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國汽車經銷商百強榜單出爐:54家營收超百億,經銷商進入新能源轉型關鍵時期

傳統經銷商在擁抱新能源的過程中需要重塑與主機廠的關係以及盈利模式。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杜巧梅長沙、北京報導

5月26日,在中國汽車經銷商大會上,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公佈了“2023中國汽車經銷商集團百強排行榜”。

據瞭解,經銷商百強榜單以汽車經銷商集團營收規模為標準,全面展示汽車流通行業近年來發展的主要成就、汽車經銷商集團化發展的主流方向,並通過對標分析來提升了經銷商集團的綜合競爭力和行業知名度,自2009年起至今已經發佈了14期。

從2023年百強榜單來看,經銷商入圍門檻為47.49億元,同比提高了2.41億元;有54家企業收入超過百億,相比上一年增加4家,其中2家突破1000億元;100家上榜經銷商營收合計19041.43億元。

而從排名來看,中升集團在2022年首次超越廣彙汽車後,2023年繼續以1798.57億元的營收位居榜首;廣彙汽車雖以1335.44億元的營收位居第二,但與中升集團的差距還在進一步加大;利星行則以923.87億元繼續位居第三。

除上述三家經銷商集團外,排名前十的經銷商集團還包括永達集團、恒信汽車、上海汽車工業銷售有限公司、物產中大元通汽車有限公司、大昌行汽車、北京北汽鵬龍汽車以及江蘇萬幫金之星車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不過,雖然前十的百強經銷商與去年大體相同,但個別經銷商排名出現了變化。

其中,北京北汽鵬龍由去年的第十一位上升兩位至今年的第九位,進入前十;而去年排名第十位的國機汽車下降兩位,跌出前十榜單;上海汽車工業銷售有限公司、物產中大元通汽車有限公司、大昌行汽車以及江蘇萬幫金之星車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的排名也略有變化。

值得注意的是,在百強汽車經銷商由大到強的關鍵發展時期,中國汽車市場迎來了巨變,包括廣彙汽車、利星行汽車、永達汽車在內的多家經銷商集團均出現營收和銷量的雙雙下滑。

尤其是在中國汽車市場全面向新能源切換的過程中,汽車經銷商集團正面臨著轉型的壓力和渠道變革的雙重衝擊。

需求不足,汽車流通行業集體承壓

“自2018年以來就持續處在低速增長以及疫情衝擊影響下的中國汽車市場,仍然在不平衡和不穩定中艱難複蘇。今年上半年,車市沒有如業界所預期那樣迎來開門紅。”5月26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會長沈進軍指出,“對於經銷商而言,市場的持續下行帶來了巨大的生存壓力,從百強經銷商集團的數據來看,出現了營收、利潤等多個維度的下滑,這在以往是罕見的。”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佈《2022年全國汽車經銷商生存狀況調查報告》顯示,2022年受疫情風險、客流下滑、人才流失、集客成本上升等因素影響,經銷商全年盈利狀況不佳。

其中,僅有29.7%的經銷商實現盈利,與2021年53.8%的盈利佔比相比,近乎腰斬;而虧損的經銷商佔比達到45.2%,虧損面較上年同期擴大27.7個百分點;此外,實現持平的經銷商僅有25%,同比下降3個百分點。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統計的11家A/H股上市經銷商集團2022年財報數據顯示,2022年全年,僅美東汽車、百得利控股和正通汽車三家經銷商集團實現了營收正增長;淨利潤正增長的僅有國機汽車和正通汽車兩家;而營收、淨利雙雙增長的僅有正通汽車一家。

“汽車市場下行的壓力仍舊很大,複蘇的跡象尚未顯現,消費不振成為當前車市發展的最大短板。”沈進軍表示,產能釋放過度與需求相對不足已成為了現階段汽車市場的主要矛盾。

國家統計局和財政部數據顯示,4月份,汽車類消費品零售額3620億元,環比下降15.1%,車輛購置稅213億元,環比下降9.7%;從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數據來看,1-4月,乘用車零售589.5萬輛,同比下降1.3%。

在汽車市場下行壓力之下,國內汽車經銷商整體承壓。位於百強榜單第18位的龐大汽貿集團已經走向退市的境地。

5月24日,*ST龐大公告稱,收到上海證券交易所下發的《關於龐大汽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終止上市相關事項的監管工作函》。*ST龐大股票因連續20個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盤價均低於1元觸及終止上市條件,已於5月25日開市起停牌。

財報顯示,2022年,龐大集團新車銷售12.98萬輛,同比下滑8.2%;營收260.21億元,同比下降9.12%;銷售毛利率為5.21%,淨虧損14.03億元,資產負債率達到53.11%。

