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製美國,歐盟或對美1100億美元數字服務徵稅

【反製美國,#歐盟或對美1100億美元數字服務徵稅#】據西班牙《經濟學家報》網站4月2日報導,自今年一月開啟第二任期以來,「特朗普颶風」已攪得天翻地覆。其以關稅威脅為手段的貿易政策,徹底顛覆了美國與傳統盟友的關係,這種保護主義嘗試正在導致緊張局勢不斷升級。而2日的所謂「解放日」聲明,是對輸美產品新一輪的加征關稅。歐盟方面已準備好應對,並擁有一項關鍵工具:反脅迫機制。通過該機制,歐盟可能對美國向歐盟出口的1100億美元數字服務造成影響。#多國及國際組織反擊美關稅脅迫#

報導稱,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本週在斯特拉斯堡歐洲議會發言時明確表示:「所有選項都已擺在桌面上,如有必要,我們已製定強有力的反製計劃。」儘管布魯塞爾更傾向於對話,但也不惜使用與特朗普相同的威脅性語言。

馮德萊恩所指的主要應對方案就是反脅迫機制。該機制創建於2021年,是對特朗普首個任期內貿易拉鋸戰的回應和保障措施,旨在讓歐盟能夠對經濟脅迫情況作出反應,以維護自身利益。實施關稅或貿易限制是該機制允許採取的部分措施。

具體而言,該機制授權歐盟採取應對措施,迫使其他國家終止其經濟脅迫。因此,歐盟可限制商品和服務的進出口,暫停知識產權相關義務,限制進入內部市場(如參與公共採購),限制投資和融資,或依據化學品和衛生產品法規阻止產品進入歐盟市場。

據報導,特朗普所謂的「對等關稅」——即對所有進口美國市場的商品徵收高達20%的關稅——可能引發一場貿易地震。通過反脅迫機制,歐盟有能力打擊美國經濟的痛點之一:其科技公司。

根據法律程序,歐盟委員會負責製定這一反脅迫機制的提案。儘管如此,成員國仍需批準該提案。它們必須獲得特定多數票的支持,即獲得55%的成員國支持,代表65%的歐洲人口。

需要強調的是,這些措施只能作為最後手段實施,且必須符合相稱性(有效反製脅迫行為)、針對性(針對特定領域)和時效性(僅在違規行為存續期間適用)等條件。

事實上,該機制旨在為世貿組織管轄範圍之外的情況下給歐盟提供一定保障。無論如何,它不能用於解決世貿組織已介入的問題。(編譯/韓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