭載鴻蒙操作系統的人形機器人夸父,已入駐國內大型企業工廠;研製出多模態四足機器人、輪腿式機器人等系列智能機器人產品。諧波減速器、編碼器、六維力傳感器等核心部件實現自主研發,成本降低超50%。
接下來,廣東將持續攻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積極面向全球加強協同創新,爭取更多創新資源落戶廣東。實施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新一代人工智能’‘智能機器人’等旗艦項目、重大專項,在上述領域部署攻關任務。」廣東省副省長王勝說。

在足球比賽中,控球率意味著球隊對比賽節奏的掌控能力,控球在腳,基本上整場比賽的節奏會掌握在自己的腳下。而對於產業來說,資金支持就像是掌控比賽的控球,它決定了一個產業能否在競爭中「穩住陣腳,打出進攻」。
在AI和機器人產業賽場上,廣東正通過資金支持推動產業「穩住陣腳,打出進攻」。
比如,支持創建國家級、省級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領域製造業創新中心,省財政按規定分別給予最高5000萬元、1000萬元的資金支持;每年擇優支持工業領域大模型和應用解決案例,每個給予最高800萬元獎勵。
「省財政每年安排100億科技專項資金,支持各行業加快構建全過程創新鏈,推動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廣東省財政廳副廳長李樹林說,2025年,省財政年初預算安排涵蓋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領域在內的「製造業當家」相關資金262億元,接下來將持續對該領域予以重點支持。

場景落地是產業發展的「快速推進」。目前,廣東正以「人工智能+」行動和「機器人+」行動,加速應用場景落地推進:在教育、醫療、交通、民政、金融、安全等領域,廣泛拓展AI應用;在工業、農業、城市管理、醫療、養老服務、特種作業等領域,挖掘機器人開放應用場景。
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廳長曾進澤介紹,廣東還將製定《廣東省「人工智能 +」行動方案》,聚焦教育、醫療、交通、民政、金融、安全等十大重點領域,計劃培育100個示範應用場景與500個示範案例,形成成熟且可大規模推廣的應用標準,為人工智能在各領域的落地提供明確方向與規範。

兩翼齊飛
「兩翼齊飛」是足球比賽里最常見的戰術,許多球迷都有著自己主隊「馳騁邊路,無往不利」的美好回憶。一支球隊里如果有兩名能力強的邊路球員,不僅可以很好地壓制對方邊路的進攻,也可以很好地拉開球場寬度,讓隊伍戰術打法更加立體化。
對於廣東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的「冠軍戰術」而言,這「兩翼」莫過於企業和平台。廣東是民營經濟大省,企業更是創新的主體,通常扮演著禁區內切攻入制勝球的角色。
為加快培育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領域單項冠軍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對該領域獲評國家級單項冠軍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廣東將在省級支持政策的基礎上再「加碼」,鼓勵地市給予獎勵,省財政進一步按照地市獎勵資金1∶1予以激勵。
同時,廣東還設立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基金,對重點項目開通「綠色通道」,讓企業在場上能「快開邊線球」。
為了增加破門機會,球場上「兩翼」通常會頻繁換位,打出充滿想像力的配合。同樣,廣東人工智能與機器人企業也需要平台的大力支撐。

平台建設方面,廣東將每年擇優支持一批開源社區和開源生態中心,每個給予最高800萬元資助;推動廣州、深圳數據交易所打造國家級數據交易場所,打造廣東數據要素集聚發展區。
目前,在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領域,廣東創新平台力量強大:全省擁有13家各類國家級平台,包括1家國家實驗室、1家國家技術創新中心、1家全國重點實驗室,3家國家質檢中心、7家國家開放創新平台;擁有116家省級平台。

廣東省科技廳副廳長楊軍表示,在算力平台方面,「鵬城雲腦Ⅲ」建成後可提供超過16E的全國產自主可控智能算力;在重點實驗室方面,依託美的集團建設重載機器人全國重點實驗室(藍橙實驗室),致力於推動重載機器人前沿技術研究和核心零部件國產化替代;在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台方面,支持華為、騰訊等7家龍頭企業建設國家開放創新平台,為中小企業降低研發創新門檻,助力行業發展。
下一步,廣東將持續打造產業發展創新平台。一方面,發揮鵬城國家實驗室等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在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產業孵化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則充分調動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創新資源,構建工業機器人全棧國產化的「操作系統/數據庫+智能硬件+大小模型+機器人智能控制」創新聯合體。

賽場之外
相信每一個喜歡玩《足球經理》的朋友,都在球探系統淘「小妖」的環節里,不知不覺消磨了一天的時間。
正如足球青訓體係為綠茵場儲備明日之星,廣東也正通過「百萬英才彙南粵」計劃和粵港澳大灣區人才協同網絡,為AI與機器人產業構建了從基礎研發到場景落地的全鏈條人才生態。
這不僅是「球場之外」的長遠佈局,更是產業持續領跑的關鍵「後勁」。
根據規劃,廣東將圍繞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的發展需求和重點任務,支持企業引進培育一批創新領軍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在粵港澳大灣區博士博士後創新創業大賽、「創客廣東」大賽、「越來越好」國際設計大賽中設立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有關專項賽。
在院子裡上樹等待巨星轉會卻遲遲不來的窘境,在這裏不會發生。

不僅如此,廣東還要吸引全球「外援」,以真金白銀支持跨國公司來粵投資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產業,讓大家聽見銀河戰艦的轟鳴聲。
比如,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產業單個外資項目在政策實施期內最高可按照3%獎補比例,封頂1.5億元進行獎勵;對符合條件、認定為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的人工智能和機器人企業,當年內達到入資額有關標準(珠三角6市1000萬美元、其他15個市500萬美元以上),可獲得一次性500萬元獎勵。
據廣東省商務廳副廳長孫斌透露,即將舉辦的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將增設服務機器人專區,遴選46家機器人企業參展,其中廣東企業16家,產品涉及多個服務領域的人形機器人、機器狗等,展示人工智能最新發展成果。
如同足球近年來不斷更新和細化的VAR、越位等規則,健康的產業生態也需要不斷更新「球證規則」。在AI和機器人產業發展上,廣東還將探索創新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監管沙盒」等包容審慎監管模式,加快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生成式人工智能安全發展聯合實驗室。加快推動人工智能領域立法,為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提供制度保障。
當前,廣東在AI與機器人賽道的「雙王炸」組合,已打出「半場領先」。但要贏得「全場比賽」,還需持續強化「戰術配合」。
接下來能否將好牌打得更精彩?答案正在腳下。
南方+記者 昌道勵 許寧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