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香?13真的香嗎?深度評測小米13
今年的小米13系列,在618期間明顯降價幅度不大,讓人感覺有守門員的潛質。現在618也已經完全過了,而我也用了近一個月作為深度體驗,那麼想必我應該也算在這件事上有些話語權了,本期咱們無恰飯、真體驗,一起來聊聊小米13。
外觀部分其實小米的這款白色背板屬實挺好看的,仿陶瓷背板設計,手感溫潤細膩,用的是Panda-X的玻璃材質,
背板上的xiaomi字樣也具有美感,並不會讓人有不協調的感覺,6.36英吋的尺寸,顯然還是在大屏與小屏之間做了妥協,屬於在兩者之間,相比於我之前使用的K50 Ultra的6.67英吋來說確實是明顯小了一圈,但是小米13在這基礎上只有189g的重量,所以實際握持手感還是相對不錯的。
作為小米每年的數字旗艦系列,屏幕用的自然也不差,SamsungE6的發光材料,1900nit的峰值亮度,再搭配康寧大猩猩第五代玻璃。
但是現在有個爭議比較大的問題就是,屏幕解像度只有2400*1080,究竟算不算2K屏?
其實2K標準並不固定,以顯示器為例,行業內將2560X1440解像度稱為2K顯示器,但這並非絕對,所謂的“K”指的是橫向解像度超過1000(1024),這樣的顯示器被稱為1K,而2K指的就是橫向解像度超過2000(2048),但基於行業標準、生產廠商的不同,大多數情況下,只有解像度達到2560X1440才能稱為真正的2K,也可以稱其為2.5K。
與2K標準不同的是,1080P的標準比較精確,而它是一種標準的視頻顯示格式,如果用其來標註電視或顯示器,其解像度的豎向(垂直)像素必須達到1080才可以,一般單指1920X1080解像度,只有解像度等於該數值的視頻、電視或顯示器,才能被稱為1080P。
所以按這種標準來說,似乎小米13的又算2K也算1080P,但是通過對手機行業普遍手機屏幕的像素判斷,我個人認為,還是歸類為1080P比較合適,何況小米在商品詳情里也沒有宣稱是2K屏幕。
另外像素密度也有413PPI,所以看上去倒也並不會顯得顆粒感強,還可以有效降低120Hz屏幕帶來的功耗問題。
那麼接下來再說說電池與充電速度的問題。
首先中小屏手機帶來的一大弊端就是電池大小問題,小米13僅有4500mAh的電池大小,但相比於K50 Ultra的5000mAh來說看著相差不大,而且還是大屏,但實際耗電量卻反而比K50 Ultra更快,再加上小米13僅有67W的快充,把問題更加凸顯出來了。當然13 Pro還是120W快充以及4820mAh,在這方面Pro顯然體驗會好很多,那我只能說雷總的刀法也開始精準起來了。
性能跑分下,娛樂兔152w分圖個樂,反正Snapdragon8Gen2就是現在按Android旗艦機的最強芯片,至於各家的優化性能差距不會大,這裏也就不再另外比較了。其他硬件配置似乎倒也沒什麼縮水的地方,滿血版LPDDR5X,UFS4.0,該有都有。
另外測試了一下遊戲時溫度,室溫24℃,不帶殼遊玩遊戲1小時左右的時間的情況下,背板溫度38.9℃,只能說不燙,但是令我痛苦的是這離譜的航空鋁合金邊框,你要說是不是提升了質感?是不是更像Apple了?那我確實同意,但是這玩意導熱也快啊。
別看就34.8℃,但是燙的時候我握都握不住,感覺有低溫燙傷的風險,我判斷應該還是材質處理不到位,但是具體什麼原因我也說不上來。
最後,我們按照慣例還是來說說小米這次的影像系統,自從小米12s系列過後,Leica便成了小米影像系統的招牌,後置三顆鏡頭,主攝是Sony的IMX800 1/1.49英吋的5000w像素鏡頭,相比Pro的1英吋大底顯然又有了閹割,帶有8K 24fps錄像或者4K 60fps HDR10+錄像。
接下來看點樣片吧,Leica經典和Leica生動兩個模式的最直接感官就是,Leica經典整體偏暗,或者說更寫實一些,對於拍風景或者物品來說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而Leica生動相對來說顯得就明亮一些,討好眼球的風格,但又不像我之前測過的K50 Ultra一樣,過於鮮豔,顯得不夠真實,對於拍食物來說似乎剛剛好?
總的來說,其實小米13或許有成為守門員的潛質,但實力還不夠,雖然看上去13 Pro能做守門員,但價格似乎又開始逐漸高端化,甚至與Apple一個價,雖然不能說不好,但是很多人的想法還是說,既然都和Apple同價了,那麼我為什麼不直接去買Apple?
所以如今這個Android手機同質化嚴重的今天,如果還無法找出更多、更吸引人的不同點,無法打出與Apple的差異化,那麼又拿什麼去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