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集度”到“極越”:百度吉利合作之路走向何方?

成立極越解決資質問題,集度汽車還在。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 左茂軒 報導

8月14日,工信部發佈第374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其中,浙江吉利汽車有限公司的極越牌純電動多用途乘用車在名單之中。

隨後,當天晚間,吉利控股集團發佈官方信息,宣佈與百度合作戰略升級,旗下全新汽車機器人品牌“極越”正式發佈,首款車型正式命名為“極越01”。

這個所謂的新品牌“極越”,脫胎於百度和吉利聯合打造的集度汽車,沿用了集度汽車的品牌logo,極越01就是此前集度的首款量產車ROBO 01。

登上工信部產品公告,意味著這款新車即將走向市場,集度汽車此前一直未能解決的造車資質問題,最終以這種方式得以解決。

新公司的出現,背後股權關係的變更,也意味著百度吉利造車的主導權從百度轉為吉利。

不過,一系列新的疑問也隨之而來。百度未來究竟會以怎樣的姿態參與極越的造車路?極越在吉利控股眾多子品牌中,將扮演著怎樣的身份?以夏一平為主導的管理團隊是否會發生變化?諸多問題,目前尚不明朗。

“曲線造車”

自今年2月在北京三里屯的首家直營店開業之後,集度汽車幾乎在公眾視野中消失了半年的時間。

今年4月,集度汽車臨時缺席上海車展,引發行業內對這家公司前景的擔憂。

其中,造車資質是擺在集度面前最大的難題。

2022年,“代工”生產模式的突然收緊,擋住了不少還有意造車的新公司。集度就是其中一家。

根據工信部2022年初發佈的《關於開展新能源汽車委託生產試點工作的通知》,新能源汽車代工模式下的委託方與受託方均需要具備生產資質才能代工生產。這就是業內所說的“雙資質”。

2021年1月,百度宣佈造車,與吉利組建智能電動汽車公司。3月,集度汽車正式成立,註冊資本10億元,百度與吉利分別持股55%和45%,並獲得超3億美元啟動資金。

2022年底的廣州車展上,集度的首款汽車機器人ROBO 01正式亮相,它基於吉利的SEA浩瀚架構而打造,智能化方案則主要來自於百度。

根據此前的規劃,這款車將在今年三季度上市交付。

按照此前的思路,由於採用了浩瀚架構,沿用現有的產線,吉利能夠很便利地幫助集度造車。

但造車資質政策的收緊,嚴重影響了集度進入市場的節奏。

目前看來,近半年變得低調的問題,是想要順利去解決造車資質的事情。

極越品牌的出現,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曲線解決了造車資質的問題。

集度和極越

但是,問題隨之而來,如果只是要解決資質問題,為何不繼續沿用集度品牌,調整集度品牌的股權,而是要成立一家新的公司?新公司,在百度和吉利各自的體系內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從集度汽車方面瞭解到,集度汽車仍然還在,且吉利和百度持有的股比不變。

不過,記者注意到,集度汽車的官方微博、微信雖然還存在,但是相關內容已經全部清空,後續的傳播策略和話術或許會發生變化。

據啟信寶信息,極越品牌背後的公司是杭州極與越汽車科技有限公司,這家公司於今年8月9日正式成立,由浙江吉利產投控股有限公司與百度全資持有的上海冪航汽車有限公司共同持股,雙份持股比例分別為65%和35%,總經理為夏一平(現任集度汽車CEO),註冊資本1000萬元人民幣。

集度汽車的主體是上海集度汽車有限公司。

也就是說,極與越公司是百度和吉利成立的第二家合資公司。

集度,是“百度的集度”,百度和吉利的股比分別是55%和45%。

極越,是“吉利的極越”,吉利和百度的股比分別為65%和35%。

成立新的品牌極越,似乎是為了能夠合理地利用吉利的造車資質。

外界更關心的是,百度和吉利的合作關係,是否也發生了變化。

從某種意義上來看,新公司的成立,讓極越01登上了產品目錄,解決了資質的問題,側面證明了雙方都在努力,希望通過合作來推進合作項目的量產。

但是目前,百度和吉利都未明確集度和極與越兩家公司的新定位。但從已知的信息來看,極與越將承擔整車的生產,並更有可能以極越品牌的名字展開後續的市場活動,集度的定位似乎則變為了技術提供商。

那麼,合作的主導權是否會因此發生變化?

據企業工商信息,極與越公司的法人代表是吉利控股集團的CFO張權,總經理是夏一平。也就是說,夏一平團隊可能會主導極與越公司的日常管理工作。

那麼,極越的團隊是從集度團隊轉變而來,還是成立一個新的團隊?夏一平將來會一個人主導兩家公司,還是集度、極越會有其他的調整?目前還不得而知。

事實上,2021年初,百度與吉利合作造車,主要目的就是繼承百度Apollo的核心能力,並對其進行重新集成和驗證開發,讓百度多年來在自動駕駛的研發成果有一個落地的場景。

從吉利的角度來看,推動和百度的合作也是有利的。

一方面,浩瀚架構的對外開放,分攤開發成本,一直是吉利汽車想要努力的方向;另一方面,智能化的確也不是吉利的強項。雖然吉利近年來已經做出諸多嚐試,並已成立億咖通科技公司為旗下品牌全面賦能,但和百度的合作,或許能給吉利的智能化突圍之路提供新思路。

在第一款車型幾乎量產的情況下,無論是百度還是吉利,都希望能夠順利讓這款車能夠擁有進入市場的資格。

現在,百度吉利的合作項目,掃除了資質的障礙之後,也獲得了進入新造車淘汰賽的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