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床墊選購指南,選床墊跟身材也有關係?

 

 

丸子碎碎念

剛完成一場裝修渡劫的人,關於家裝怎麼選,經驗值又蹭蹭漲了不少,今天我想再說一說床墊的選擇。

這個話題雖然都快被嚼爛了,但大部分博主都是告訴你這個床墊怎麼怎麼好,參數怎麼樣,咂來咂去沒什麼新鮮感。很少有人教你考慮從適配自身的角度去選床墊,而這一篇是我在做選購功課、日常體驗過程中的一些與眾不同的心得,希望對大家的選購有所啟發。

同時為了方便大家抄作業,不同價位也確實給出了幾款自身優秀,可列入參考範圍的產品,大家自取。

一、不同身材對床墊的需求其實是不同的

開篇我就說過,大部分床墊選購科普文通常都會從床墊出發,講面料、講結構、講支撐等等,很少有從人的角度,尤其是從不同身體情況的人群出發,去講解如何選擇合適的床墊。試想一下,一個體重100斤,體態勻稱的人,和一個體重200斤且下半身更肥胖的人,他們躺在同一張床墊上的感覺,會一樣嗎?他們對床墊支撐力的需求會一樣嗎?

所以我個人的觀點,就是選床墊不單單要看床墊自身的面料、材質、結構、支撐這些,還要考慮適不適合自己。接下來我以梨型身材為例,講講如何適配自身選床墊。

 

2023年床墊選購指南,選床墊跟身材也有關係?_新浪眾測

先說說梨形身材在睡床墊時容易出現的困擾。梨形身材的特點,腰細屁股大,這就導致人躺下的時候有臀部墊著,腰部懸空較大,如果床墊貼合度不夠,沒辦法給腰部提供支撐,腰部是沒辦法著床放鬆下來的,只會越睡越累。

2023年床墊選購指南,選床墊跟身材也有關係?_新浪眾測

尤其梨形身材久坐比正常身材更容易累到腰,睡眠時再得不到放鬆,那真是雪上加霜,長時間下來腰肌勞損不遠了。並且中間部分重量更大,這也是大多數人的身材,所以中間部分在睡覺時其實也需要更強的承托力,所以無論國內的風氣還是床墊主流都以硬床為主,梨形身材都是不適合睡硬床的。

2023年床墊選購指南,選床墊跟身材也有關係?_新浪眾測

說真的,以前不懂的時候,也被“硬床對腰好”這種說法裹挾,睡了幾十年硬床墊,常常覺得越睡越累,那種怎麼調整睡姿都不對,沒辦法全身放鬆的感覺,讓睡覺變成了折磨一樣。我是怎麼開竅的呢?

2023年床墊選購指南,選床墊跟身材也有關係?_新浪眾測

工作性質出差多,以往住小酒店的時候並沒有發現什麼不同,但是住過幾次洲際五星酒店之後,回過味來了,躺在床上哪哪都舒服,怎麼翻身怎麼熨帖,差別實在太明顯了!最大的差別就在於,洲際的床是軟床,我這才發現軟床好還是硬床好不能一概而論。

二.不同身材選床墊要注意什麼?

所以考慮身材怎麼選床墊?我總結出來三點:

1.床墊軟硬不能一概而論,要具體分析

我從小的時候就一直睡硬床,當時大人的說法是軟床對小孩子腰不好,其實這種說法有偏頗。

人的脊椎生理結構側面看是一個S形彎曲,睡太硬的床只靠頭、背、臀、腳跟幾個點來承壓力,不能貼合人體脊椎正常曲線,腰部得不到有效支撐,會處於僵挺狀態,時間長了腰酸背痛、腰肌勞損都有可能。

對於梨形身材的人,硬床墊這些劣勢,更加突出;而軟床墊能夠適應人體曲線,能幫助梨型身材更好地分散壓力,給腰部提供承托、支撐,舒適度高,還保護脊椎。

而香蕉型身材的人,由於整體骨肉勻稱,壓力分散也較為均勻,平躺的時候床墊承受的壓力通常不會差異懸殊,所以床墊一般軟硬適中就合適,進一步考慮下自己的體重,偏重的可以多關注支撐力一些,體重偏輕的可以多關注包裹感、面料親膚這些。

2023年床墊選購指南,選床墊跟身材也有關係?_新浪眾測

以上,就是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的意思,大家估摸一下自己的情況。當然這裏的軟床墊指的是相對硬床墊的軟,要合適的軟,也不能過軟,否則身體陷得太深,也得不到放鬆。那怎麼判斷軟度是否合適,可以做貼合度測試:

平躺在床墊上,另一人在頸部、腰部、臀下至大腿這三個部位伸手,感受一下有沒有空隙翻個身再測試一遍

如果都沒有空隙,說明這個床墊貼合度剛好合適;如果有空隙那說明貼合度不足,支撐不到位;如果床墊深度下限,那也說明過軟了,支撐力不夠,還得再調整,這就得考察床墊的性能了。

