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年前,中國有座可移動的水晶宮
1867年,王韜遊曆歐洲。在他後來撰寫的《博物大觀》一文里,王韜提到一座「窗牖欄檻,悉玻璃也;日光注射,一片精瑩」的大型建築,這就是1851年第一屆世界博覽會的展覽場館水晶宮。
水晶宮作為19世紀的英國建築奇觀,以鋼鐵為骨架,玻璃為主要建材,整座建築使用了面積90萬平方英呎——相當於8.4萬平方公尺的玻璃(約8個半的標準足球場地面積)。水晶宮最初位於倫敦市中心的赫特公園內,1854年被遷到倫敦南部。難以想像這樣一座晶瑩剔透的水晶宮帶給當時的人多麼大的視覺震撼,可惜的是,水晶宮在1936年的一場大火中付之一炬。
不過,建造這樣一座水晶宮的設想並非19世紀才開始。在講述釋迦牟尼生平的《修行本起經》中,就有佛以神通將兩座城「變為琉璃。其城洞達,內外相照」的描述。更加讓人不可思議的是,早在1500多年前,北魏平城時代的第三個占士拓跋燾統治的時期,就建造過類似的玻璃建築。
439年,雄才大略的太武帝拓跋燾統一了北方地區,結束了西晉分裂之後中原地區百餘年的分裂割據,絲綢之路重新迎來了繁盛。作為平城時代絲綢之路的起點,平城(現山西大同)也聚集了四方商旅。其中,就有一名掌握了玻璃製作技術、來自中亞地區的商人,毛遂自薦稱能夠製作玻璃。《魏書·西域傳》里記載這位商人:「於是採礦於山中,即京師鑄之,既成,光澤乃美於西方來者。乃詔為行殿,容百餘人,光色映徹,觀者見之,莫不驚駭,以為神明所作。」
這段文獻經常被學者徵引,用來說明國產玻璃的生產。近年來,在大同的考古發現中,不斷有北魏時期國產玻璃器的出土,這些玻璃器從器型到成分都是源自本土,因為許多玻璃器呈現藍色,所以又被稱為「大同藍」。
但是,少有學者注意到這座「光色映徹」的水晶宮與「行殿」的關係。「行殿」就是可以移動的宮殿,這在描述古代遊牧民族的生活中並不罕見,其基本形態就是逐水草而居的氈帳。
西漢桓寬《鹽鐵論》中論及遊牧民族「內無室宇之守,外無田疇之積,隨美草甘水而驅牧」,他們居住的氈帳在古代有不同的名稱,「穹廬」是常用的名稱之一。《漢書·匈奴傳》中記:「匈奴父子同穹廬臥。」顏師古的注中說:「穹廬,旃帳也。其形穹隆,故曰穹廬。」薑夔在《契丹歌》中寫道:「一春浪宕不歸家,自有穹廬障風雨。」
這種穹廬有的與車結合,可以說是最早的「房車」。《遼史·營衛誌》里提到契丹人的統治區域地跨長城南北,境內多民族聚居,有著不同的生活方式,正所謂「天地之間,風氣異宜,人生其間,各適其便。王者因三才而節制之。長城以南,多雨多暑,其人耕稼以食,桑麻以衣,宮室以居,城郭以治。大漠之間,多寒多風,畜牧畋漁以食,皮毛以衣,轉徙隨時,車馬為家。此天時地利所以限南北也」。
草原民族造車的技術也很好,有一個因為造車知名的民族高車族,據《魏書·高車傳》載:「迎婦之日,男女相將,持馬酪熟肉節解。主人延賓亦無行位,穹廬前叢坐,飲宴終日。」
穹廬到處即為家,遊動與遷徙是北方遊牧民族的基本生活方式。漢文帝時期,北降匈奴的漢人中行說,在與漢使的論辯中說:「匈奴卒不入中國者,以其生長磧漠,謂穹廬賢於城郭,氈罽美於章紱,既安所習,是以無窺中國心,不樂漢故也。」所以,即使遊牧民族南下,有了定居生活之後,也處處可見遊牧生活帶來的影響。
南齊永明十年(492年),南齊使節出使北魏,看到北魏祭天儀式的穹廬,可供百人宴飲休息——「以繩相交絡,紐木枝棖,覆以青繒,形製平圓,下容百人坐,謂之‘傘’,一雲‘百子帳’也。於此下宴息」(《南齊書》卷五十七《魏虜傳》)。
近年來出土的北魏墓隨葬明器和壁畫中,多有穹隆頂氈帳(即穹廬)的模型和畫像。2000年,大同城東雁北師院北魏墓群2號墓出土了3件氈帳模型,均為泥質灰陶片捏製而成。2006年發現的大同沙嶺北魏墓群壁畫宴飲圖中,繪有大小不等的5頂氈帳。特別是北魏琅琊王司馬金龍墓出土的釉陶氈帳模型,乃是平城時代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具體例證。
草原民族的穹廬可以做到非常大。蒙古統治者居住的穹廬被稱為斡耳朵。意大利人柏朗嘉賓在遊記中記載了貴由大汗時期的斡耳朵:「當我們到達那裡時,人們已經搭好了一個很大的紫色帆布(毛氈)帳篷。據我們認為,這個帳篷大可容納兩千多人,四周圍有木板柵欄,木板上繪有各種各樣的圖案。」
元《經世大典》載:「是月(元泰定二年二月)十六日,敕造上都棕毛殿鋪設,省下隨路民匠府為之。九月十三日,輸之留守司成造地毯二扇,積二千三百四十三尺。」從地毯面積不難想見,該殿可容納千人以上。
詩人柳貫在《觀失剌斡耳朵禦宴回》中寫道:「毳幕承空柱繡楣,彩繩亙地掣文霓。辰旗忽動祀光下,甲帳徐開殿影齊。」並註:「車駕駐蹕,即賜近臣酒馬奶子禦筵,設氈殿失剌斡耳朵,深廣可容納數千人。」
回到《魏書·西域傳》中來自中亞的商人在平城製造的「行殿」上來,「行殿」應作可以移動的宮殿解。南桑治彭大雅《黑韃事略》記載:「韃主曰徙帳,以從校獵,凡偽官屬從行曰起營,牛馬槖駞以挽其車,車上室可坐可臥,謂之帳輿。」北魏時期的「行殿」,應該與此相彷彿。
開鑿於北魏文成帝時期的雲岡石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曇曜五窟」,每座洞窟有一尊大像,象徵著北魏太祖以下五帝。洞窟的形製為橢圓平面、穹隆頂,這種窟形原來被認為是模仿僧人修行的草廬。
但近年來,佛教考古學者楊泓先生認為這種窟形,在南亞、中亞到中國新疆、甘肅地區皆無先例,「想來北魏時鮮卑拓跋族選用本民族傳統居室穹廬的形貌,來創造佛的居室,應是順理成章的事」。
(作者係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
杭侃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4年11月15日 0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