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運粵港澳·全運多面睇|發展群眾體育,廣東從未止步

來源:南方網

6月10日上午,十五運會競體和群體項目獎牌「同心躍」在廣州正式發佈。值得注意的是,群眾賽事活動獎牌上刻有「發展體育運動 增強人民體質」,彰顯「全民全運,全運惠民」的理念,體現中華民族對強身健體、增強體魄的體育精神追求。

圖源:十五運會廣東分組執委會圖源:十五運會廣東分組執委會

「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是1952年6月10日毛澤東同誌為中華全國體育總會成立大會書寫的題詞,明確了新中國體育事業的根本目的和發展方向。自此,我國群眾性體育運動蓬勃發展,人民健康水平日益提高,也在競技體育的國際舞台上屢獲佳績。從百年前的「東亞病夫」到今日的東方大國,我國的國際形象發生重大逆轉,除了因為綜合國力的提升,也因為人民群眾的體格和精神面貌有了重大改善。

73年後的今天,「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依然煥發新生。在廣東,體育運動一直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今年端午節,全國掀起了賽龍舟的熱潮,尤其是廣東各地的龍舟賽最為出圈。不僅是參賽隊伍的震天鑼鼓和齊聲口號激奮人心,在場觀摩的人們也在用各種加油打氣的方式成為比賽的參與者。而新媒體的入場,使這項傳統運動的熱烈氣氛得以更廣泛地傳播,從而被更多人瞭解。

這是嶺南民間盛大的傳統聯誼方式,在比賽競爭中超越與成長,在招景與龍船飯等傳統禮俗活動中增進凝聚力,無論是運動員還是觀眾,無論是哪個年齡層的人,都可以成為這項盛大活動的參與者,都能收穫屬於自己的快樂和精神力量。還有舞龍、舞獅、武術等以體育為根基的傳統,共同構成了嶺南的「生猛」氣象,可以說,廣東敢為天下先的精神面貌,在改革開放的春風到來之前就業已形成。

作為中國的南大門,廣東在新中國成立後大力發展體育事業,多次組織舉辦大型體育賽事,且背靠珠三角全產業鏈的環境實現了體育產業的發展。省港杯書寫了粵港足球運動的高光時刻,「羽球之都」廣州培養了眾多世界冠軍,江門台山素有「排球之鄉」之稱,孕育了CBA勁旅的東莞無愧為「華南虎」,健力寶、李寧等中國體育產業龍頭從佛山三水騰飛……這些足以說明,體育早已成為流淌在廣東血液里的基因。

此外,近年來各地城市馬拉松、南粵古驛道戶外賽等大型群眾體育賽事活躍,城市公共健身空間品質日益提升,中小學落實課間十分鐘保障……同時,今年的全民營養周以「吃動平衡 健康體重 全民行動」為主題,強調人民健康除了要注重飲食營養,更要注重運動。全民健身正在以越來越多樣化的方式被廣泛提倡、推廣、踐行。

十五運會獎牌「同心躍」上雕刻的這句題詞,彷彿是一次歷史的回望與呼應。152天后將正式開幕的、首次由粵港澳三地共同舉辦的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通過創新的辦賽方式將群眾體育發展推向新高度。可以預見,在新時代,全民健身將為我國人口素質帶來更深遠的影響,使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民在運動中煉成無懼失敗、超越自我的精神,以更強健的體格和更自信的精神面貌迎接挑戰、邁向未來。

南方網、粵學習記者 朱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