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軍攜手盧芳主演話劇《雷雨》登台國家大劇院,表示「不是重覆」
新京報訊(記者劉臻)作為香港藝術節委約作品,由李六乙導演話劇《雷雨》即將於2025年1月8日至12日在國家大劇院首演。12月25日,話劇《雷雨》劇組在國家大劇院舉辦媒體見面會。
李六乙導演話劇《雷雨》宣傳照。
1934年,曹禺的《雷雨》一經發表引起強烈反響。這部作品奠定了曹禺在中國話劇史上的傑出地位。2025李六乙版《雷雨》依據曹禺1936年發表的單行本排演,回到曹禺,回到文學,回到戲劇本身。這不僅是一次對原著的再現,更是一次對中國戲劇美學形態的深刻反思與重建,建立這個時代的表演哲學。
從話劇《雷雨》誕生起,就被刪掉了首尾。對此,曹禺先生深感惋惜。以至於為此,他曾提出了一個懇切的請求,希望未來的導演能夠仔細閱讀自己的劇作,進而深刻理解《雷雨》,將序幕與尾聲補充進去。以至於在他離世前的幾十年里,一直期待這一天的到來。李六乙表示,「在此期間,確實有一些《雷雨》的演出嘗試性地加入了序幕和尾聲,但往往只是以片段形式,並沒有完整地將其呈現。而我們在這一次的創排中,幾乎完整地恢復了序幕和尾聲。另一個回歸便是在這次重新審視劇本的過程中,我們挖掘了許多在過去的演出版本中被刪減的台詞,這些刪減涉及了劇本中的所有人物。以至於很多在過去都被視為過場戲而被刪減的台詞,我們都將其重新融入此次創作中,現在成為了此版《雷雨》中極為關鍵的部分。」
也正是有了這一基礎,此次《雷雨》的主創團隊的工作方式與以往有所不同。他們選擇了一個全新的方式,直接回到曹禺作品的序幕部分,逐字逐句地進行深入研究。李六乙回憶,他自己花了三天時間,挑選出序幕中他個人認為最關鍵的片段,與團隊分享,探討這些片段的含義。在他看來,這些片段所表達的內容與希臘悲劇,以及中國文化有著緊密的聯繫。「我們試圖從序幕中尋找作品的根源和其與現代的聯繫。我們通過對序幕的每一句話進行分析,從而揭示了人物的本質,不再需要單獨分析人物,因為人物形像已經在這個過程中自然顯現。演員們花了將近十天時間進行序幕的分析,當我們現在討論人物表演時,我們不再討論人物性格如何,或是台詞在特定情境下該如何表達,因為這些都已經通過回歸曹禺的原作得到解決。因此,我們的目標是回到曹禺的文學,回到劇本本身,回到戲劇的核心。我們希望在當今時代,通過這種方式表達我們的戲劇美學、戲劇觀念和表演觀念。」
李六乙導演話劇《雷雨》宣傳照。
在李六乙看來,此次提出「回到戲劇」這一觀點,實際上是在強調中國戲劇要實現進步並向世界舞台邁進,必須深化對錶演藝術的重視,並在此基礎上進行美學上的變革。他表示,在過去一百多年里,中國戲劇的表演觀念和方式深受史丹尼斯拉夫斯基體系的影響,這種西方的教育模式在我國的話劇、電影和電視劇表演中佔據了主導地位。史丹尼斯拉夫斯基的方法已經成為中國舞台上的習慣,甚至形成了一種美學定式。「反觀當代西方戲劇,我們可以看到多種流派的興起和變化,這一切都是從表演開始的。因此,我堅持在過去的二十年里,我們要改革表演,包括表演方法、認知和美學。只有從表演的根源進行創新,我們的戲劇才能呈現出不同的風貌。否則,我們只是在重覆百年中國戲劇歷史中的一個模式,而不是在新時代、新文化背景下創造新的表演美學。」
該版《雷雨》由北京人藝國家一級演員胡軍,北京人藝國家一級演員盧芳,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教授李紅,北京人藝新一代的代表,青年演員苗馳、李小萌共同傾情演繹。從三十多年前的《軍用列車》開始與李六乙導演合作,再到今天在《雷雨》中,扮演周樸園這個角色,胡軍坦言,這麼多年來自己始終對這個團隊充滿了極大的期待。「尊重曹禺先生,不是重覆,而是用我們這代人的視野還原他作品的真實面貌,我們要呈現一個完全不同以往的《雷雨》。」胡軍談到自己主演這個戲的初衷時表示。
胡軍飾演周樸園。
盧芳坦言,「蘩漪」與自己過去所飾演諸多角色大相逕庭。「我們的排練是從序幕部分開始的,這首先與通常從劇本正文入手的方式不同,也讓我深刻感受到了序幕的重要性。」盧芳表示,在序幕中,曹禺先生給予了蘩漪特別多的筆墨。他曾寫道:「蘩漪就像是我的一個相熟的朋友,我頗為期盼一位有靈魂有技術的演員可以扮演她,給予她血肉,那樣將會贏得我的憐憫和尊重,我將會流著淚地去同情蘩漪。」閱讀到這些內容後讓盧芳感到非常感動。「這是我與李六乙導演合作的第十六部作品,大家都知道,我們的作品追求的是純粹的戲劇,不僅僅是講述故事本身,更要探索故事背後的深層心理、人性乃至靈魂。因此,我特別感激在這樣一個恰當的時刻接到了蘩漪這個角色。我希望曹禺先生也跟所有的觀眾一樣,站在上帝的視角,來看我們所有人。我願意把這個血肉和靈魂呈現在舞台上。」
