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元價位甜品卡、提質降價帥翻了
寫在前面
大家好,我是昭華凋
去年 6 月,
Intel 正式推出了基於“Xe架構”的獨立顯卡系列,首發推出了A380、A750、A770 等多張獨立顯卡,定位不同性能等級,憑藉不俗的遊戲表現、出色的生產力表現、以及極高的性價比,讓飽受礦潮折磨、一卡難求的玩家有了更多的選擇。而且看樣子 Intel 也是鐵了心要在獨立顯卡市場搞風搞雨, 基於 Xe² HPG 架構 的第二代獨顯已經進入驗證階段,不久也會和大家見面,相信對於被 40 系顯卡高貴的定價策略,折磨的欲仙欲死的玩家來說絕對是大大的利好。

Intel 顯卡的製造銷售和 NVIDIA、AMD 類似,都是授權給第三方進行。Intel 的核心合作夥伴是 GUNNIR 藍戟,最早的 A380 就是藍戟負責製作銷售,後期的 A750、A770 才開始出現 Intel 公版與藍戟版兩種型號。記得去年我也是第一時間入手了最強的 ARC A770(16G),當時還寫過評測。

最初發售的版本因為驅動不完善的原因,對遊戲尤其是採用
DX9、DX11 程式接口的老遊戲支援的並不好,這也是被很多玩家形容為為雞肋的原因。不過 Intel 一直在對顯卡做深度適配,驅動更新頻率算是三家中最勤快的,最新版的驅動甚至能做到性能翻倍的提升,此外支援 XeSS 的 3A 大作也是越來越多,像最近的霍格沃茨之遺、暗黑破壞神 IV、臥龍:蒼天隕落等都在其中。

前不久,英特爾宣佈成為杭州 19 屆亞運會(9月23日至10月8日)官方圖形處理器供應商,為首次納入亞運正式比賽的電競項目提供顯卡技術支援,藍戟也順勢推出了並推出了基於 Intel ARC A750 / A770 Photon 亞運特別版顯卡,我也趁著這次機會搞了塊 A750 ,看看經過一年的驅動優化,這塊卡的實際表現如何。

產品賞析
▼藍戟 Intel Arc A750 Photon 亞運聯名款有普通版和無畏契約定製版兩個版本,其中無畏契約定製版是全球限量發售 200 片,也就是我手頭這塊。外盒設計上,左邊是 Intel 的標示特色,右邊是無畏契約的遊戲人物,將聯名這個概念渲染到位,整體黑紅配色也比較符合電競風格。

▼“杭州亞運會官方指定圖形處理器”,這裏必須來個特寫。

▼藍戟 Intel Arc A750 Photon 無畏契約定製版(後面簡稱 藍戟 A750 無畏契約版)採用了經典的矩形設計,導風罩邊框方正規整,斜角切邊,空白區域大面積斜線紋理作為裝飾,右上角橙色裝飾條恰如點睛之筆。整體來說比較簡潔,線條的大量運用也別有一番剛性美感。

▼顯卡尺寸 300*118.5*50mm(不含擋片),散熱模組為三風扇散五熱管鍍鎳設計,高密度散熱鰭片貫穿其中,可以快速排出運行時產生的熱量。有一說一,藍戟在做工方面是真的挺用心的,畢竟是開門炮級別 + 亞運聯名,能堆料的地方是絕不含糊。


▼金屬材質的顯卡背板,左邊紅色字體的 PHOTON 分外醒目,彰示了顯卡對於光線追蹤的支援,右側則是無畏契約的彩色貼紙,聯名意義無處不在。此外,顯卡核心和右側都做了露出設計,更方便的釋放熱量。


▼顯卡採用標準的雙 8pin 供電,旁邊設計了 ARGB 燈光模塊,通電時會以顏色提示當前自檢狀態,正常運行時為藍光呼吸燈效果,主板故障時顯示成黃燈,電源故障則是紅燈。

▼IO 面板是標準 2.5 槽位佔用,物理兼容性這塊是比較友好的。接口區域提供了 3 個DP2.0 + 1個HDMI 2.0 ,不管是輸出質量還是接口數量對於大部分用戶完全夠用。

▼參數方面藍戟 A750 無畏契約版和普通版保持一致,顯卡採用台積電 6 納米工藝ACM-G10 GPU,搭載 8GB GDDR6顯存,顯存位寬為 256bit,顯存帶寬為 512.0GB/s,顯存速度為 16Gbps,最大運行頻率為 2400MHz,顯卡功耗 195W,硬件規格對標 RTX3060TI,對比自家同系 A770 區別如下

