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項數據球隊第一!MVP為何不給塔圖姆?聊聊原因!

每場平均22.2分7.8籃板7.2助攻,三項數據領跑全隊的傑森-塔圖姆,沒拿到FMVP。

一共11張選票,布朗依靠每場平均能夠拿到20.8分5.4籃板5助攻1.6偷球的表現,得到了7張,塔圖姆得到4張。

首先一點,布朗拿得沒毛病,也是實至名歸的,因為他的命中率更好。

塔圖姆39%的總決賽命中率。

NBA歷史上應該也沒有過這個命中率的FMVP…2010年高比在那樣的絞殺強度,都40.5%。

但比較尷尬的一件事,#塔圖姆FMVP#這個詞條,在我們這都已經上熱搜了。

結果…給布朗了。

充分說明了一點,什麼時候都不能提前開香檳…

這讓我想到了春晚小品《火炬手》里的一句經典台詞:「過去半年都在宣傳我啊,禮我都收了,村里的人咋看我啊!」

確實,G5打完,我也以為塔圖姆是MVP。

但是我始終覺得,這兩人誰拿都沒毛病,只是球迷、媒體,很多時候會過度關注這個個人獎項。

塔圖姆會不會失落?

我相信在施華宣佈的那一瞬間,他會有一絲的落差感或者驚訝。

作為一個血性方剛的籃球運動員,那種競爭的心態是必然存在的,更何況,終結系列賽的這一場,塔圖姆確實打得更好。

所以,容易會有這樣的感想:「我連獲獎感言都想好了,媽的你不給我!」

換做屏幕前任何一位有過籃球比賽經歷的兄弟,都會想成為那個最拉風的仔,在頒獎儀式上著最閃的衫,扮十分感慨,有人來拍照記住插袋,拿到這個重要性極高的獎項。

要說真的能做到一點無所謂,那也不會成為球星。

不過,對於塔圖姆來說,沒拿到也真的沒有關係。

這不會影響他大口喝香檳,不會影響他慶祝的心情。

如果連祝賀隊友的這點格局都沒有,那在這項團隊運動里,不配拿冠軍。

塔圖姆在賽前就表示:FMVP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事情。

奪冠,才是這支些路迪最重要的事。

並不是馬後炮,大夥有沒有想過一點:如果今年綠軍再不成事情,休賽期雙探花的組合都可能會拆了。

塔圖姆和布朗,聯手7個賽季了,兩人受到了太多的質疑。

經歷過一輪遊、東決輸波、總決賽失利…狂沙吹盡。

尤其是塔圖姆,經歷了更漫長的煎熬、質疑和磨難。

所以,誰是FMVP,很重要,也不重要。

競技體育,「惟有贏者留其名」。

最幸福的事,就是奪冠了,圓夢了。

在過去的這些年,我也沒少對塔圖姆提出過質疑啊。

比如,他的支配球能力、他在進攻端的穩定性,他在關鍵時刻的心態…

但是,你不能因為他今年沒拿MVP,而否認他的進步。

和2年前和勇士打總決賽的每場平均21.5分6.8籃板7助攻,命中率36.7%相比,再打總決賽的塔圖姆,表現是取得了進步的。

我相信,如果你能做到客觀理性,能看懂籃球,是能感受到他的進步和犧牲的。

作為核心,他做了很多得分之外的事情。

比如,進攻端更多的支配球,更多的帶動隊友。

在經歷了那麼多失敗以後,作為運動員他是有反思的,知道怎麼更好的帶隊,尤其在2022年輸波之後,塔圖姆自然很知道自己差在哪。

布朗很出色,他相比自己的夥伴,更加高效。

但也不要忽略這一點:在進攻端,塔圖姆要幹的活更多,布朗更多是一個終結點。

塔圖姆已經超越了偶像高比(2694分),成為NBA歷史上27歲前季後賽總得分最多的球員。

在得分這件事情上,他已經做得很好了,也在季後賽飆過51分的高分。

但是,說一千道一萬,你還是得贏,不贏就什麼也不是,NBA的世界里談雖敗猶榮往往是自我感動。

今年這一冠,就是屬於塔圖姆和布朗的雙探花組合自我證明的時刻。

捅破窗戶紙,是最重要的事情。

對於塔圖姆來說,大家一直以來對他高標準嚴要求,從今年的總決賽來看,的確在個人技術上,還有不小的進步空間,而錯失FMVP獎盃也有可能會成為他新的動力。

下季很可能會迎來新的蛻變,畢竟,拿完冠軍以後,信心會很不一樣了。

要不,圖圖先努力拿個常規賽MVP?

最後,也別忘了,塔圖姆以26歲107天的年紀奪得個人生涯首枚總冠軍戒指,比一眾超巨都要年輕:

佐敦、奧尼爾、杜蘭特在28歲奪生涯首冠,占士、居里在27歲奪生涯首冠。

目前隊伍的年齡結構,些路迪還有機會拿更多的冠軍。

但第一個冠軍,往往就如初戀般甜蜜和難忘,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