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發展報告2023:廣深數字化水平居第一梯隊,數字技術重構大灣區產業生態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陳夢璿   廣州報導

數字經濟是驅動世界級灣區乃至全球創新發展的新引擎,隨著《“數字灣區”建設三年行動方案》印發,粵港澳大灣區打造成為全球數字化水平最高的灣區有了明晰路線。

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發展基礎如何?未來要在哪些領域重點突破?12月9日,第二屆數字政府建設峰會暨數字灣區發展論壇上,普華永道中國區域經濟及南部市場主管合夥人張立鈞發佈《數聚灣區 智彙未來——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發展報告2023》(簡稱“報告”)時稱,大灣區具備政策、科創、金融和完整的產業優勢,要充分利用好橫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和河套合作區作為建設數字灣區的切入點,先行先試探索數據要素軟聯通。

廣深數字化水平居大灣區第一梯隊

粵港澳大灣區已經成為中國數字經濟最活躍的城市群。2022年,廣東數字經濟增加值達到6.4萬億元,占全國數字經濟增加值比重達12.8%,總量連續6年居全國首位。廣東數字經濟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49.7%,成為助推廣東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動力。

張立鈞介紹,從數字產業規模、數字創新活躍度、數字設施基建、數字產業鏈四大維度,全面對比大灣區“9+2”城市數字經濟發展水平,可以劃分出四個城市梯隊。

其中,廣州、深圳發展成為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全國數字化程度水平最高的數字城市;東莞、佛山新晉成為灣區數字經濟次核心城市;珠海、惠州數字經濟綜合水平次之,處於灣區數字經濟建設二線城市;中山、江門、肇慶數字經濟綜合建設情況位於灣區城市三線水平。

此外,香港數字經濟規模超千億港元,彙集眾多一流高校及技術研究機構,並出台多項政策支援打造“數字灣區”。澳門數字經濟產業仍處於發展初期,產業規模尚小,基礎設施建設不足,創新能力待提升。

數字技術重構大灣區產業生態

報告指出,數字技術正重構大灣區的產業生態,產業賽道越來越細分,並且長期存在多元角色互動:即政府、鏈主企業、上下遊生態企業、產業載體、產業資本以及服務機構,已形成一個產業發展的全生態結構。

在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機器人、軟件與信息技術服務、智能網聯汽車等重點產業賽道上,大灣區九市發展水平不一。深圳在新一代電子信息領域領先優勢明顯,東莞在智能終端製造方面龍頭企業集聚。憑藉產業總產值和優質企業數量優勢,深圳獨占智能機器人產業第一梯隊,廣州、東莞、佛山次之。在軟件與信息技術服務領域,深圳、廣州兩個中國軟件名城擁有的優質企業數量遠超大灣區其他城市。廣州依託雄厚的汽車產業集群基礎搶抓先發機遇,領銜大灣區智能網聯汽車發展,優質企業數量占灣區比例達42.97%;深圳在智能網聯汽車零配件及自動駕駛技術領域表現優異,優質企業數量占大灣區比例達29%。

張立鈞表示,大灣區高成長性的科技企業大多是民營企業,如“專精特新”企業中,民營企業佔比超過95%。培育數字經濟與培育民營經濟契合。“民企對要素的需求與大型企業、國有企業差異明顯。它們在政府採購、市場準入等方面仍處於弱勢地位,也更加渴望政府在產業引導基金、應用場景和技術能力等方面給予更多支援。”

與此同時,數據、場景對數字經濟發展和企業成長的驅動作用愈發明顯,大量數字經濟企業乃至產業賽道都是圍繞大數據、應用場景成長起來。值得關注的是,數據要素已存在於企業的生產、分配、流通、管理等環節,併成為最迫切開發變現的“富礦”。

借力河套合作區探索數據跨境

報告還對比了粵港澳大灣區與全球三大國際性灣區的創新探索,指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數字經濟已經具備了集群式創新的核心要素和條件——既兼具舊金山的高校、人才、資金、科創平台等科創要素,也有紐約灣區的金融要素,還疊加了看齊東京灣區的珠三角先進製造集群。

粵港澳大灣區世界500強企業25家,數量已超過了紐約灣區和舊金山灣區,但企業利潤與其他灣區仍有差距,仍需進一步提升培育企業規模和產值。

“大灣區的短板也可能是未來的優勢。”張立鈞表示,大灣區已經有非常好的硬聯通基礎,當前數字灣區的障礙在於跨境數據要素流通,粵港兩地在數據資源的確權、交易、流動等方面機制和渠道不暢通,跨境數據資源交易規則不明朗。

數據暢通流動是數字灣區建設的基礎,需要圍繞機制規則的軟聯通求同存異,促進人才、資金、信息和技術等要素跨境流通,發揮大灣區各個地區的協同效應,充分釋放發展動力。

張立鈞建議,大灣區要借助河套合作區積極開發利用和管理數據資源,完善粵港澳三地數據跨境流動規則,尤其是借助河套合作區探索“數據特區”試點,實現深港跨境數據合法流通。

(作者:陳夢璿 編輯:張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