▼搭配的主板是七彩虹 B760M FROZEN DDR5 版,雖然是塊定位中端, 但七彩虹這塊板子堪稱堆料,供電方面同樣和 Z790M 看齊,12+1+1相強化供電、55A大電流 Dr.MOS 供電規格, 8+4 PIN 電源接口,別說拖我這塊專門用於測試的 13600K,就算拖 300W+ 的13900K 也不在話下。

▼得益於 B760 芯片組帶來總線數量的提升,主板搭載一根直連 CPU 的 PCle5.0 X 16 顯卡插槽,峰值傳輸帶寬可達512Gbps,合金框架加固。三個 m.2 插槽自上而下分佈,靠近 CPU 位置的 M.2 走的 CPU 直連,下方兩個是南橋分出來的,不過都支援 PCIe4.0X4。3個M.2 全部使用快捷卡扣設計,主打就是裝機方便,完全不用擔心找不到固定螺絲的問題。

▼右側 DDR5 內存槽 X 4,最大容量支援 128G、最大頻率支援到 6400MHz,固定方式是流行的單邊卡扣,拆裝起來更加輕鬆。主板對燈效支援的很豐富,分別提供了 2 組 5V3pin ARGB插針、2組 12V4pin RGB 插針,可以通過配套的 iGameCenter 軟件控制主板燈效以及其他硬件的燈光整合。

▼尾部的 I/O 區域採用的一體式擋板,包含 HDMIX1,DPX1,USB2.0X4,USB3.2Gen2 Type-CX1,USB3.2Gen1 Type-A X 2,2.5G網絡接口,WiFi6天線接口,3個音頻接口,以及 BIOS更新按鈕,可以通過 USB 設備 一 鍵更新 BIOS。

▼需要注意的是,藍戟 A750 無畏契約版需要開啟主板的 Resizable Bar 功能,開啟方法是進入 BIOS 菜單,在【主板芯片組】選項的【PCH設置】中,找到並開啟【 Resizable Bar 】功能即可。

3DMARK 性能測試
▼首先放上本次測試的硬件配置表

▼機箱使用的開放式機架,可以看到正常運行時顯卡的燈光模塊已亮起,藍戟的 LOGO 一閃一閃煞是亮眼。


▼GPU-Z 讀取顯卡基本信息,箭頭標記之處即代表已經開啟 Resizable Bar 功能

▼首先是 3D Mark Fire Strike,這是一項適用於高性能遊戲電腦和超頻系統的 DirectX 11 基準測試,其統 一 的打分機制對於不同設備的性能比較很有參考。實測下來,藍戟 A750 無畏契約版獨立顯卡的總得分為 27503 分,其中顯卡分數 30944分,預估在【荒野大鏢客2】遊戲,1080P 解像度,最高畫質下可跑到 125+FPS 以上的好成績。

▼Time Spy 則是針對 DirectX 12 遊戲設計的基準測試,支援原生 API 功能,比如如異步計算,多顯卡適配器技術和多線程。實測下來,藍戟 A750 無畏契約版的 得分為 13279 分,其中顯卡分數為 12687 分,預估【荒野大鏢客2】在 1080解像度下可以跑到140+FPS 。話說現在顯示器也是捲到不行,2K@160Hz 的機型不到 2000,要是選擇小牌子的話, 4K 級別也不貴。所以如果是遊戲愛好者,利用藍戟 A750 無畏契約版搭配 2K@160Hz 顯示器,就能很好的兼顧畫質和流暢性了。

▼Time Spy Extreme 作為進階版,看重的是 4K 解像度下 DirectX 12 的遊戲性能測試。實測下來,藍戟 A750 無畏契約版的 得分為 6297 分,其中顯卡分數為 6068分,預估【荒野大鏢客2】在 1080解像度下可以跑到 135+FPS ,換成 1440解像度就只有 45+FPS了。從測試結果來看,藍戟 A750 無畏契約版的確屬於 2K 級別的甜品。

▼XeSS(Xe Super Sampling)是 Intel 用來對抗 Nvidia / AMD 的利器,它的工作原理很像英偉達的深度學習超級采樣 (DLSS),首先以較低的解像度(如1080p)進行渲染、前期處理,然後將其輸入到 XeSS 升級引擎,通過內置的 AI 模型來增強畫面,再推升解像度進行畫面輸出。需要說明的是,XeSS 是一種開源標準,也就是說其他顯卡也能使用這一技術,不過 Intel 顯卡包含 XMX 內核,可以理解為從硬件層面的支援,其輸出質量也是最好的。

▼3D Mark 也專門開發了針對該特性的 intel XeSS 功能測試,其原理是先用原生解像度、抗鋸齒方式進行一輪測試,再利用 XeSS 技術跑一次,得出兩項得分對比性能。測試內包含
超級質量、質量、平衡、性能四個檔位。畫質依次降低,幀率依次提高。