今年更早之前,在汽車行業耕耘了20多年的浙江中通集團傳出破產消息,旗下瑪莎拉蒂、奧迪、紅旗等19家4S店全部關停。

更為關鍵的是,近兩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增長,燃油車需求正在加速下滑,而以燃油車為主營業務的經銷商集團,又迎來了新的挑戰。

數據顯示,2022年,國內新能源乘用車實現銷量567萬輛,同比增長90%,市場銷售占有率達到27.6%,提前完成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中所設置的2025年階段性目標。近期,國務院常務會議又專門審議通過了加快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更好支援新能源車下鄉的實施意見。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儘管市場規模持續增長,但絕大多數新能源車企基本上都處在虧損狀態。

“這就是現在經銷商壓力最大的一個方面,當前經銷商都在進行一些品牌的優化,但是品牌的優化對於經銷商來說也非常困難。繼續做原來的品牌不符合未來發展的趨勢,想要選擇能夠盈利的新能源品牌也非常難,所以現在經營壓力非常大。”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郎學紅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現階段,經銷商需要轉型新能源,培養自己的銷售團隊,適應新能源的銷售和服務。

“瘦身健體”,加快新能源、二手車業務

傳統燃油汽車下行已成趨勢,新能源車高速增長,進入了政策與市場雙輪驅動的全新發展階段,此消彼長的趨勢愈發明顯。

“今年汽車流通行業和廣大經銷商進入了深度調整期。伴隨著產品的變化,過去以燃油車產品為主體的經銷商,迫切需要對產品品牌進行‘瘦身’,從而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沈進軍表示,經銷商需要根據企業自身發展的特點和狀況,對經營的區域和結構進行量身定製和優化調整。

尤其在新能源汽車高速發展的態勢下,經銷商集團也需要進行轉變。

“2021年,百強經銷商新開的店中,豪華車佔比52%,新能源佔比僅為15%;僅僅過去一年時間,2022年,新開業的店中,豪華車佔比僅有23%,新能源佔比達到了45%。這說明百強經銷商集團開始發力新能源。”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文思婧表示。

而從整個汽車流通行業來看,2022年新開店3738家,其中豪華車佔比僅有5%,而新能源經銷商佔比達到58.6%。

“新能源細分領域還有一定的追趕空間。”文思婧指出,目前很多經銷商集團在做經營模式的轉型,從經銷模式向代理模式轉型。

不過,在羅蘭貝格全球高級合夥人、汽車行業中心負責人鄭贇看來,傳統經銷商在擁抱新能源的過程中需要重塑與主機廠的關係以及盈利模式。

“從品牌的走向來說,一方面整車品牌沒有辦法完全脫離經銷模式;二是整車廠有非常巨大的痛點,希望能夠通過直營,甚至是代理模式更好直面客戶,觸達客戶,並且希望在用戶的全生命週期當中獲取這一部分的利潤。在這個大背景之下,車企和經銷商從上下遊的買賣關係,升級成為服務體驗的合作關係。”鄭贇預計,未來5-10年的時間里,經銷商還會是比較主流的模式,但是直營和代理的份額會不斷提升。

向新能源轉型過程中的另一個挑戰在於,純電動車的到來使得單車維保價值降低,售後市場業務格局將產生較大變化。

“與燃油車的維保價值相比,新能源汽車維保價值縮水36%;同時,考慮到三電對於整車廠的服務需求,未來還會有更多的整車廠授權售後渠道。”鄭贇指出,隨著新能源車保有量的快速增加,整車廠在新能源售後領域佈局提升也是不可逆的,這也將進一步強化整車廠在核心部件售後的主導地位。

而數據顯示,對經銷商來說,售後服務依然是經銷商主要的利潤貢獻點,貢獻利潤能達到50%。

“向新能源轉型在營收和利潤上的體現不會立竿見影,但二手車業務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利潤貢獻點。”郎學紅告訴記者,“從去年披露了二手車業務的幾個上市經銷商集團來看,二手車的業務已經占到營收和利潤的3-5個百分點。未來無論是在營收還是在利潤方面,還會有明顯的提升,未來還會有更大的增長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二手車稅收、限遷政策的改革以及二手車商品屬性的確立,我國二手車行業將迎來巨大的機遇。

“目前換購已經成為當前汽車市場第一大需求,二手車起著決定性作用,而製約二手車行業發展的政策性瓶頸已經全面破除,做強二手車經銷業務也具備了條件。”沈進軍最後表示,汽車經銷商需要充分利用好政策紅利,全力推動二手車發展,並通過盤活存量拉動增量,能夠形成汽車市場可持續增長的內生動力和良性循環。

附:2023經銷商百強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