繩長1808米重16噸 甘肅臨潭時隔17年重啟「萬人扯繩」民俗活動
「力拔山河聚合力,民族團結耀臨潭。」2月11日至13日,甘肅省臨潭縣重啟「萬人扯繩」這項中斷17年的民俗活動。連續3天晚上,數萬人爭相「拉扯」這根1808米長、16噸重的繩子,每晚三局比賽結束,在零下近十度的高原寒夜裡仍意猶未盡……

這項「萬人扯繩」活動起源於明洪武年間,具有620年的歷史,被載入健力士世界紀錄,2021年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臨潭縣也被國家體育總局、中國拔河協會評為首個「中國拔河之鄉」。
傳統的扯繩活動具體有三項內容:第一項是請繩,時間在活動前一天中午,將繩頭、楔子、鎯頭等扯繩用具進行舉行儀式;第二項是賽前準備,把扯繩用具拉到比賽場地,紮成頭連、二連、三連、連尾上下襬開;第三項是扯繩,由負責頭連的工作人員以臨潭縣瓦太街十字為界,凡家住上片者扯上繩,住下片者扯下繩,以鳴炮為令,開始角逐。

來自寧夏的遊客王先生感歎道:「來甘南旅遊,聽說臨潭縣有令人震撼的‘萬人拔河’比賽,我就特別想來看看,來到現場後沒想到是如此震撼,尤其是在零下幾度的氣溫里,看到參與拔河的小夥子們個個汗流浹背,讓我感受到了臨潭縣人民對於這項活動的熱情與傳承」。
甘南藏族自治州文旅局局長馬雲濤介紹道:「除了自然生態遊、民俗風情遊也是我們打造‘聖境甘南 心靈之旅’文旅品牌的重要組成部分。(甘南)臨潭‘萬人扯繩’或者說‘萬人拔河活動’不僅扯出了團結的力量,更拔出了和諧的氣勢。各族老百姓同擰一股繩、同結一條心、同出一份力、同爭一口氣、同喊一種調、同抒一片情、同繪一幅畫、同築一個夢的恢宏場面,真正以力拔山兮氣蓋世的大眾感染力和人文穿透力,酣暢淋漓地表達了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永恒主題」。

除了令人震撼的「萬人扯繩活動」外,近年來,臨潭縣準確把握「文化為旅遊鑄魂、旅遊為文化賦形」的關係,全面保護和傳承臨潭源遠流長的江淮文化、色彩斑斕的民俗文化、波瀾壯闊的歷史文化、歷史久遠的洮商文化、璀璨奪目的生態文化、奮發向上的紅色文化,紮實推動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厚植臨潭旅遊的文化內涵和人文情懷,推動「文化搭台、旅遊唱戲」模式向「文旅深度融合、協同共進」格局轉變。
【責任編輯:王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