盧芳飾演周蘩漪。
作為第一次與李六乙導演合作,劇中「魯侍萍」的飾演者,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教授李紅表示,關於侍萍這個角色,通常大家稱呼她為「魯媽」。但在曹禺先生的描繪中,她其實是一個高貴而靜慧的女性。李紅回憶,在最初李六乙導演的講述中,他曾提到侍萍是一個穿著旗袍的形象,這不僅僅是對服裝的改變,更是對角色深刻認知的體現。導演讓她立刻領悟到侍萍那種優雅的舉止。同時導演還為李紅提供了另一個角色線索,侍萍的兒子魯大海是戴眼鏡的,這不僅從另一面反映了她教育兒子的一種方式,也說明魯大海的形象也是受侍萍影響所塑造出來的。「在我心中,侍萍不僅僅是魯媽,她更是魯侍萍,甚至是梅侍萍。而在過去的演繹中,人們往往忽略了梅侍萍這一身份。」李紅覺得,劇中的每個角色似乎都能找到自己的訴求和控訴點,而魯媽卻總在喊天,因為她很無辜,她想要逃避命運的安排。「每個人或許都像飛蛾一樣,追逐自己的命運,但她卻不能,同時她又背負著強烈的罪惡感。如何實現這一點,對我來說是一個挑戰和研究的課題。我希望能夠將侍萍的這種複雜情感在我的演繹中生動地展現出來。」
時至今日,演員苗馳已經與李六乙導演合作二十年。「在一個以導演為核心的團隊中,這二十年的合作讓我們之間建立了一種特殊的默契,無論是導演與演員之間,還是演員相互之間,這種默契是獨一無二的。我們能夠在舞台上完全信賴彼此,這種百分百的信任感是非常珍貴的。」對苗馳而言,比排戲更重要的是這二十年來彼此共同經歷的點點滴滴和深厚的情感。他回憶,「我和導演合作了二十年,我的許多舞台生涯的重要時刻,例如,第一次在《北京人》出演曾霆,再到後來再次演繹《北京人》中的曾文清,這些都是我的改變和成長。現在到了周平這個角色,我們之間的相互支持、相互信任比排戲本身更為重要。」談到角色,苗馳希望這次能夠呈現一個與以往所有版本都不同的周平。「我們的團隊精神就是追求與眾不同。此外,我們對劇本的理解、對人物的理解、對曹禺的理解、對戲劇的理解都是獨到的。我們的《雷雨》是一部非常獨特的作品。對於喜愛《雷雨》、熟悉《雷雨》的觀眾來說,這是一件非常值得期待的事情,因為他們將有機會從一個全新的視角、維度去重新體驗《雷雨》。」
李六乙導演話劇《雷雨》宣傳照。
劇中「四鳳」的飾演者李小萌表示,有幸能夠成為這個充滿愛意的大家庭的一員,這對她來說是一種幸福。大家的默契不僅體現在生活中,在戲劇創作和舞台表演中也是共同經歷了幾十年的風風雨雨。這樣的情感積累,讓李小萌深刻感受到他們所傳遞出的戲劇力量是無比強大的。在李小萌看來,《雷雨》里發生的故事眾人皆知,但自己今天選擇站在舞台上,並不僅僅只是通過角色在複述這個故事,而是完成一次與劇作家的深度對話。「作為一個演員,我總是渴望在創作中不斷地成長和成熟。每一次接觸不同的劇作家的作品,我都希望能深入瞭解他們的精神世界。我期望在這個過程中,能夠與曹禺先生進行一次心靈上的對話,與我的角色、李六乙導演,以及我的對手演員們都能有深入的交流。最終,希望通過我們對人生的反思,與我們所熱愛的觀眾進行一次精彩的對話。」
此次,導演李六乙與香港金像獎美術指導張叔平,繼話劇《哈姆雷特》後再度攜手,將中國經典《雷雨》搬上舞台。張叔平不僅擔任《雷雨》的服裝造型設計,此次舞台美術設計也由他操刀。導演李六乙獨特的藝術視角與張叔平充滿當代審美氣息的美學造詣,無疑為這部經典作品注入了全新的生命力。同時導演李六乙透露,這是一版沒有魯貴這一角色的《雷雨》,至於為什麼沒有,將留給觀眾去作品中解讀與探索。
曹禺的《雷雨》在發表90年後,觀眾將迎來中國話劇舞台最新也是最有代表性的力作。這將是對《雷雨》認識的歷史性轉折。據悉,話劇《雷雨》將於2025年1月8日在國家大劇院開啟世界首演。2025年1月-3月在成都、重慶、西安、上海、香港、新加坡等地展開巡演。
編輯 徐美琳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