2.床墊分區對人體適配度更高

分區屬於床墊的技術細節,但與“舒適”“合適”息息相關。因為人體體重不是均勻分佈的,軀幹部分如背、腰、臀的重量能占到人體總體重的60%~70%,香蕉型和Apple型身材還能好一些,梨形身材可能更高。

所以科學設計的床墊應該是承托軀幹的中段提供更強的承托和支撐力;頭部段和腳部段重量輕,對承托和支撐的要求低。

2023年床墊選購指南,選床墊跟身材也有關係?_新浪眾測

分區就是在這基礎上調整床墊的力學設計,讓床墊在壓力大時提供更強的承托力,不至於讓人體下陷;在壓力較小時提供較弱但適當的承托力,不至於懸空,針對人體不同部位的不同需求,提供到位的支撐力(硬度)。

分區這一點對所有身材、體型的人群都會提供更高的適配度,對特定人群,尤其是對承托、支撐的要求更高的,那更是必須要有的,當然,三分區是最能夠滿足大多數人的身材和睡眠需求。

3.床墊舒適層追求包裹感要適中

應該沒有人不喜歡埋在被子堆裡的包裹感吧?床墊也是一樣,從四面八方陷進去、圍過來的包裹感,是舒適也是安全感,一定程度上還能輔助填補身體與床墊間的空隙。

2023年床墊選購指南,選床墊跟身材也有關係?_新浪眾測

包裹感這一點主要看床墊舒適層。

2023年床墊選購指南,選床墊跟身材也有關係?_新浪眾測

舒適層一般是乳膠、海綿、記憶棉等不同材質組合而成,不同組合能提供不同的睡感和功效:

乳膠:高彈柔軟,回彈性絕佳,人體不同部位精準承托,有氣孔結構,很透氣,但是容易粉化和過敏;高彈海綿:作為多孔材料,也有很好的回彈性和支撐力,睡感柔軟,承托力也很不錯;記憶棉:有記憶塑形的特點,以舒服為首要優勢,能根據身型和壓力點自動調整人體部位與床墊的貼合度,包裹感很強。環保椰棕:椰棕睡感較硬,透氣吸濕

這一點我強烈建議大家好好體驗一下,親身感受才能體會出來包裹感和舒適度,最好是拿出至少半個月的時間,每天試睡1~2小時,即刻試睡個十幾分鐘可能會被短時間的體感所欺騙,買回家長時間睡就不是那麼回事了。

那麼接下來是抄作業時間,我整理了2~9K價位,品質不錯、口碑也不錯的一些產品,供大家參考。

三.兼顧品質與口碑的好床墊推薦

1.2~4K價位

這個價位區間屬於入門產品,捎帶一點點升級吧,在滿足基本支撐性的基礎上,能提供不錯的舒適感,讓人安心的售後等都算是加分項,再兼顧性價比那就更好了。

藍盒子Z1

作為一款銷量直達30W+的先鋒產品,藍盒子Z1幾乎是達到了無人不曉的程度,即便沒有買過的,基本也不會說沒有聽過,實在是它的優勢太突出了,優點太多了,剛上市那會幾乎是現象級爆款。

2023年床墊選購指南,選床墊跟身材也有關係?_新浪眾測

藍盒子的床墊,整體是拉鏈設計,打開就能看到床墊的內部結構,外部面層還可以拆洗,在細節設計上很貼心。

2023年床墊選購指南,選床墊跟身材也有關係?_新浪眾測

 

再者藍盒子Z1用的FlexzFoam記記憶海綿,慢回彈的特性可以充分泄壓,提供超棒的身體包裹感,同時,還能讓全⾝肌⾁得到很好的放鬆;

2023年床墊選購指南,選床墊跟身材也有關係?_新浪眾測

支撐力方面,獨立袋裝彈簧+聚點支撐系統,彈簧是採用兩頭軟中間硬的三段式設計,對人體支撐的分區設計的比較科學,睡著也更舒服。

2023年床墊選購指南,選床墊跟身材也有關係?_新浪眾測

關於我前面說的要長時間試睡,才能試出真感覺,藍盒子提供的100天試睡也正中紅心,試睡時間足夠長,不舒服直接退,能打消不少顧慮。

所以我覺得藍盒子Z1在2~3K的價位區間,屬於不得不試的爆款,屬實是實力搶鏡。

藍盒子Z1-V

如果說藍盒子Z1是入門款,適合大部分人選,一般不會出錯,那Z1-V的定位和功能性就更細分了。老人、孕婦這一類對腰部支撐需求更高的人群、大體重和喜歡硬睡感人群,都可以看看Z1-V。

2023年床墊選購指南,選床墊跟身材也有關係?_新浪眾測

升級為全區聚點支撐系統,3cm高密度、高回彈的動感海綿配合頂層2cm的記憶海綿,提供的是全身一體化的整體支撐力,是一種先放鬆,在托起的感覺,並且無論是起身、翻身,支撐力反饋都把握的恰到好處。尤其是孕婦或大體重人群,本身翻身就困難,對他們來講是剛需。

