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丨愛奇藝旗下VR公司停擺內幕:CEO“待機”,眾人求龔宇無果,新裁員啟動

文 丨 新浪科技 林堯

“PICO裁員了40%,人員‘腰斬’。而愛奇藝的奇遇VR,裁員了70%,直接‘砍到腳踝’了!而且還拿不到錢!”

繼今年8月,新浪科技報導愛奇藝旗下VR公司“夢想綻放”(下稱“奇遇VR”)業務陷入停滯,超百名員工被欠薪後。新浪科技再度獲悉,奇遇VR正在啟動新一輪裁員,此輪將導致公司人數縮減到40—50人。

知情人士透露,此前裁員的60餘人,尚未拿到欠薪補償與賠償金。“目前有至少50名員工向母公司愛奇藝CEO龔宇等領導發出‘求助信’,但沒收到回覆。”

此外,奇遇CEO熊文已徹底離職,暫代CEO白鵬扮演“救火隊長”的角色,但苦於“現金流焦灼”,只能觀望,隨時撤退。

截至發稿,愛奇藝方面未作出回應。

“至少50人求助龔宇,沒有回應”

今年8月,新浪科技曾報導過“愛奇藝VR公司被曝‘停擺’”一事。據此前報導,愛奇藝此次欠薪主要系公司今年一月份宣佈獲得的4億元C輪融資未完全到賬,從而導致資金鏈斷裂。

據上述知情人士對新浪科技透露,這次資金鏈斷裂的影響從3月份顯現,起初全員百餘人出現欠薪。至8月初公司現金流見底,公司緊急大批裁員,人員減員至60人左右,由於公司無力支付租金,辦公地也從望京搬回愛奇藝青春中心大樓。彼時,奇遇VR約定8月份裁員員工於8月31日前支付所有欠薪與賠償金。但至今,相關款項遲遲無法兌現。

另有知情人士透露稱,近期公司再次啟動裁員,員工數量減至50人左右,“此輪被裁員工號稱給予9/10/11月三個月工資,但之前被裁撤員工分文未補。”

連日來,很多員工已開始抱團勞動仲裁、起訴維權並向高層討要說法,有至少50名在職或離職員工,向龔宇發出求助信,但無回應。

救火隊長,也苦於無米下鍋

公司背靠愛奇藝,為何會突然“猝死”?

據前述知情者向新浪科技透露,奇遇VR原CEO熊文已經於3個月前離職,“7月左右白鵬進入公司時,熊文已基本處於不工作狀態,至今年10月份左右,熊文已正式離職走人。”目前“奇遇VR主要由白鵬暫代CEO扮演‘救火隊長’角色,不過對於白鵬代理CEO一事,公司並未發佈郵件,白鵬本人對此事也持觀望狀態,隨時可能走人。”

該人士指出,引進白鵬的目的在於“力挽狂瀾,扶大廈於將傾”。白鵬更大的能力在於B端銷售能力,未來奇遇VR的發展重心將從C端市場逐漸聚焦至B端。不過對於奇遇VR而言,這樣的轉型並不容易。畢竟,在VR頭顯等產品的B端市場,目前這一賽道上已經有大朋VR、HTC等進入更早的對手盤踞。

所以,引入他以後,並沒有達到效果。當今,擺在他面前最核心的問題還是“缺錢”。

一方面,由於2022年底引入的青島西海岸新區資方投資款尾款未兌現,以及母公司愛奇藝紓困行動遲緩,奇遇VR資金鏈明顯斷裂,全員欠薪與裁員補償金屢次違約;另一方面,由於公司裁員等現有問題無法解決,不斷出現的員工群體訴訟,投資人對於奇遇VR的信心大減,通過銷售產品或引入新資本“輸血”十分困難。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奇遇VR下一代全新混合現實MR旗艦新品研發已經全部完成,原定今年上半年發佈,但由於資金和裁員問題沒能妥善解決,該款新品至今沒能如期發佈。

國內頭部VR團隊,大多都散了

即將過去的2023年,註定將成為國內AR/VR/MR等“元宇宙”領域發展的嚴寒年份。因為在這一年,字節跳動PICO和奇遇VR這兩支國內最值得看好的VR團隊,均先後上演了裁員慘劇。

本月初,PICO CEO周宏偉在全體員工大會上正式宣佈調整PICO組織結構,裁員300餘名員工,涉及市場銷售服務、Studios、視頻、平台業務等團隊,裁員占比約為23%。同時,PICO的移動OS團隊將併入字節跳動產品研發與工程架構中台。

據此前公開資料顯示,PICO總人數在峰值時期超過2000人,但此前已經過20%—30%的裁員,數次大規模裁員後,目前公司員工數量已縮減至巔峰時期的一半。

而在今年8月,因股東尾款未至業務陷入停滯的奇遇VR,苦撐多月之後最終無奈裁員,超百名員工被欠薪,如今公司員工僅餘50人左右,並最終迎來公司員工的集體訴訟。

據IDC此前發佈全球AR/VR頭顯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1年全球AR/VR頭顯出貨量達到1123萬台,市場同比增長 92.1%,其中VR頭顯出貨量達1095萬台。國內方面,愛奇藝奇遇VR全年線上電商渠道出貨量占比達27.4%,位列行業第二,與行業魁首字節跳動旗下PICO合力瓜分了過半市場份額。然而如今,這兩家瓜分了國內一半以上市場份額的巨頭,均先後陷入了裁員窘境。

“從內部人士來看,確實之前外界對於這個行業過分樂觀預估了,事實表明現在確實應該先聚焦核心技術和產品,等到產品成熟再大規模推廣是更合適的。”有VR行業從業者對新浪科技表示。

在經曆了2021年Facebook更名META並All in元宇宙的短暫狂歡後,曾經備受矚目的AR/VR/MR企業們,再次陷入了新的寒冬。潮水退去後,當投資人們開始變得審慎,能否真正憑藉產品力獲得玩家買單,正成為AR/VR/MR企業們的新目標。

但在沒有資本加持下,想要實現目標,已變得越來越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