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端影音展觀展記,Sony全鏈路音樂體驗

 

不得不說,最近的音頻展會真的很多。

上海高端影音展觀展記,Sony全鏈路音樂體驗_新浪眾測

 

就是上週,武漢國際耳機展以及上海的 TAS 高端國際影音展就在同一時間舉行了。剛好那周我還有點事去了上海,然後也正好看到Sony音頻會在那邊做展出,那就去看看吧。

在此之外,我對於大型音頻展會的理解還停留在 HK AVShow 2018。

從下圖可以看到那時候Sony的Slogan還是For and by Music Lovers,如今已經更新為For The Music了,結合產品可以看出Sony從創作到傳播再到聆聽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且龐大的音樂生態產業鏈。

上海高端影音展觀展記,Sony全鏈路音樂體驗_新浪眾測

 

還記得當年,Sony在展會之前就專門舉行了旗艦產品的發佈會,推出旗艦級播放器 DMP-Z1 和旗艦級入耳式耳機 IER-Z1R 這兩醇音系列的新品,更新了頭戴式耳機 MDR-Z7M2,還破格推出了面向舞台表演的監聽系列 IER-M7 和 IER-M9。

上海高端影音展觀展記,Sony全鏈路音樂體驗_新浪眾測

 

展會在上海東方濱江大酒店內舉行,展台就變成了一個個用酒店會議室搭建成的展廳,整體環境比注重展示的音響展要安靜很多,可以更加專注在試聽上。

在產品的展出陣容上,基本上你想到的旗艦產品都有了,特別是高端旗艦定位的醇音系列也幾乎全員在列。另外,主打無線降噪的 1000X 系列和最新的 WALKMAN 播放器 NW-ZX700 和 NW-A300 也在裡面,想要入手的用戶的確能夠好好體驗一番。

另外,像錄音筆 PCM-D10、麥克風 C-80 和麵向 360RA 音頻製作的新款監聽耳機 MDR-MV1 這些面向音頻製作流程的產品也會展出。

我的話,就挑了這幾個來試試:

上海高端影音展觀展記,Sony全鏈路音樂體驗_新浪眾測

 

要說最想試的話,當然是更新後的 NW-WM1ZM2 和 NW-WM1AM2。

新黑磚 NW-WM1AM2 之前也接觸過,本次兩磚升級的重點主要在於 Android 系統的加入,以及Sony在聲音鍛造和完成度提升上做了一些比較實際的升級。

加入 Android 系統最大的作用就是讓用戶直接擁抱流媒體,現在只要裝了應用,就可以透過自己的雲端儲存直接獲取音樂,又或者直接聽各大音樂服務的流媒體。以前還需要坐在電腦前透過 Music Center 軟件折騰本地音樂,現在不管是從Sony精選那買到的、在 Roon 上管理的還是 QQ 音樂、Apple Music 上聽無損,都要方便得多。

加入 Android 的同時,新兩磚也加入了 Hi-Res Streaming 功能。在使用非 WALKMAN 官方 app 聽歌的時候,Hi-Res Streaming 可以在 LDAC 連接藍牙設備時可以將采樣率固定到 88.2kHz 來進行編解碼,在聽高解析無損的時候會更有效。

上海高端影音展觀展記,Sony全鏈路音樂體驗_新浪眾測

 

試聽的部分,剛剛也說了Sony在針對播放器聲音完成度上做了一些實際有用的升級,整體聽起來除了飽含 S-Master HX 芯片體系設備要有的那份經典的「Sony味」之外,配合 IER-Z1R 時會有更高的控制力,聲音表達變得更細膩。

輸出上,Sony這個旗艦組合不是要做那種「拳拳到肉」的能量感,反而是讓細節變得更細緻,顆粒分明到順滑入口一的效果會更能體驗Sony對整體音樂感的追求。但這並不代表 NW-WM1ZM2 + IER-Z1R 沒有爆發力,聽澤野弘之那四張獨角獸專輯依舊有那種細節爆發的爽感,這種感動Sony從來都不會缺席,而且現在透過新旗艦,似乎做得更好。

做得更出色的當然不只有旗艦,今年表現最突出的黑馬還有 NW-ZX700 系列。

NW-ZX500 系列推出的時候是給了Sony中端播放器一個變成新一代 Android 播放器的方向,聲音有了現在那種味道的傾向,但體驗上還是會有不少進步空間。

直到 NW-ZX700 系列,整個系統的完成度就上來了。機身有了足夠的流暢性,續航也提到了能夠滿足通勤的需求,聲音在兩磚更新的技術下放之後也獲得全面提升。加上更有旗艦格調、更貼近兩磚的設計和更親民的定位售價,我認為這是我今年最期待的 WALKMAN 播放器,也不為過。

上海高端影音展觀展記,Sony全鏈路音樂體驗_新浪眾測

 

