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國際高爾夫球會40週年紀念賽啟幕

香港時間5月16日,中國首家開工建造且最早完工的高爾夫球場——珠海國際高爾夫球會今日迎來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40週年紀念賽。作為改革開放初期中外文化交流的標誌性項目,這座承載特殊歷史使命的球場,在新時代續寫著體育與城市發展的融合篇章。

【特區發展見證者】

1985年落成的珠海國際高爾夫球會,是改革開放後珠海首批外商投資企業、第一家中日合作企業,這座坐落於唐家半島的高爾夫球場,從最初的一片荒地,到如今綠草如茵,依舊煥發蓬勃生機,一路見證了特區的變遷與發展,更成為珠海體育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特區建設初期,其國際化配套設施成為招商引資的重要載體,曾接待多國使節及商界領袖。球會現存歷史檔案中,港澳台、日本商界人士以球會友、洽談合作的影像資料,生動記錄了改革開放初期中外經貿文化交流場景。

【中國高爾夫第一人的起點】

“中國高爾夫第一人”張連偉先生將重返夢想啟航地。39年前在此開啟職業之路的傳奇球手。珠海國際高爾夫球場是「中國高爾夫第一人」張連偉職業生涯的起點。1985年,他以球僮身份加入球會,憑藉刻苦訓練嶄露頭角,最終在國際賽場屢創佳績——從亞運會銀牌到歐巡賽冠軍,從征戰美國大師賽到加冕常青賽冠軍,張連偉的傳奇故事激勵了無數後來者。

【三代傳承】

唐家灣人唐錦昌家族的「高爾夫三代」故事,折射出球場對社區與時代的深遠影響。從父輩參與草坪管理,到唐錦昌轉型職業教練培養新秀,再到其女唐梓瑩斬獲省級賽事冠軍,三代人以不同角色見證了中國高爾夫從萌芽到專業化發展的歷程。球場不僅改變了家族命運,更成為體育產業與地方經濟融合的橋樑。三代人的故事,正是球場推動社區就業、培育體育人才的縮影。

【風雲四秩】

值此慶典之際,球場特別推出「改革開放中國高爾夫40年編年史(1984-2024)」主題展覽,以圖文形式呈現改革開放浪潮下中國高爾夫從「拓荒探索」到「國際接軌」的蛻變歷程。

【政企共襄】

廣東省原老領導、高爾夫球協會領導、珠海市文化廣電旅遊局代表及國際高爾夫會員代表共聚見證珠海國際高爾夫球會40年歷史影片,以及張連偉、會員代表與員工的採訪影像,重溫球會四十年榮耀篇章。

【未來展望】

歷經40年發展,球場股權結構隨時代變遷不斷優化。2024年,球場正式納入華髮集團,開啟了全新的篇章。華髮集團作為珠海的大型綜合企業,一直致力於推動城市體育、文化與經濟的協同發展。如今,華髮集團旗下的珠海高爾夫產業已彙聚國際、翠湖和金灣三家球場,憑藉規模化與專業化的管理優勢,將為球友們提供更卓越的體驗,也將為珠海體育產業的繁榮注入更強勁的動力。

「40年是歷史的節點,更是新的起點。」珠海國際高爾夫遊樂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依託華髮集團資源,繼續秉承初心,不懈努力,進一步提升球場的服務與草坪品質。

此次紀念活動不僅是對特區體育發展史的梳理,更為新時代文體產業升級提供了實踐樣本。隨著粵港澳大灣區體育產業規劃的推進,這座承載特殊記憶的球場,正以創新姿態續寫開放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