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李傑:一加不搞機海戰術 堅持做精品

一加中國區總裁李傑一加中國區總裁李傑

  3月7日,一加在今年的第三款產品的發佈,從一加11、一加Ace 2再到一加Ace 2V,三款產品代表了不同價位段,也成了3000到5000元不同檔位的性能+性價比代表。

  在發佈會後,一加中國區總裁李傑與媒體連線,探討一加今年的戰略和產品定位等問題。

  一加新品背後邏輯 儘可能把旗艦體驗保留

  幾年一加的三款新品都非常“卷”,在李傑的帶領下,之前的文藝青年變成了性能極致的代表,一加Ace 2則是最新的表達。它的定價對比類似定位的競品,也確實非常有競爭力。對於這個定價,李傑稱,“我們不是一上來就去打價格戰或者錨定什麼樣的價格”,而是想著每一個檔位里的用戶需要什麼,在這個檔位里提供的產品是什麼。

  雖然每個產品的檔位之間肯定會有一些取捨,但一加會儘可能把自己認為重要的旗艦體驗保留,包括自己追求的極致性能、質感設計,在這些方面得到最大程度的保留,這是一加的思路。做好產品以後,再給出一個非常合適的價格,能夠跟更多的用戶交個朋友。

  並且他強調,這邏輯是不能倒過來,“如果從先想我卡什麼樣的價位、做什麼樣的產品,再倒推自己留多少毛利空間、運營成本,從這個思路出發產品的取捨和最終呈現上就會出現很多很多不一樣的地方。”

  一加 Ace 2V就是這樣思路的產品,李傑坦誠,1999元起8+128這樣配置不是不能做,放棄這個做法的背後更多是追求完整產品的理念。這樣的產品可以用久一點,更符合當下消費的趨勢。

  實際上,自從一加去年12.17發佈完品牌戰略以後,整個策略比較統一,三款產品:一加11、一加Ace 2、Ace 2V都是清晰地執行了這種策略。李傑稱,希望把更多精力花在做好產品上,最終定一個非常合適的價格。

  這種策略也確實收到了成效,李傑提到,一加 11和一加Ace 2的銷量和口碑大大超出內部預期,因此,他們可以非常堅定地認為目前確定的技術長期投入、把產品做好、把產品力提上來的方向是對的,也非常堅信未來的市場競爭是屬於真正在產品上有領先優勢的廠商,所以會堅定的把這樣一些策略堅持下去。

  一加的產品創新關注綜合能力和底層科技

  對做電子產品的來說,李傑認為長期的競爭力是在產業上遊的趨勢,以及細節的持續創新。李傑用性能和流暢舉例,如果只是簡單把硬件的東西放到一起,整體來說很難做出差異化。所以在散熱材料技術、網絡技術,以及Ace 2V的主動增強式超級Wi-Fi等放下像功夫,其實一些已經是芯片廠商的能力,在底層的通訊協議里做一些文章。這對廠商的綜合能力,底層科技要求也是越來越高的。

  李傑認為,接下來一加的研發投入和產品投入的核心邏輯也會如此,需要有一些拿得出手的底層科技,帶來體驗的改變,那一定是整合軟件,硬件,雲的等多方的能力。才能打造體驗的差異化,而不是只從硬件角度去做。

  一加產品線規劃 不搞機海戰術 堅持做精品

  隨著Ace 2V的發佈,一加產品的也逐漸豐富。但李傑明確“我們不搞機海”,上半年主要銷售產品都已經呈現給大家了,就是三款產品。未來的產品可能要等到下半年或者合適的時間發佈。

  目前,一加可以分為兩條產品線,一條是數字系列,是一加的旗艦。官方定位“性能旗艦”,李傑希望這個產品在方方面面都是旗艦的水準。

  李傑說,一加的產品絕對不會搞機海戰術,這不符合他們對當下以及未來市場用戶趨勢的判斷,同時他覺得純機海的方式搞產品很難把產品做好。所以堅持做精品、堅持那個價位段最能打的產品,這個策略是不會變的。

  李傑說,未來三年願景是做到線上第一的目標,一加堅信所有一切的基礎就是要靠產品,他自己透露:“每週一大半以上的時間是花在產品包括技術那邊,跟他們開會定未來的產品路線圖、技術路線圖和產品的定義。“對於我或我們團隊來說最核心的是怎麼把我們想做的這個區間裡面找到市場機會點,我們怎麼定位出這個檔位里比別人更高一檔的產品力的產品,這是我們最最核心的抓手和策略。“

  一加現在的定位就是主打性能的先鋒品牌,基於這樣品牌的定位和使命,會更多聚焦在對性能有更高追求的用戶,跟OPPO形成協同。

  “我們做下一代做產品、或下一代迭代的時候,想的問題是產品如何做的更好,而不是如何把價格做的更低,這是我們思考問題出發點的底層邏輯。” ——對目前的產品策略,李傑總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