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院士獻策蓉城,2023成都大數據產業生態服務大會舉行
封面新聞記者 易弋力
9月20日,由成都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中國計算機學會主辦的2023成都大數據產業生態服務大會在世紀城國際會議中心成功舉行,作為2023成都全球創新創業交易會的重要活動之一,大會邀請了專家學者、龍頭企業、高校院所及行業協會齊聚蓉城,共話產業發展趨勢、共謀產業發展未來。成都市政協黨組成員、副主席左正出席大會並致辭。
成都數字經濟全國第五 大數據產業持續發力
9月初發佈的《2023中國數字城市競爭力研究報告》顯示,成都綜合競爭力位居全國第五,數字經濟已從效能驅動階段提升至創新發展階段。
會上,據成都市政協黨組成員、副主席左正介紹,“2022年成都大數據產業規模達823億元,實現兩年翻一番,2023年上半年產業規模達573億元,同比增長32%,預計2023年可為成都再造一條千億產業;已培育上市公司36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34家,大數據產業鏈呈現出規模快速增長、活力不斷提升、結構持續優化的良好發展態勢。”
院士專家領銜
獻智成都產業發展
當前,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等新技術加速演變,“技術-產業”交互迭代效應持續增強,數字技術極大地改變全球要素資源配置方式、產業發展模式和人民生活方式。會上,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歐美同學會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徐洪才,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教授鄭緯民等重磅專家,從經濟發展和戰略佈局等角度為成都經濟高質量發展建言。

徐洪才
徐洪才分析認為“中國構建的國內國際雙循環,為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注入新的動力”。未來,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存在五大發展機遇,分別是:新型城鎮化還有後半場、數字經濟與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老齡化社會帶來銀髮經濟發展機遇、改革開放紅利進一步釋放、2.5億高素質人力資本紅利。
徐洪才建議,成都要搶抓經濟發展的新機遇,加強成渝雙城互動,形成核心競爭力;借助“一帶一路”特殊的區位優勢,擴大國際經濟合作;加強科技創新,發展數字經濟;同時,還應進一步發展健康養老產業、綠色低碳經濟,以及充分挖掘人力資本潛力,推動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鄭緯民
在基礎設施領域,鄭緯民帶來《應大力開展基於國產AI芯片的大模型基礎設施的研究》主旨分享。基於當前發展現狀,他建議要努力優化國產軟件生態,以國產算力支撐大模型訓練。“只要構建起良好的生態,國產AI芯片只要達到國外芯片60%的性能,用戶體驗度也會不錯。”
多個項目簽約
《成都市企業數字化轉型供給清單》發佈
作為創交會的重要板塊,本次大會促成了彭州市人民政府鄉村基(重慶)投資有限公司“鄉村基”全國智慧供應鏈總部項目、砼聯產業互聯網平台業務中台項目、“數治面面觀”數據合規合作項目等順利簽約等3個項目簽約,預計經濟效益超百億元。

簽約儀式
同時,首發《成都市大數據產業發展藍皮書(2023)》和《成都市企業數字化轉型供給清單》。成都市數字化轉型服務機構數量多、業務廣、產品全,湧現出一系列能夠高效匹配需求、提供輕量化應用、開展全流程服務的數字化轉型服務機構。本次發佈的《成都市企業數字化轉型供給清單》收錄了技術服務、運營服務、公共服務共3類共88個數字化轉型服務機構產品,為數字化轉型服務機構提供展示的平台。《成都市大數據產業發展藍皮書(2023)》詳細介紹了全國大數據產業發展情況及趨勢,分析了成都市大數據產業發展成效和路徑。
答好數字經濟時代“必答題”
專家帶來《數字化轉型成熟度模型》標準解讀
數字化轉型是數字經濟時代企業生存發展的必答題。數字化轉型成水平、質量如何?是否有參考標準?
會上,中關村信息技術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聯盟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中國電子信息行業聯合會首席數據官分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周劍對《數字化轉型成熟度模型》進行了深入解讀。

周劍
周劍介紹“數字化轉型成熟度模型是基於《產業數字化轉型評估框架》《兩化融合 數字化轉型 價值效益參考模型》等國家標準,遵循數字化轉型本質規律和系統性要求,構建了一套多維度度量評判、全方位引導提升企業數字化轉型成熟度等級和水平檔次的參考模型。在這個模型中,數字化轉型成熟度分為五個等級,即規範級、場景級、領域級、平台級、生態級。”通過《數字化轉型成熟度模型》可以為企業發展賦能,讓企業在數字經濟發展大潮中以數字化轉型降本增效。
鏈主鏈屬現身說法
分享企業數字化轉型經驗
數字化轉型,企業是“主角”。要構建起數字化轉型的良好生態,離不開企業的有效探索。為此,本次大會還邀請了成都超算中心、西部建設、科倫藥業等鏈主企業和數字化轉型服務機構,分享數字化轉型經驗、案例與產品。
“鏈主說”環節,成都超算中心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鄭亮分享了算力服務生態體系建設經驗。“軟件適配,是算力互聯繞不開的髒活累活。縱觀全球,主流解決方案是依託應用打造平台,目前國內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平台很多,卻缺乏內容。借鑒國內外做法,我們將應用需求與產業帶動相結合,加快構建算子庫到算法應用的全生命週期架構。”

鏈主企業分享數字化轉型經驗
中建西部建設企信部副總經理、砼聯物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鍾偉以切身實際分享了數字賦能砼貿易的經驗。據他介紹,預拌混凝土是現代建築的主要原材料之一,為建材行業中最大的細分領域。當前行業以及企業發展面臨著諸多痛點難點,比如行業過度離散、同質化嚴重、低價競爭等,行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鍾偉向大家分享道,建設砼產業互聯網,是中建西部建設數字化轉型給出的戰略。在這個戰略下,企業構建的砼產業互聯網場景擁有強大的服務能力。“建立起對數字化及數字化轉型的正確認知,以及符合數字化時代特點的新思維模式,是數字化轉型的先決條件。”
四川科倫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質量信息負責人郭璽頊分享了從傳統藥企數字化轉型路徑。在以《基於“五全”數字化質量管理體系創新與實踐》的主題分享中,郭璽頊表示,踐行“大質量觀”理念,科倫逐步形成系統化的全價值鏈、全要素、全渠道、全流程、全數據管理模式,引領行業發展。“藥品質量安全是一個多元素、多維度的系統工程,在這個永續循環的生態圈中,從藥品的研究開發、生產製造、物流轉運直至終端使用必須形成一個無斷裂、無障礙的閉合式責任體系。”
“應用論道”環節,成都虛穀偉業科技有限公司西南區解決方案總監馬攀、成都道客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全國交付中心總經理鄭鬆、穀鬥科技(成都)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徐華林、成都竹雲數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向韜分別以分佈式數據庫賦能數字化轉型、雲原生算力解決方案、打造製造業柔性供應鏈之路、數據要素時代如何推動數據合規流通為主題進行分享。
大會專門設置製造業數字化轉型閉門會,邀請了50餘位區(市)縣行業主管部門、傳統企業、數字化轉型服務機構代表參會,搭建數字化轉型貫標需求交流平台,數十家企業已產生數字化轉型合作初步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