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千年文化瑰寶 國寶級文物煥新彩

朔州崇福寺千佛閣

平遙雙林寺大雄寶殿

萬榮東嶽廟東嶽殿

高平西李門二仙廟前殿。圖片由山西省文物局提供高平西李門二仙廟前殿。圖片由山西省文物局提供

「地上文物看山西」,山西是黃河文化形成發展的核心區域之一,在中華文明進程中佔有重要地位。幾千年的歲月流轉給山西這片土地留下了無數的歷史文化寶藏,保護好傳承好這些寶貴遺產是歷史賦予的使命,是文物工作者肩上不可推卸的責任。

山西的文物保護結構如同一座「金字塔」,「塔尖」就是531處國保單位。這些國寶級文物如同璀璨的明珠,在歷史的星河裡耀眼奪目,它們不僅是歷史的見證者,更是文化的傳承者。近年來,隨著文物保護利用工作不斷深入,國寶級文物正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築牢底線 打造科學保護典範

歷史文化遺產,歷經滄桑,遍佈各地,卻總能在科技與創意的融合中,與我們拉近距離,跨越時空的界限。

雲岡石窟,這座擁有1500多年歷史的藝術寶庫,在數字技術的助力下,正迎來一場「璀璨蛻變」。

12月16日,雲岡石窟第6窟、第12窟在經過300多天的精心維護和修繕後,重新對外開放。

第6窟為中心柱窟,被譽為「雲岡第一偉觀」,是雲岡石窟中期開鑿的最富麗堂皇的洞窟。洞內中央有一個高達15米的方形塔柱,分為上下兩層。窟內現存反映釋迦牟尼一生的佛傳故事圖30多幅,集中表現了佛陀從誕生、成長、婚姻,到出家、弘法等一系列具有標誌性紀念意義的場面。這些故事圖雕刻結構合理,手法簡樸,是犍陀羅藝術東傳的新創造,極為珍貴。

然而,歲月的侵蝕讓這裏的佛像和壁畫失去了原有的色彩與細節。為了還原它們的原貌,雲岡石窟研究院的團隊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們運用高精度三維數據採集、紅外成像儀、光譜分析儀等高科技手段,對洞窟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與分析。經過一年多的努力,他們不僅「破解」了第6窟的色彩密碼,還成功還原了北魏時期的繪畫和雕刻工藝。

冬日暖陽,晉城青蓮寺古建築博物館清幽古樸,滿目唐風桑治韻的樓殿亭堂,三三兩兩的遊客漫步其中。

一對從北京來的老夫婦,手拿一本介紹山西古建築的書,邊參觀邊感慨:「很震撼,這麼好的東西,知道的人太少了。」

青蓮寺始建於北齊,寺內除保存有4座桑治代代表性建築,唐、桑治、明、清諸代碑刻,精美絕倫的妝金桑治塑羅漢像,更存有全國僅存三處之一的6尊唐代寺觀彩塑。

2021年夏秋之際,連遭三場連綿大雨的青蓮寺,面臨洪水威脅。

青蓮寺裡的21座建築全部漏雨,瓦件鬆動碎裂,泥背層裸露,多數椽飛無法繼續使用,望板漚爛情況嚴重。

百年少遇的持續超強降水,使這座深山中的千年古刹陷入危局。

為了更好地完成本次青蓮寺的修繕,找出最佳的屋頂修繕方案,延續其歷史風貌及歷史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同時為今後古建保護積累經驗,經過前期專家、工匠等充分調研,2022年,晉城市文物保護研究中心在青蓮寺旁建立起全國首創的古建築防雨防草實驗基地。

工作人員依據《營造法式》和實地調查,整理出7種不同類型的工藝方法,並搭建古建屋頂模型,模擬各種降雨強度進行人工噴淋,以及防草、霜凍等各項試驗。

經過一年多的認真探索,工作人員掌握了大量數據,得出諸多成果,不僅有力支撐了青蓮寺的屋頂修繕工程,更形成實用性技術,可為其他古建保護提供借鑒。

「地上文物看山西」,絕非虛言,如此龐大的古建規模,同時意味著巨大的維護壓力。其中,資金是重要的一環。

2022年底,山西省首次明確利用政府一般債券全面加強低級別不可移動文物保護,這一舉措被認為是一樁「破天荒的大事」。

2023年底,山西省文物保護基金成立,這是我國首家省級政府批轉設立的公益性文物保護基金,為山西文物保護的經費來源打開了新渠道。

文物保護需要全社會參與,山西通過建立「文物認養」等長效機制,吸引了大量社會資金投入到文物保護事業中來。截至目前,全省已有421處文物建築得到認養,累計吸引社會資金5.4億餘元。同時,設立文明守望主題專項基金,募集社會資金2500餘萬元,對22處受災文物實施了搶險修繕。