▼藍戟 A750 無畏契約版在 2K 解像度下進行了四個檔位的測試,關閉 XeSS 平均幀數約為 29FPS, 而在超級質量、質量、平衡、性能四個檔位下,平均幀數分別為 43.4FPS,52.9 FPS,60.74 FPS,70.66 FPS,性能模式下更是提高了 149.4%。從結果可以看到,不管是最高畫質還是最強性能,藍戟 A750 無畏契約版都能在 2K 解像度下提供流暢的遊戲體驗。

實機遊戲測試
【霍格沃茨之遺】
▼上半年發行的 3A 大作,玩法新穎,畫質出色,關鍵是可以完美支援 INTEL XeSS、AMD FSR 1.0/2.0 以及 NVIDIA DLSS。在設置這裏可以看到,啟用 XeSS 後實際是以 2560X1440 進行渲染,畫質方面使用預設高畫質。

▼不開光追,1080P 解像度下,遊戲平均幀率在 110FPS 左右,部分場景能幹到 120+FPS,
2K 解像度遊戲幀率可以達到89FPS左右,新版驅動對遊戲的提升比較明顯,記得這遊戲剛出來時我也做過測試,同樣的場景下,1080P 不會超過 100FPS。

▼開啟光追後,1080P 解像度遊戲幀率在 85~95 之間波動,2K 解像度在 60FPS 左右,幀率下降比較明顯,但流暢度還是不成問題。資源佔用方面,顯卡基本都是拉滿狀態,CPU 負荷在 1080P 解像度下佔用更高,也間接證明藍戟 A750 無畏契約版的確最適合的場景就是 1080。

【地平線5】
▼畫質預設為高,在 1440P 畫質下,利用內置 Benchmark 測得幀數有 101FPS。

▼1080P 解像度下遊戲幀數能跑到 117FPS

▼Benchmark 測試偏保守,實際採用 1440P 解像度,高畫質下,世界閑逛基本都在 120+ FPS,可以說很好的滿足了畫質和流暢的追求。

【刺客信條 奧德賽】
▼畫面質量很高,1440P 解像度,實測平均幀率 53FPS 左右,最高 142FPS、最低 20FPS

▼畫面質量很高,1080P 解像度,實測平均幀率 65FPS 左右,最高 119FPS、最低 12FPS,整體來說波動較大,正常遊戲是沒問題,

【博德之門3】
▼最近爆火的 DND 遊戲,也是我最愛的遊戲類型,記得當初我還專門寫過【博德之門】【異域鎮魂曲】的遊戲回顧。作為經典的延續,博德之門3 整體畫面完全是次時代遊戲級別,秉承了 DND 遊戲的高自由度,加上出色的劇情,將之稱為 2023 不可錯過的遊戲毫不為過。

▼在 1440 解像度,極高畫質下,初始飛艇內部可以保持全程 60FPS 的遊戲體驗,畢竟此類遊戲主打個細嚼慢嚥,慢慢的派兵佈局才是王道,就是使用 4K 解像度,35FPS 也能接受,總結就是遊玩此類遊戲完全不用擔心。

【戰神5】
▼戰神5 作為 PS5 移植的大作,雖然優化度不錯,但對於 Intel 的顯卡來說屬於完全無優化。在 1080P 解像度,預設畫質下能運行在 80FPS 左右。

▼畫質調整為高,平均幀率下降 10幀左右。當然了,遇到激烈場景幀率會進一步下滑,只能說能玩。畢竟價位在這了,而且顯卡對遊戲是真正的 0 優化,表現也在情理之中。

【英雄聯盟】
▼因為需要適配大多數玩家的硬件配置,多人競技類遊戲往往需求配置較低。藍戟 A750 無畏契約版在 4K 解像度、預設畫質下,平均幀率能達到頂格的 240 FPS。
就算遇到對戰場景,幀率也幾乎不會下滑

▼一局對戰下來,藍戟 A750 無畏契約版整體保證了 239FPS 的遊戲體驗。如果你特別鍾愛這款遊戲,那麼將顯卡預算放到顯示器上,搭配個 240Hz 高刷屏,無疑是把資金放到了刀刃上。

【原神】
▼3D 卡通風格的原神,由於遊戲限制 60 幀數上限,所以我是將其開到 4K 解像度,畫質最高,測試了城鎮、荒野多個地形,遊戲基本是頂著滿幀在跑,遊戲體驗堪稱完美。


生產力和娛樂表現
▼專注於遊戲的朋友可能不會相信,一直以來,顯卡出貨量最大的品牌就是 Intel,畢竟主機可以沒有顯卡,但絕對少不了處理器。此外,Intel 顯卡對視頻格式的兼容性上更是 BUG 般的存在,入門級別的顯卡比其他兩家萬元顯卡視頻格式支援還更多。不信?和 4090 對比下就知道了。

