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市校雙向奔赴、助力企業C位出道……滬蓉文創產業跨越千里同頻共振
封面新聞記者 易弋力
12月1日,“成都市文創企業上市培育基地——走進上海交大文創學院上市梯度專題培育”在上海落下帷幕。本次活動由中共成都市委宣傳部、成都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指導,成都市文化產業發展促進中心主辦。為期5天的活動里,成都文創領軍企業和上市後備企業代表與上海交大的頂級學者一起洞悉行業最新動態,激發產業創新思維。
成都市委宣傳部、成都市文促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成都文創企業與上海交大的智慧碰撞,將進一步賦能成都文創產業建設,切實培育一批本地文創上市後備企業、龍頭鏈主企業、行業領軍企業,推動成都文創邁入更高台階。”
一直以來,成都致力於打造賦能文創產業發展的金融支撐,包括設立1億元市級文創企業債權融資風險補償金融資金池,組建中西部第1支文創基金,發起成立全國文化創意創投(成都)聯盟,創建“天府文創雲”服務平台,開發“文創通”貸款產品,累計支援文創企業超800家,金額超43億元。
推動市校“雙向奔赴”。作為一座最具創新活力的“新經濟之都”,成都始終放眼未來,持續“引智”,深化與頂尖高校的合作。成都與上海交大的合作由來已久,日益緊密。早在2020年,成都市就與上海交大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3年以來,雙方在創新平台建設、引育創新人才等方面進行了深入合作,承擔科研合作近150項,引育科技型企業50家,合作取得了良好成效。不久前的11月22日,成都市還與上海交通大學簽署了全面深化合作協議,共同推動市校合作邁上新台階。此次,成都市文創企業上市培育基地將走出成都的第一站放到上海交大文創學院,無疑進一步拓展了成都與上海交大的市校合作空間。
正如上海交大文創學院黨總支書記兼院長張偉民在開班儀式上所言,“我今天面對面地感受到了來自成都文創的蓬勃力量,相信未來上海交大和成都有更多機會攜手發展”。
助力企業“C位出道”。本次赴上海學習的成都文創企業無一不是各個細分賽道的領軍者。在產業發展的關鍵機遇期,這群核心決策者的能力及視野決定了企業的發展上限。如何賦能成都文創企業在強手如林的對決中“C位出道”,是此次活動的關鍵所在。
除了理論教學,企業代表們紛紛走出課堂,現場感受紫竹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上海證券交易所等科技金融領域的專業氛圍,深度參訪嗶哩嗶哩、複星旅文、風語築等上海領軍企業,進一步拓寬了這群成都文創領軍者的視野。
參訪紫竹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
以參訪全球第三大證券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為例,相關負責人在分享環節時談及文創企業前期上市難的困境,“主要是很多文化企業對資本市場不熟悉,缺乏內控機制,財務制度和會計制度不規範。與此同時,業務模式多為項目製,持續盈利能力存疑,部分公司通過綁定互聯網平台能夠實現較為穩定的現金流,但企業的資本市場價值很難體現。”
眾多參會企業表示,“此次上交所之行集中拓展了我們成都文創企業的視野,提升了資本運作意識及金融工具運用能力,有助於接下來我們利用金融市場做優做強,激發更多產業創新的火花。”
參訪上交所
以參訪A 股主板上市公司——風語築為例,風語築創意大樓集數字科技、創意設計、藝術娛樂等多位一體的娛樂性休閑創意設計工場,凸顯了其作為中國數字科技應用領域龍頭企業的風采,實地體驗和麵對面的交流給成都的文創企業家們帶來了更多的啟發和靈感,激發了企業家們對行業發展新生態的觀察與思考。
參訪風語築創意大樓
談及此次參訪的感受,一位代表表示:“這樣的實地參訪能夠讓我們近距離感觸到最近幾年政策支援、公眾文化意識提升等為文創企業所帶來了眾多機遇。對於很多文創企業來說當前是上市以及高速發展的窗口期,我們應積極抓住這個‘窗口’,抓住這些機遇衝一把。”
賦能雙城“深層互動”。近年來,借助成都澎湃的發展動能,成都在文創領域實現了一個個令人振奮的“突破”。今年1-9月,成都全市文創產業增加值1940.13億元,同比增長16.72%,占GDP的比重12.04%;全市共有境內外文創上市公司22家,位列中西部第一。上海作為中國文創的“塔尖城市”以及資本市場最為發達、蓬勃的城市,對成都文創產業的未來發展有著不可忽視的賦能作用。借由此次參訪之行,上海與成都完成了一場跨越千里的在文創產業及文創金融領域的“同頻共振”。
更加值得關注的是,以文創產業為切口,推動成都、上海兩座城市未來在文化、金融、經濟等領域更深層次的、全方位的交流合作,無疑是此次上海之行另一個“隱藏的要義”。
學員放聲“talk”
本次活動圓滿結束,大家都有哪些收穫?
全玩彙(成都)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王倩表示,“給創新又紮實幫助企業成長的成都市宣點讚,學習+認識了很多新朋友,也有很多共創新思路!”成都卓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陳峻峰表示:“本次上交所參訪學習,可以讓文創企業在進一步瞭解不斷變化的政策的同時,更加明晰企業定位是否符合國家扶持方向。通過對政策以及資本市場的深入瞭解,企業也能夠不斷調整發展規劃,走更適合自己也更符合市場要求的路。”樹莓科技(成都)集團公司董事長王凱表示,“雖然嗶哩嗶哩的商業模式無法完全複製,但是企業可以借鑒其用戶即創作者、創作者即優質產品產出者的思路,並將其靈活運用於自己所處的賽道中。”成都黑蟻文化創意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唐敏表示,“作為文化相關行業的工作者,我們常說向東是大海,向西是高地,但是城市的經濟、產業環境和資本環境的厚度常常有所不同。這次學習和參訪的機會,能夠讓我們與更多企業進行面對面交流,讓站在風口的我們更加瞭解這個行業,瞭解前沿的政策導向。”
還有企業代表表示,“我有兩大感受,一是以前做企業是知己,一直想知彼,這個培訓很好地解決了知彼的問題。二是拓展了思維,為企業下一步發展理清了思路。”
本次培育活動凝聚了成都文創民營企業的社會共識及粘性,達到文創企業“一業一示範,一域一標杆”的深度交流。
(主辦方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