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評|贏回來了!國乒,我們一起重新出發
4:0!贏了!在剛剛結束的W湯臣福岡總決賽男單決賽中,中國選手王楚欽戰勝日本選手張本智和。另一球檯,王曼昱與陳幸同已提前攜手鎖定女單冠亞軍。
不得不說,這場比賽挺提氣。對王楚欽本人來說,這是他時隔五個多月再進單打決賽。此前,巴黎奧運會止步單打次輪後,王楚欽遭遇競技低谷,接連輸掉了幾場外戰。這次,力克德國「伊古達拿」法蘭西斯卡,「復仇」奧運會淘汰自己的莫雷加德,總決賽在對手主場實現衛冕,穩穩噹噹的每一步後,背負壓力之大可想而知。而回顧整個比賽賽程,中國隊也走得頗為坎坷。從一日五敗的「噩夢開局」,到男女雙打「全軍覆沒」,再到林詩棟準決賽鏖戰至決勝局加分,以兩分之差惜敗未能實現會師……在不利局勢下,能守下單打這兩塊金牌,運動員們都辛苦了。
這段時間,關於「國乒怎麼了」的話題屢屢成為輿論焦點。亞錦賽創下隊史最差戰績,蒙彼利埃冠軍賽缺席決賽週,在觀眾眼中,那個包攬所有單項是常態、輸一場外戰算爆冷的「夢幻隊」,似乎讓人感到有些陌生。但若能拋開情緒理性分析,其中原因並沒那麼難以接受。
一方面,乒乓球這項運動正加速職業化與商業化,異常密集的賽程給所有運動員帶來了體能及心理上的考驗。為了避免主力「連軸轉」,也為了鍛鍊新人,在一些常規賽事中,中國隊也沒有派出最強陣容。與之相對,項目影響力不斷擴大,必然會帶來更多關注與討論,這在無形中放大了失球帶給觀眾的「痛感」。
另一方面,賽場上從來就沒有什麼「不敗神話」,即便強大如國乒。仍拿男單領域來說,在今天的球迷心裡,曾具有「絕對統治力」的「劉孔雙子星」「二王一馬」,當年也落後過、也輸過很多球。「老瓦」瓦爾德內爾在奧運賽場三次擊破國乒男子單打壁壘;年僅22歲的柳承敏在雅典奪走了份量極大的男單金牌……事實證明,壓力和挑戰其實一直都在,也只有挺過去、走出來之後,才能心平氣和地去談論那些所謂的高峰低谷。
放眼新的奧運週期,世界乒壇格局顯著生變,我們曾經期待的「百花齊放」或許早已到來。南韓、日本等傳統勁旅摩拳擦掌,歐洲新秀強勢崛起,我們的打法也在敞開來被研究、被針對。喊了這麼多年,如今「狼」真的來了,國乒新生代註定要在高壓環境中曆練。有初綻鋒芒,就有沉澱打磨;有遺憾落敗,就有捲土重來,這正是成長的必經之路,也是競技體育的魅力所在。
就像王楚欽說的,渴望每一場都投入地比賽,讓自己重新出發。無論是輸是贏,無論預料內外,國乒也需將每次比賽都當成重新審視自我、尋求突破的機會。加快後備力量培養,專注推動技術創新,提高年輕隊員的抗壓能力,去積極適應國際乒聯的改革和乒壇的變化。而對於所有新老球迷、普通觀眾來說,「責之切」其實都源於「愛之深」,與國乒一同成長的,應當還有我們的心態。現有成績是一板一板打出來的,前方困難是要一步一步跨過去的。多給國乒一些時間和空間,一定能重新找回屬於我們的揮拍節奏。
圖源: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