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9就能入住的海景房,鑫穀無界1機箱
經常遇到親友問我,有什麼方法可以花錢不多讓電腦煥然一新的,特別是老爺機。其實老爺機我個人是傾向於盡快出手,以免性能遠遠落後於大部隊的時候無人問津。然而,不少朋友對於電腦性能要求不高的,甚至還堅守XP平台的。要煥然一新?好簡單,如果沒有固態硬盤的話就換一個,現在200多都可以拿下1TB左右了,從機械硬盤到固態硬盤速度還是提升不少的。如果對響應速度非常佛的話,換個機箱就好了,因為這是最直觀的感受。

對於五年以上的電腦主機來說,升級很多時候就意味著從主板、內存、CPU全面換,一折騰下來就是變成了買一套新機器,這並不符合初衷。而固態硬盤和機箱,基本上都可以在300以內實現質變,還是值得考慮的。
不要以為我給你推薦千元級別的超炫酷超科幻的機箱,千元機箱超出了不少人的預算,而300以內又炫酷又科技感滿滿的機箱又不是沒得選,比方說最近經常在裝機單見到的鑫穀無界1。

鑫穀無界1最獨特的地方就在於無A柱設計,就是側透玻璃和前面板玻璃之間並沒有支柱,讓整機看起來更加通透舒適,這就是無界的名字由來。


雖然說不少工作繁忙的朋友,尤其是以商務辦公為主、幾乎不玩遊戲的朋友來說,對性能比較佛,但對於顏值的要求還是不會放棄的。
雖然說無界的無A柱設計有點大膽,但鑫穀在五金件上面下了大心思,能承受19KG時產生的形變,在強度和可靠性還是讓人放心的。

鑫穀無界1是一款中塔機箱,能滿足主流的ATX主板安裝使用。而且,無界1還支援雙360水冷安裝,分別是頂部與主板側邊的位置。而且可以安裝9把ARGB風扇,讓炫酷燈效拉滿。
雖然預留了九個風扇位置,但是安裝空間還是非常充裕的,足夠415mm超長顯卡的安裝以及163mm高度側塔散熱器的使用。

從外部線條而言,鑫穀無界1走的是簡約緊湊的風格,更顯得簡潔耐看。而在內部細節上面,無界1就花了非常多的心思。
比方說,不少年輕朋友都喜歡ACG文化,喜歡把心愛的手辦放在主機裡面,而無界1特意預留了一個手辦皇帝位,既不影響散熱,又能讓手辦出盡風頭。

作為老DIY玩家,我個人一直反對在主板、電源上面購買三線品牌,因為這些都很容易影響到系統的穩定性,甚至是使用壽命。因此,鑫穀的機電產品已經多次購買。
其實不僅僅電源要看一線的,機箱同樣如此。以鑫穀無界1為例,大廠的設計讓內行人一看就能看出來設計師是會裝機,懂走線。無界1的電源倉不僅僅預留了大量散熱孔,還特供了三個非常大的走線孔。
要知道,以前我們的主板就是接主電源以及開機插針就夠了。現在不一樣了,CPU輔助供電、顯卡輔助供電、ARGB燈效、機箱風扇相關的線材都需要涉及到走線。亂糟糟的走線不僅僅影響心情,還會妨礙散熱。
這三走線孔的意義就在於給電源倉上面倆ARGB風扇走線以及讓插針、ARGB燈效線、風扇插針實現更短更高效的走線。

主板側面的走線孔屬於基本操作,如果連這個都沒有的機箱建議放棄好了。鑫穀無界1給24pin主電源、顯卡供電輔助線都預留了非常大的走線孔,足夠滿足8+8+6超大攻略顯卡的要求。
而個人覺得頂部的兩個走線孔才是行家所為,第一,現在不少中高端主板都有散熱鋁片在CPU供電上面,容易導致CPU輔助供電插線走線困難,尤其是對於非模組電源來說;以前用無燈的側塔散熱無所謂,就一個風扇插針,現在不少朋友都用上了ARGB燈效的360水冷,保底算,三個風扇六條線,水冷頭保底一個燈效一個風扇頭,甚至有自帶燈效控製器的供電線。
如果開孔太小就是容差極低,必須先走線才能安裝水冷排,這種虧我吃過不少了。但是無界1預留的走線孔大,就是裝完水冷排才走線都無所謂(裝反的就別鬧了,多找找自己的原因,好不好)。

