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第一輛車到未來汽車,這裏藏著一部中國汽車工業史!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左晨 通訊員 王怡琳 實習生 黃雅琦
湖北又有新地標能打卡了!3月26日,中部地區首座汽車博物館——東風汽車博物館將在十堰張灣區正式開館。
這是依託原第二汽車製造廠(即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歷史廠區改造而成,總面積2.1萬餘平方米,共有上下2層,共4個展區,累計陳列超2000餘件展品,展出圖片超過萬幅。
3月25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第一時間前往十堰探館,身臨其境感受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的壯闊歷程。半噸黃金換來「國寶線」
走進東風汽車博物館,彷彿穿越了時空隧道。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幅巨大浮雕,雕塑主題是「打汽車工業翻身仗」。
浮雕有揮鍬勞動的廠領導,有手持「大慶式企業」錦旗的管理者,有帶著團隊攻關的總師,有不讓鬚眉的鐵女生,有勇擔重任的青年突擊隊,有翻山越嶺的選址勘探團隊,也有專心研究新型設備的技術人員……
「浮雕群像,全部脫胎於真實的照片。」博物館講解員介紹,這些人,是東風建設者和拓荒者,也正是他們一起挺起了中國汽車建設的脊樑。

半噸黃金有多大體積呢?館內展示了一個用半噸黃金換回的國寶線——12000噸鍛壓線的模型。這套設備是1976年從德國進口的,是當時世界上製造的第一台萬噸鍛壓機,購買這套設備當時用了半噸黃金。

時間追溯到二汽建設初期。經過數年奮鬥,二汽進入規模化生產階段。但是,當時中國汽車裝備事業比較落後。因此,二汽引進國際先進的新裝備,為生產高品質的東風車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為從國外引進優良設備,曾擔任東風鍛造公司副總工程師的秦裕璉分別向日本和西德詢價,日本報價中僅設計費一項就高達260萬美元;西德EUMUCO公司的報價雖無設計費,但主機12500噸鍛壓機單價達3241萬馬克(相當於當時一噸黃金的價格),也遠遠超出預算。
二汽最終還是選擇了後者。為用最低的價格買到最好的產品,二汽先後和EUMUCO公司進行了兩輪談判。最終,二汽只用一半價格就買到了原本報價值1噸黃金的12000噸鍛壓機。
蘆席棚中造出第一輛車
博物館內,各式車輛整齊停放在展廳內。從商用車到轎車,從燃油車到新能源車,讓人眼花繚亂。
「這就是我們的第一個產品——EQ240,這是完全依靠中國人自己開發的第一款軍用越野車。」講解員介紹,是第一代東風人用鎯頭和台鉗,在四面透風的蘆席棚里打造出來的。1978年,東風EQ240 /2.5噸軍用越野車駛上國防建設最前沿,參加對越自衛反擊戰,被譽為「功臣車」「英雄車」。
在大廳內,展示了一輛藍色的卡車。這是東風汽車在1990年10月18日下線的EQ153,也被大家稱為八平柴,它是8噸平頭柴油車,它的問世,填補了當時中國沒有重卡的空白。
東風更是中國「轎車進入家庭」的首倡者。一幅幅老照片訴說著歷史:1992年5月18日,東風與法國雪鐵龍汽車公司合資組建的神龍汽車有限公司在武漢創立。同年,第一輛「富康」轎車在襄陽裝試廠下線。
1993年2月26日,神龍轎車項目在武漢沌口奠基,開啟東風武漢基地的建設,實現了東風走出十堰、謀求更大發展的「第二跳」。以發展轎車和輕型車為標誌,東風的「第三次創業」全面展開。
一件件珍貴的歷史文物、一幅幅生動的老照片、一個個逼真的模型,都在訴說著東風汽車的輝煌歷史。


「雙飛燕」設計出自車身廠一名員工
東風的車標是「雙飛燕」,你知道這個圖案從何而來嗎?
在博物館里,展現了這樣一個故事:1979年,總廠向全廠發出有獎徵集「廠徽」設計圖案的號召,經過反復篩選並經過公開答辯,車身廠產品科員工艾德昆設計的「雙飛燕」廠徽從近500件投稿中脫穎而出,並在幾次修改後正式採用。
1997年4月,「東風」商標被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這是汽車行業第一家。2006年,榮列國家商務部發佈的「最具市場競爭力品牌」名單。2007年,「東風」被國家質檢總局授予「中國名牌」,成功摘取中國企業產品質量最高榮譽。
如今,東風汽車已經遍佈中國的大街小巷。從軍用車到民用車,從商用車到乘用車,從經濟車到豪華車,東風「雙飛燕」飛過了天南海北,承載起6000萬用戶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未來汽車可以「飛天」
在新時代背景下,東風汽車確立了向科技型企業轉型的新目標,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打造科技創新高地。
東風汽車進入「十三五」以來,搶跑新賽道,加強新能源品牌、平台、商品等戰略佈局,加速風神品牌主流化,創立了嵐圖、猛士、東風奕派和東風納米等新能源汽車品牌,構建起從國民車到主流化、從高端到豪華的新能源汽車品牌矩陣。

未來汽車是什麼模樣?在科技創新展廳,一輛上方是8軸飛行葉片、中間是多功能座艙、下方是底盤的載人飛行器吸睛多多。
這是東風汽車面向未來低空領域,探索共享+多模式交通無縫化移動服務開發的sharing-Airland載人飛行器,該款飛行器已實現了由2021年載貨版到2022年載人版的跨越。
據悉,載人飛行器最高可飛100米,最多能坐2個人。當用戶通過手機APP預約,飛行器便會停到指定地點,用戶通過人臉識別進入座艙,座艙檢查完人的身體情況,便允許起飛。此時,座艙與上方飛行葉片對接,自動駕駛底盤脫離座艙,用戶就能盡情體驗飛行之旅了。


博物館濃縮中國汽車自主奮鬥史
一座博物館就像一所學校,是連接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橋樑。其實很多世界級的車企,都擁有自己的汽車博物館。
位於德國史特加的保時捷博物館,展示了保時捷品牌的歷史和豐富的車輛收藏,包括從1898年至今的所有車型。位於德國慕尼黑的寶馬博物館,展示了寶馬品牌的發展歷程和各類車型。位於日本愛知縣的豐田博物館,展示了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的汽車發展歷史,收藏了約140輛代表性汽車。
「這是中國汽車文明的豐碑,更見證了中國汽車從追趕者到領跑者的跨越。」東風汽車相關負責人介紹,之所以在這裏建設這樣一座博物館,是為了展示東風汽車自力更生、自主發展的精神風貌;更是為了展示中國汽車工業從大山走向世界的奮鬥歷程,將激勵一代又一代東風人「打汽車工業翻身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