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花「打」出個億元村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一位位炒籃匠人舞動著1600多℃的高溫鐵水,千朵萬朵鐵花瞬間在空中綻放,猶如繁星點點,呈現出「火樹銀花不夜天」的盛景。
6月12日晚8點,在山西省晉城市司徒小鎮,山水實景劇《千年鐵魂》準時開演。這場演出的劇本編製、舞蹈編排、場景打造、燈光設計均出自村民之手。
2024年4月20日,司徒小鎮108位炒籃匠人成功創造「最大規模的炒籃花表演」健力士世界紀錄。今年4月19日,司徒小鎮再創「最大規模炒籃花實景劇表演」世界紀錄。
在炒籃花的引力之下,司徒小鎮已成為晉城旅遊必打卡地之一,遊客從全國各地紛至遝來。
「沒想到幹了一輩子農活,還能夠站在舞台上表演。」焦國太是司徒村的村民,也是表演炒籃花的匠人之一,每天忙碌又充實,除了炒籃花,他還會客串一些其他節目,「收入一年比一年高,生活一年比一年好。」

很難想像,這座熱鬧非凡的小鎮曾是一片廢礦井和垃圾山。
10年前,司徒村因「地下無資源」陷入了發展困境,如何帶領全村發展,成為擺在村「兩委」面前的難題。時任村委會主任的周小明幾乎跑遍了全國的強村富村,終於取回了「真經」:把有限的土地流轉起來,盤活農村經濟之水,打造一個集農業觀光、特色餐飲、休閑娛樂、旅遊渡假等為一體的多功能農業生態產業園區。
自此,在村南原本的垃圾山上,一個個項目拔地而起——開心農場、美食街、古香古色的亭台樓榭,面貌煥然一新。
為適應發展要求,司徒村還將生態園進行提質升級,先後打造了具有晉東南舊時鄉土氣息的「老鍋巷」和以晉城老黃華街為原型的明清仿古街巷「六尺巷」,並更名為司徒小鎮。
特色小鎮在全國已經遍地開花,如何打造自己別具一格的特色?「什麼好看?咱這的炒籃花好看啊!」周小明挨家挨戶動員村里的手藝人,通過村集體企業投資,打造專業的炒籃花舞台。

炒籃花,和當地「炒籃」的傳統息息相關。晉城地處山西東南部,煤鐵資源豐富。位於晉城城區的司徒村,村里許多人祖祖輩輩靠炒籃為生。「每逢正月,我們小孩最喜歡看長輩們炒籃花。」焦國太就是那時候加入炒籃花隊伍的。
「2015年,我們召集了36位村民,開始在司徒小鎮表演炒籃花,沒想到這一演就把名氣‘打’了出去。」周小明說,2017年春節,司徒小鎮炒籃花以《千年鐵魂》大型山水實景劇呈現,而在之後的每一年,不斷加入了神話傳說、民間童謠、舞台特效等新元素。
如今,司徒小鎮炒籃花的演出人員已增至270人,表演花樣也從單一形式轉向多元化。值得一提的是,司徒小鎮陸續培養了1000餘名炒籃花藝人,使得這項技藝不僅紮根於山西,更逐步走向全國。

從農業生態園到發展成為以演繹「山西五千年文化」為主題,集文化演藝、特色餐飲、休閑娛樂為一體的「老山西民俗印象基地」,司徒小鎮已然成為遊客瞭解晉城乃至山西的「窗口」。僅2024年,司徒小鎮累計接待遊客110.96萬人次,實現經營收入1.3億餘元。
「挖出了煤,煉出了鐵,淳樸的鐵匠,揮舞著鐵錘」……伴隨著鐵錘的敲擊聲,夜空中漫天的鐵樹銀花照亮美麗鄉村的新希望。(人民網「行進中國」山西調研採訪團 劉紅、馬立明、桑莉媛、麻潞、趙芳、武笑、盧鵬宇、董童、張超寧、馬夢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