數字賦能 提升文物活化水平

12月15日,運城市芮城縣永樂宮三清殿內,工作人員正運用三維激光掃瞄儀採集數據,進行近景攝影測量。

這是永樂宮壁畫數字化保護的一部分,旨在通過數字技術掃瞄文物,對壁畫進行數字修復,恢復其原本的精美圖案與色彩。永樂宮壁畫保護研究院院長席九龍表示,數字技術的應用不僅為壁畫的保護提供了新手段,也為壁畫的展示與傳播開闢了新途徑。

自啟動文物數字化保護工程以來,已有雲岡石窟、佛光寺、永樂宮等145處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21家博物館的珍貴文物被納入了數字化保護的範圍。這些文物通過高精度掃瞄、三維建模等技術手段,被轉化為數字信息,初步建立了重點文物數字化信息資源庫。2023年6月,山西文物數字博物館正式上線,為公眾提供了更加便捷、直觀的文物觀賞和學習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山西省級財政從2023年起,每年投入2000萬元,進一步推進瀕危文物的數字化保護工作。這一舉措不僅彰顯了山西省對文物保護的高度重視,也為文物的長期保存和廣泛傳播提供了有力保障。

數字化保護不僅讓文物得到了更好的保護,也讓文物「走」出了博物館,走向了更廣闊的舞台。

在深圳博物館舉辦的「文明麗跡——北魏平城與雲岡石窟藝術」特展上,雲岡石窟第12窟的VR眼鏡沉浸式體驗、人機互動遊戲等讓觀眾彷彿置身於千年之前的石窟之中,感受到了北魏時期佛教藝術的魅力。

基於文物數字資源,山西越來越多文物「活起來、走出去」。

2019年以來,天龍山石窟數字複原國際巡展作為國家「中華文化走出去」重點推廣項目,在法國、埃及、希臘等地展出,這是我國將流失的珍貴文物與其原始環境全方位虛擬合體的首創;2022年,「觀妙入真——永樂宮保護與傳承特展」在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廣東省博物館等進行展示,巨幅壁畫通過3D打印技術呈現,文物數字化打破了文化遺產場景和內容空間的界限;今年7月,山西博物院「晉國雄風——山西兩週精品文物數字展」在阿美尼亞國家民間藝術博物館開幕,為外國民眾打開瞭解中華文化的數字窗口……

省文物局副局長白雪冰介紹,通過文物數字資源與現代數字技術的結合,山西越來越多的文物以數字化的形式「活起來、走出去」,呈現在國內外觀眾的面前。

文物保護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傳承和利用。山西在紮實做好文化遺產活化利用工作的同時,也讓文物保護成果更多地惠及了群眾。

示範引領 讓文物融入生活

文物保護與利用示範區,是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鮮明旗幟,也是政策利好的集中釋放地。作為文物大省,山西省積極創建自己的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不僅是大勢所趨,更是一次文物保護及活化利用的有益嘗試。

在鹽湖區東郭鎮,南山運動公園成為了人們休閑健身的好去處。或許想不到,這裏竟然是依託運城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東郭墓地打造而成的。早些年前,東郭墓地周邊盜墓事件頻發,文物保護工作面臨嚴峻挑戰。為了改變這一局面,鹽湖區投資1.2億元,實施了東郭墓地(南山運動公園)綜合保護利用項目。如今,這裏不僅保護了文物本體,還改善了周邊生態環境,吸引了大量城市人流,帶動了夜間經濟的發展。

文物資源產權歸屬複雜,國有、集體所有、私有情況多樣,成為製約文物資源保護利用的重要因素。在示範區創建過程中,有些地方融入了產權歸屬和置換的眾多創新要素,作為一種嘗試和探索。

