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技術一體化賦能 抹平新能源企業基建與業務差

封面新聞記者 歐陽宏宇

自2020年我國首次提出“雙碳”目標以來,構建綠色低碳體系、實現能源安全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國內外關注的焦點。走過三年“碳”路,以數字技術賦能新能源產業注入“綠色能量”正成為趨勢。

12月6日,釘釘在杭州發佈新能源行業“3+3”新一代數字化解決方案。據釘釘總裁葉軍介紹,將從員工、管理、生產業務以及組織保障等多重視角出發,為這一行業圍繞全球安全提供數字化賦能。

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是綠色轉型,以技術實現新能源賽道企業高質量發展則是其中重要抓手。據瞭解,在“3+3”模式中,新能源企業可通過一體化的協同和業務平台,僅通過一個APP就能授權多個賬號,並將數據和流程集納於統一的門戶應用和功能。業內人士分析稱,基於此可提升新能源企業的全球協同能力、全域安全能力和業務智能化能力。

事實上,以“一張網”實現產業效率提升正是數字化賦能新能源賽道的共識。中國充電服務第一股能鏈智電已通過基礎設施與手機端結合實現了新能源的高效應用,目前已在智慧充電服務場景中落地。不久前,華為也與中國華能達成合作,將在新能源智慧運維領域從線下的場站高可靠網絡到線上的AI大模型、運維架構探索數字化解決路徑。此外,騰訊雲還在此前發佈了城市級綜合能源數字運營平台,用數字技術對更大規模的新能源運用體系賦能。

今年1至7月,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1.55萬億千瓦時。其中,風光發電量達到8569億千瓦時,占全社會用電量比重16.5%,超過同期全國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新能源行業正在加快數字化轉型,實施關鍵核心數字技術攻關。但快速增長的業務規模,讓組織往往難以兼顧數字化基礎建設和業務應用如何集成。

此前發佈的《新能源行業數字化白皮書》分析稱,可集成的PaaS底座能力,聯合開放的生態系統、AI能力的場景化應用以及安全防控能力,為相關企業提供了敏捷的、個性化、智能化的數字化新模式。

“中國新能源產業正面臨‘逆加拉帕戈斯’效應,需要通過產品高頻創新、生態加速演進和組織敏捷進化實現競爭力重構升級。”中國信息化百人會執委安筱鵬指出,通過建立數字化轉型組織、全員參與的創新機制和持續運營的機制,將保障新能源企業數字化升級從理念、頂層設計到落地執行一以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