▼AV1 是最新視頻編解碼格式,擁有著體積小畫質高的特點,對於視頻網站來說體積小意味著對帶寬要求小,網站負荷也更低,當然最重要的是它完全免費、開源,所以普及的程度越來越快,像國內外知名視頻網站都已經開始支援這種編碼。這玩意有多火,連歐盟都開始對它進行反壟斷調查,足可見其影響力。

▼瀏覽器支援 AV1硬解後,在播放 AV1 編碼高清視頻時,會自動調用顯卡幫助解碼,比如下圖就能看到視頻播放時 GPU 佔用也是達到了 40%以上 。假如不支援硬解的話,播放此類高碼視頻時會明顯感受停頓。

▼同樣,在播放本地 AV1 編碼視頻也能正常調用。要不為什麼說 Intel 的顯卡強悍呢?入門級別的核顯都能支援到這個地步。

▼既然大部分網站都如此推崇 AV1 編碼,對於創作者來說,使用這個技術更是理所當然,目前主流的圖像視頻軟件比如Adobe Premiere Pro、萬興喵影、剪映都已經支援 AV1 編碼。需要注意的是,AV1 編碼是無授權費的視頻編碼,理論上屬於軟解。所以2019年 Intel 聯合Netflix開發了基於 CPU 的 AV1編碼解碼器,以充分利用多核多線程 CPU 的性能。簡單說,AV1(SVT)是基於硬件層面的編解碼器,所以性能會強悍的多。

▼而對於創作者來說,顯卡能參與到轉碼渲染這一步驟來,無疑會極大的加快創作進度,像很多朋友喜歡使用的剪映也開始支援 AV1 轉碼,下圖就是利用剪映輸出視頻,可以看到 GPU 是火力全開的狀態。

▼AV1 編碼無論是壓製速度還是體積都比其他編碼優勢更大,比如壓製一段小視頻,使用同樣的碼率,同樣的格式,同樣的幀率,分別壓製 H.264 和 AV1 編碼,兩者的時間差距已經很明顯。官方給出的參考是最快能做到 4.4 時間提升,對於視頻創作者來說,這種優勢充滿吸引力。

▼不僅是快,AV1 最大的優勢是同樣參數下,壓製出來的視頻體積會小很多。比如下圖,相同參數壓製不同格式,H.264 編碼 3.62G,採用 AV1 編碼只有 2.46G。這還是小體積文件的轉碼對比,換成幾十G 的文件那優勢就大了太多。

如何評價藍戟 Intel Arc A750 Photon 亞運聯名款
藍戟 A750 無畏契約版從參數來說,相比其他版本並沒有性能的提升,更多是聯名帶來的榮耀,側面反映了官方對此的認可。不過考慮到 1649 的定價,相對普通版來說屬於有點提質降價的節奏,無疑還是很有性價比的。
性能方面這塊卡上市已經有一段時間,相信大家都比較清楚它的性能,所以我重點談談它的定位方面。
之前我測評老黃的 4080 就說過,RTX40 系顯卡為什麼定價這麼高,就是因為它不僅僅是遊戲卡,內容創作者以及跑深度運算的用戶才是它的大客戶,蘇媽的 7000繫在這方面對老黃完全不構成威脅,這才是老黃敢隨便標價的底氣。而銳炫系列顯卡的出現打破了這種壟斷地位。最關鍵的是,銳炫最高端的 A770 也不到 3000,同樣有著不錯的生產力,支援硬件級 AV1 編解碼,在內容創作這方面有著巨大的優勢。
那麼,藍戟 Intel Arc A750 Photon 亞運聯名款適合哪些用戶呢?
先看天梯圖, A750 定位介於 3060 與 4060 之間,3060 預設全礦,4060 已經 2500 了,這麼一算是不是覺得 1649 的 A750 超值。

所以,藍戟 Intel Arc A750 Photon 亞運聯名款比較適合普通用戶,平時用電腦看看電影,瀏覽網站,沒事玩玩多人對戰遊戲,偶爾嚐試下 3A 大作,或者化身創作者搞搞視頻之類的,無需過多投入也能兼顧遊戲、生活、工作多方面。
還有一點,Intel 的戰未來可不是一句空話,基本上每次驅動更新都有一定的性能提升,從壞處想是 Intel 對顯卡性能挖掘不充分,從好處想這不是免費、持續提升性能麼?
以上,就是本次關於藍戟 Intel Arc A750 Photon 無畏契約定製版的全部內容,大家有什麼疑問可以在評論里諮詢,我會儘量回覆。最後,如果你覺得本文尚可,煩請點讚、收藏,打賞、轉發,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