武鄉縣針對示範區內產權問題,探索採取資產購買、股份合作、產權置換、以租代管等多種創新方式,有效解決革命文物私人產權或產權不明晰等問題。

通過對王家峪總部附屬機關秘書處舊址進行購買;對王家峪村、上北漳村、下北漳村、下合村、石圪垤村革命文物舊址院落,以村集體牽頭成立合作社或股份製公司,通過第三方評估後參與入股合作,涉及的172個院落222戶已全部簽訂合作協議,有效地促進全民參與文物保護。

為了闡釋好、傳承好文物價值與文化內涵,高平市與中國美院、上海交通大學等高校依託重點文保單位成立實驗教學研究所、實習實訓基地;為破解老建築一鎖了之的困局,晉城市以古建古堡為核心,集聚紅色文化遺產、工業遺產、生態自然景觀等地域特色鮮明的文化遺產,構建不同層級、不同屬性、不同類型、不同空間的八大類特色博物館群。

文物資源將以全新的方式展現在公眾面前,融入公眾的生活中。

如今的山西,國寶級文物不再是靜默的歷史見證者,而是成為了連接過去與未來、傳承與創新的重要橋樑。在保護與利用的並重下,這些珍貴的文物正以其獨特的魅力,講述著山西的故事,展現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本報記者王荔

應縣木塔:屹立千年 奪目依然

巍巍寶塔,屹立千年。美麗傳說,引人入勝。作為國寶的應縣木塔,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最宏大的純木結構樓閣式建築,為了做好這座舉世矚目國寶的保護與傳承,讓應縣木塔永遠璀璨奪目,文物保護工作者在做著不懈的努力。

12月20日,記者來到國家4A級景區應縣木塔景區。在木塔南面,導遊劉曉芳正向遊客介紹:「佛宮寺釋迦塔俗稱應縣木塔,建於遼清寧二年(公元1056年),塔高67.31米,底層直徑30.27米,總重7430噸。整個木塔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組成,全部是榫卯咬合,純木結構。2016年,應縣木塔被健力士世界紀錄認定為世界最高的木塔。這座寶塔因受炮擊、年久失修等,已向東北方向傾斜,為了保護好木塔,遊客只能參觀到一層。」

「《黑神話:悟空》遊戲的取景地之一是應縣木塔,我慕名前來旅遊觀塔,這座千年寶塔實在是太偉大了,真心希望一代又一代的後人都有機會親身領略到它獨一無二的風采,感受它所蘊含的深厚歷史文化底蘊。」正在參觀木塔的深圳遊客李雲山先生告訴記者。

應縣木塔是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座全世界最高大的木製塔完全榫卯咬合,宏偉壯觀、玲瓏奇巧,雖歷經千年滄桑,經受了風雨侵蝕、戰亂以及大自然的各種力量無情衝擊,寶塔依然巍然屹立。但是因局部變形,文物保護專家積極開展保護工作。「2021年,應縣與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簽訂了《應縣佛宮寺釋迦塔保護技術牽頭協議書》,明確了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作為技術牽頭單位,可根據木塔保護研究實際需求,聯合具有相應資質能力與條件的專業機構開展跨學科綜合協同攻關,對木塔持續開展變形監測、穩定性評估研究與相關保護措施,進一步增強了木塔修繕保護的專業力量。」應縣木塔管護中心副研究員杜麗君告訴記者。

2023年以來,應縣嚴格落實文物保護屬地責任,積極穩妥推動木塔修繕保護工作。應縣木塔管護中心成立消防站,專門負責應縣木塔、淨土寺兩處國家級文保單位的火災隱患排查及日常消防安全保障;實施應縣木塔和淨土寺安防工程、木塔館藏文物預防性保護項目,進行院內消防通道改造、消防器材維護保養、購置無人機反製槍、定期清掃塔內鴿子糞便等日常管護工作。同時,為減輕極端氣候等自然因素對木塔本體的不良影響,對塔頂屋面進行了維修。「下一階段,木塔管護中心將持續加強以‘防火防盜防破壞’為主的日常管護工作,積極配合國家、省文物局以及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完善修繕保護設計方案、日常監測等各項舉措,做好木塔活化利用,確保這一獨特歷史文化遺產得到保護和傳承。」杜麗君說。