無界1屬於下置電源機箱,有電源倉分隔,利於降低輻射。而7條PCI擴展槽和後置機箱風扇安裝預留,這些都是主流設計,在此不表。

上面板是多數人安裝水冷的選擇,無界1預留了寬鬆的360水冷安裝位置,而且頂部採用了磁吸式防塵網,有利於防塵、保護主機以及清潔。基本上把磁吸防塵網拆出來,用雞毛撢子(奇怪,我女兒咋跑到沒影了?)—敲敲就安靜。

前置端口安排在上面板,讓整機更顯得整潔,不過個人建議鑫穀把USB-C前置口加上就更加好了。
有意思的是機箱上面所有的衝孔都是六邊形,呈現蜂窩狀的,這樣的形狀能增加整體的強度,這也是一種仿生學。

背面板有些不一樣,同樣預留了散熱孔,其實這裏就是另外一個360水冷安裝位置。這對於玩水冷顯卡的朋友來說是一個好選擇。

市面上也有不少的機箱有雙360水冷的設計,但是無界1在側面的360水冷位置同樣採用了磁吸式防塵網,考慮更加周全。

影響整機穩定性的因素很多,散熱和灰塵是必不可少的。而灰塵的積聚必然會影響散熱,因此不少中高端的整機都是把防塵網安排的明明白白的,無界1在另外一個易於進入灰塵的地方-電源風扇下方也預留了可拆洗的防塵網,考慮得挺細密的。
而電源方面,可以支援230mm長度的電源,我們完全可以選購最新的ATX3.0電源進行安裝。

早期的機箱是不考慮走背線的,初期考慮走背線的機箱都是後面板鼓起一塊,非常不美觀。無界1不僅僅整體平順,並不會又“鼓包”的問題,但依然巧妙地為玩家準備了20mm的背線空間,大幅度拉低了走線的門檻,提高了裝機的樂趣。


硬盤倉提供了兩個,分別是位於主板背面的2.5寸和位於電源前面的3.5寸。

整體採用的材料非常厚實,而且機箱腳採用的是四平八穩的粗腳,更讓人安心。


實在話,那麼漂亮的海景房用來裝一套雙核的老爺機就真的大材小用。要讓無界1的顏值拉滿,配件方面還是講究的。
主板和顯卡儘量選擇白色PCB或者銀色散熱片的,內存的話銀色馬甲或者燈條都是合適的。



機箱風扇千萬不要買那種非標的假RGB風扇,那些僅僅是網咖場合用的走馬燈而已,不能控制也不能同步。建議一步到位選擇鑫穀的同型號風扇,這樣子在同步燈效和效果方便都更加有保障。


受限於條件,並沒有九把白色的ARGB風扇,因此顏值有點拉低了,只能拋磚引玉。

我特意找來了白色的360水冷和白色的電源線,海景房的效果更加好的說。

等我的能加入一張白色的顯卡,海景房就能完滿了。
鑫穀無界1和我之前用過的鑫穀機電相似,用料和細節上面都很足料,並沒有因為定位主流級而不重視。無界1最大的特別就在於無A柱設計,能夠讓喜歡玩炫酷萬ACG文化的朋友可以更進一步把自己喜歡的手辦和燈效放進入,而且雙360水冷還能滿足更大的散熱需求,20mm的走線空間也讓理線的門檻大幅度降低。
對於打算裝一套炫酷遊戲主機的朋友來說,鑫穀無界1值得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