2023年床墊選購指南,選床墊跟身材也有關係?_新浪眾測

Z1-V的睡感叫做偏硬睡感,由於全區支撐彈簧都加粗了線徑,整體稍微偏硬一些,全身承托感反饋很清晰,對大體重人群極為友好。

2023年床墊選購指南,選床墊跟身材也有關係?_新浪眾測

不過也別擔心舒適感、包裹感這些,頂層2cm的記憶棉能很好的輔助釋放身體壓力,平衡偏硬支撐系統和壓力釋放的度。

同時,圍邊部分也做了加強。四周是加寬加硬的10cm⽀撐海綿圍邊,相比普通和彈簧圍邊,舒適的同時,支撐強度大、還耐用。

2023年床墊選購指南,選床墊跟身材也有關係?_新浪眾測

同樣支援100天試睡,到底好不好,建議大家試睡體驗來說話。

2.4~5K價位

這個價位介於入門和進階之間,其實不太好選,一不小心就會落到性價比沒有,性能升級更沒有,這樣不尷不尬的境地裡,知名大牌這個區間的熱門款也有不少人推薦,我個人都不怎麼感冒,推薦一個小眾的款吧。

第十一隻羊17號

也算是口碑比較不錯的手工床墊,刷到安利的多了,就去瞭解了一下。它家產品種類不少,四五千價位推薦17號床墊。

2023年床墊選購指南,選床墊跟身材也有關係?_新浪眾測

它的特色是分體式的設計,一個厚墊子作為基層提供支撐力,一個薄墊子作為舒適層強化舒適感,這種設計的好處在於蝴蝶結固定,以後床墊子髒了、舊了、睡感不滿意了,都可以單獨調整舒適層,換或洗都方便。

2023年床墊選購指南,選床墊跟身材也有關係?_新浪眾測

性能方面,用的是獨立袋裝彈簧、雙層彈簧,靜音抗干擾、支撐力這些都很不錯,舒適層睡感Q彈貼身,總體來說也是一款不錯的床墊。

2023年床墊選購指南,選床墊跟身材也有關係?_新浪眾測

它家提供60天的免費試睡,對於剛剛有些口碑的小眾品牌,這點還是蠻實在的,能打消不少顧客對小品牌的疑慮,可以試一試。

3.5~7K價位

5~7K的床墊已經屬於進階款了,除了滿足基本的支撐、舒適這些要素,在環保、用料、厚度等方面都應該有一些飛躍。

比如環保方面,最好有A類面料SGS證書,環保性天花板了;厚度要在25cm以上,舒適感更強;填充層關鍵材料如記憶棉至少要在2cm以上,諸如此類一些工藝、材料、細節上,都可以細細地考察一番了。

這個區間推薦金可兒繁星B款。

金可兒繁星B

這款是很多酒店常用的墊子,正常價格在6K多能拿到,據說是天夢的升級款。

2023年床墊選購指南,選床墊跟身材也有關係?_新浪眾測

厚度達到了32cm,獨立袋感應彈簧,支撐、抗干擾都沒毛病。

2023年床墊選購指南,選床墊跟身材也有關係?_新浪眾測

我個人最喜歡的是它用了430g高克重耐磨的面料,那個膚感說不出來的舒服,包裹感非常強烈!這點真的超級喜歡,對包裹感看重的可以考慮這款,如果喜歡繁星系列還要考慮下性價比,對包裹感也沒那麼依賴的話,繁星A也很不錯。

繁星A是三分區獨立袋彈簧,也是點對點支撐,31cm的厚度,性能也很出色,就看大家側重點在哪了。

4.7~9K價位

這個價位,已經算是中高端床墊了,大家都在拚材質、拚睡感,基本不會有太差的產品。

舒達妙享

這是款雙面睡感床墊,正面軟硬適中,反面偏硬,可以根據睡的人隨意調整。

2023年床墊選購指南,選床墊跟身材也有關係?_新浪眾測

它的亮點在於妙而扣整體彈簧,硬件基礎這是款雙面睡感床墊,正面軟硬適中,反面偏硬,可以根據睡的人隨意調整。

2023年床墊選購指南,選床墊跟身材也有關係?_新浪眾測

它的亮點在於妙而扣整體彈簧,硬件基礎很強;

2023年床墊選購指南,選床墊跟身材也有關係?_新浪眾測

Z字型立體承托,能很好地貼合人體曲度,總的來說舒柔絎縫層+乳膠+妙而扣彈簧的組合,確實很能打,但是要注意乳膠容易粉化和過敏。

丸子給結語

這篇推薦的產品並不多,但每個價格區間都是比較有代表性的款式,僅供大家參考。

這幾年各種小眾、年輕的原創床墊品牌出來跟老牌大牌打擂台,它們卷科技卷用料,咱們要優質要性價比和低試錯成本,其實作為消費者是受益的,那麼咱們也可以嚐試著放棄固化的思維,給年輕品牌們一個證明自己的機會,說不定也是後面的大牌預備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