聲音的話,我和之前一樣選擇了 IER-M9 來做試聽,整個組合展示的人聲都異常地清晰,歌手換氣、吐息的細節表達出來毫不含糊,熱愛聽歌手「口水聲」的用戶聽到 NW-ZX700 系列的表現應該會頗驚喜的。

樂器的尾聲也得以保留,整體的延展感比起同耳機組合的 NW-ZX500 系列要明顯不少。順滑的延展配合紮實的結像,這種細節提升了 NW-ZX700 系列的聲音質感,同時讓聲音入口變得更舒服,整體聽下來是走到了正確的道路上,並且走得更遠的感覺。

上海高端影音展觀展記,Sony全鏈路音樂體驗_新浪眾測

 

除了面向消費領域的音頻產品,Sony在 TAS 上也展出了跟音頻相關的生產力工具。

像是面向 360RA 音頻製作的新款監聽耳機 MDR-MV1,面向個人內容創作群體、小型個人播客主的麥克 C-80 都有在現場展示。

C-80 我個人是頗感興趣的,體積和接入方式都方便了很多,像我這種原本就是 PCM-D10 的用戶,只要配兩隻 C-80 接到卡農口上就能夠開始雙人播客錄製。Sony在錄製 16bit 44.1kHz 規格的音頻時也沒有錄製時長限制,配合 USB-C 接口供電就能夠長時間錄音,個人用起來還是很方便的。

上海高端影音展觀展記,Sony全鏈路音樂體驗_新浪眾測

 

不過讓我更好奇的是 PCM-D10 和 MDR-MV1 這個搭配。

眾所周知,Sony的錄音筆是可以用來聽歌的,現場用這個組合聽歌也是一個很特別的選擇。但在聽歌的層面上,我個人會更偏好用 PCM-D100 或 WALKMAN 來搭配它,但如果只是用於監聽的話,MDR-MV1的佩戴舒適度加上 PCM-D10 和 C-80 組合,錄製播客就更好了。

考慮到 TAS 是高端國際影音展,展出個人音頻產品的同時也會展出家用影音的部分。

對此,Sony在 TAS 展會上做了專門的家用影音產品的展示空間,展出 4K激光家庭影院投影機 VPL-XW7000 搭配 150 寸幕布和回音壁HT-A9

VPL-XW7000 組成的影音室系統,還有專門針對旗艦級 Soundbar HT-AT9 做了 360 空間聲場映射技術展示。關注家用影音的用戶也可以過去關注一下,不過我主要用的都是隔音音頻和 Head-Fi,那觀展的時候就留在原有區域多一些。

主辦方在音樂可閱讀講座裡面使用的屏幕,也是Sony的 98 英吋BRAVIA商用顯示器FW-98BZ50L。

上海高端影音展觀展記,Sony全鏈路音樂體驗_新浪眾測

 

總的來說,這次的 TAS 高端國際影音展對於我這個初階索粉來說也是個大滿足。 能夠在 Sony Expro 之後可以近距離並且在相對安靜的環境下體驗這些重磅級產品,還是很難得的。

從展會的現場配置也能夠發現Sony本年在創作工具和內容消費工具上的努力和升級,創作者可以通過這些高質簡易的工具製作內容,內容消費者則可以通過升級後的播放設備和耳機獲得更高質影像音頻體驗。加上Sony在Sony精選上的內容不斷豐富,Sony音樂也簽入像胡鴻鈞 Hubert 等具備實力的歌手,從內容生產到消費的過程實現閉環,不管是消費和創作都可以獲得完整的體驗。

上海高端影音展觀展記,Sony全鏈路音樂體驗_新浪眾測

 

整體的體驗說完了,最後我來說說我的期待。

站在內容消費者的角度,我可能會在期待Sony下一個播放器世代的進化。

現在被定義為入門旗艦的 NW-ZX700 系列,經過Sony升級變成 NW-ZX900 之後,命名上已經具備了Sony旗艦的屬性。那在性能和體驗上都有提升的情況下,會不會有躋身醇音系列的可能?

上海高端影音展觀展記,Sony全鏈路音樂體驗_新浪眾測

 

另外,Sony圈鐵耳機在 4000-9000 這個空間已經懸空多年。雖然經典 XBA-Z5 還在售,IER-M 系列也能填補這部分的價格空缺,但作為一個從 XBA-A1、A3 到 XBA-N3 再到 XBA-Z5 的用戶,我真的很期待新一代同定位的圈鐵作品出現。

「叫 IER-Z5 還是 XBA-Z5M2 其實都不重要,有就可以了。」

還有就是Sony的旗艦級錄音筆 PCM-D100 已經服役多時了,現在趁著個人音頻創作者陣勢開始冒起的狀態,有沒有可能在 PCM-D10 這個附帶卡農口設計的基礎上,出一款緊湊一點、接口齊備一點的旗艦級錄音筆呢?

對於我這個 PCM-D100 已經有過百錄音時長的用戶來說,同樣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