巍然屹立的木塔向遊客講述著千年的故事,有詩讚美木塔的神奇:「玲瓏峻碧倚蒼穹,海內浮圖第一工」。「從文物傳承意義上講,千年國寶再不能有所損傷,政府保護力度很大,這是後代人的福氣。」遊客黃東新先生說。

本報記者馬佔富

崇善寺大悲殿修繕工程:多學科研究積累寶貴經驗

本報訊 12月5日,歷經5年精心修繕的太原崇善寺大悲殿本體工程順利完成預驗收,標誌著這座擁有600餘年歷史的明代建築再次煥發出勃勃生機。

崇善寺始建於明洪武十六年,由晉恭王朱棡為紀念其母孝慈高皇后馬氏而建。根據寺內珍藏的明成化年間《崇善寺建築全圖》立軸絹畫描繪,當時的崇善寺規模宏大,建築群落錯落有致。然而,清同治三年的火災讓正殿院化為灰燼,所幸大悲殿因地處一街之隔而得以保存。光緒七年,山西巡撫張之洞在廢墟上重建文廟,崇善寺因此一分為二,以大悲殿為中心形成了新的寺院格局。

大悲殿作為崇善寺的瑰寶,其建築風格獨特,面寬五間,進深八椽,重檐歇山頂建築顯得莊嚴而莊重。殿內三大士像更是技藝精湛,堪稱山西彩塑藝術的巔峰之作。歲月侵蝕下,這座古建築飽受摧殘,柱子不均勻沉降、鬥栱傾斜、梁架歪閃等問題層出不窮,嚴重威脅著大悲殿的結構安全。

此次修繕工程針對大悲殿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全面而細緻的修復。從屋面揭瓦到木基層檢修更換,從柱子抬升到梁架打牮撥正,每一道工序都凝聚著文物保護工作者的心血與智慧。同時,省文物局還精心策劃了「崇善寺大悲殿綜合研究」項目,通過多學科協同研究,為修繕工程提供了科學指導和技術支持。

在修繕過程中,研究人員不僅開展了建築歷史沿革梳理、環境監測、結構安全評估等一系列研究內容,還結合傳統測量和現代測繪技術,對大悲殿進行了精細化測繪和真實性記錄,為未來的文物保護工作積累了寶貴經驗。

此次崇善寺大悲殿的修繕工程不僅是一次建築遺產的保護行動,更是一次文化傳承與創新的生動實踐。山西作為建築遺產資源大省,在文物保護工作中積極探索新路徑、新模式,努力讓文物「活」起來、傳下去。未來,隨著殿內塑像保護工作的持續推進,相信崇善寺大悲殿將以更加完整的姿態展現在世人面前,成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又一璀璨明珠。 (白利霞)

佛光寺後山墓塔修繕工程:高級研修班提供有力支持

本報訊 近日,備受矚目的佛光寺後山及塔坪區墓塔修繕工程順利通過了初步驗收,標誌著這一重要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佛光寺作為中國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自梁思成、林徽因等中國營造學社成員在此發現唐代建築遺蹟以來,便名聲大噪,成為了文物工作者與古建愛好者心中的聖地。佛光寺不僅以其東大殿等主體建築著稱,寺外分佈於各處的九座墓塔也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墓塔作為珍貴的早期建築,與東大殿等共同構成了佛光寺的突出普遍價值。

長期以來,佛光寺後山的墓塔遭受了自然侵蝕、植物生長等威脅,修繕需求迫在眉睫。

2024年夏,佛光寺後山墓塔區的修繕工作正式拉開帷幕,開始拆除原有毛石擋牆、搭設腳手架、清理頂部雜草雜物等。

修繕期間,由國家文物局、山西省文物局指導,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承辦的「佛光寺磚塔文物保護修復高級研修班」在五台縣佛光寺正式開班,為文物修復領域培養了大量專業人才,更為佛光寺磚塔的保護修復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為期一個月的培訓課程涵蓋了磚塔保護修復的基礎理論、技術方法以及實踐經驗等多個方面,還特別邀請了多位國內知名的文物修復專家進行現場指導,學員們不僅記錄了施工過程、學習了修繕技術,還綜合評估了施工效果,並通過實驗與文獻研究完成了佛光寺磚塔保護修復階段性工程分析報告。這一系列舉措不僅提高了參訓者的專業研究和實踐能力,更為我國珍貴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王人傑)

(責編: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