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空間Z423 旗艦版體驗:私有雲體驗天花板

手機本身的存儲空間不夠用,將照片視頻之類放在雲端,已經是很多用戶的習慣動作。對多數人來說,iCloud或百度盤之類的產品“雲存儲”的概念已經熟悉,但其實,它們都是公有雲,用戶頁只是租客;相對的,“私有雲”的則是近兩年發展起來的,為一個用戶單獨使用而構建,用戶個人使用,並且可以完全掌控。

在國內,私有雲的概念始於群暉,但將之發揚光大的,卻是一眾國內廠商。前者的過於技術流,甚至要求用戶有一定的編程基礎,因此越來越多的國內公司看到了這個機會,將本來小眾的產品,做成了一門大生意。

極空間就是我們熟悉的品牌,從無到有,憑藉多樣的產品和人性化的產品設計征服了很多用戶。今天我們看到的,是他們最新的旗艦產品——Z423。

1)外觀:旗艦的厚重感

這產品一看就是極空間做的,外形從之前產品演變而來的機身設計,雖然沒了那個Z字形的側面,但輪廓依舊和機身厚重感依舊,加上這次改為豎放,讓它顯得霸氣十足。

拿到手裡會感受到,這次的機身用料異常紮實,這種印象,也造就了它的品質感和第一印象。

我們手裡這台是極空間 Z423旗艦版,在機身背部,分佈著電源口,HDMI、eSATA,USB3.2登機口,以及兩個網口,一個10GbE RJ-45+1GbE RJ-45XX,前面還有個TypeC和USB-A接口,這是目前為止,我們見過的最豐富接口的NAS。

但這還沒完,這台機器還有個特殊的UPS口,可以匹配極空間自己的U2600T配件使用,安裝只要一按即可,沒任何技術門檻甚至都不用螺絲刀等工具。

裝好之後,彷彿機甲戰士掛上了新武器,用戶再也不用擔心電源不小心碰斷導致數據丟失等意外,讓人感覺非常踏實。

可以說,外部接口方面,極空間可以說是已經武裝到了牙齒,它的設計者幾乎想到了所有能想到的可能;並且不光接口類型多樣,更重要的是規格高。這也是Z423的優勢旨意:不僅要有,而且要豐富;不僅要豐富,還要規格高。甚至,連UPS等安全方向的設定都想到了。

2)硬件:配置捲起來

探究Z423的內部,同樣是頂配的規格。我們手中這台旗艦版的配置大致參數如下:

銳龍7 5825U是輕薄筆記本電腦的處理器,性能在U系列中屬於高端級別。甚至還保留了2個內存插槽留了擴展的餘地。 這點,甚至比很多電腦廠商做的都好。

7nm的製程,則保證了它的性能與發熱量的均衡。

這顆銳龍7 5825U的具體表現如何量化?  所謂“不服跑個分”,先通過CPU-Z看下。單線程得分560+,多線程3300+。

再用魯大師跑個分,綜合性能測試超過60萬,處理器得分也過了40萬。

但這不是最佳結果,因為系統限制,它的GPU性能並未開放,目前暫時無法看到整個系統的最佳得分。

在存儲拓展方面,四個抽屜樣式的SATA盤位並不意外,但特殊的是,擰開側板的螺絲,會發現這別有洞天,兩個內存槽可以隨意拓展,四個M2 SSD插槽放在這,玩家一看都會明白,這是又預留了四個SSD擴展接口。加上前面的四盤位,最多可以掛8塊硬盤。 

之前極空間的產品也有支援M2硬盤的設備,但僅作為加速設備使用,這次顯然更自由,甚至SATA和M2的硬盤,都支援外掛——這對臨時掛一塊硬盤交換數據極其方便,這些硬盤即便不可格式化也可以在極空間上外掛使用。

如果說接口方面Z423是武裝到了牙齒,那在配置方面,作為一台NAS,可以說它捲到了極致,不僅因為它的芯片和內存的搭配,更重要的是它留出了足夠的升級空間,給後期拓展留了很大餘地。

雖說,多數用戶買私有雲設備未必考慮這些,但這個配置,保證了極空間 Z423日常運行的流暢度,處理大量數據時候遊刃有餘,還做到“你可以不用,我不能沒有”地步。

對了,提到家用,這次Z423的散熱也做的非常給力,舊款Z系列旗艦放在家裡是可以聽到風扇聲音的,如果是小戶型,可能會影響休息,但這次的它安靜多了。

若這8個盤位還不能滿足需求,極空間App就提供了多個雲盤的接口。

跟阿里雲盤的合作尤其值得一說,雙向自動備份,簡單說就是自己的私有雲和阿里雲盤的打通了,互相備份,互相傳輸就這麼簡單。甚至支援自自動下載任務,也就是阿里雲盤相應的文件夾有內容增加(每小時檢測一次),就會自動下載到極空間。 這個功能,不僅是把私有雲跟公有雲打通了,對我來說,更重要的是多一份備份,多發一份安全。

軟件體驗:

硬件配置這個東西,或許別家也可以卷,但App部分,是極空間一直以來的亮點,並且就像我們所說的,極空間的軟件不止考慮到了工作,還照顧到了家用需求,而後者,其實需要花更多心思。

極空間的軟件覆蓋 Z423軟件的亮點在數據存儲(電腦備份,手機照片備份),影視服務(下載和家庭網絡觀看)等方向全面優於同類。

家庭用戶一個剛需就是娛樂,再準確點就是視頻。在這部分,極空間的產品做到了從下載,到管理,再到觀看的全程體驗優化。

極空間App內置有自研發“下載”和“迅雷”兩個下載工具任用戶選擇,當有片源的時候,用戶只需要在電腦或手機端的App中黏貼鏈接即可,這台機器會在家裡默默下載好一部影片並存在機身硬盤中。                      

回到家,打開電視,登陸電視版極空間,在“極影視”中,會看到白天下載的視頻,用戶要做的只是打開觀看即可。並且極影視還會幫助分類管理。

但下載只是第一步,“極影視”的自動分類是更有意思的功能,對我這樣的強迫症用戶來說,整理才是最要命的,而在極空間的App中,這步是自動的。用戶不需要手動輸入或去人為的管理分類,它會自動匹配並給出準確度非常高的匹配結果,然後自動分類,按國家,年代,影片類型等進行檢索;連電影海報都是自動匹配的。在影片詳情頁,還有進一步更全面的影片信息,如果點某個演員名字,在自己極空間中存有他/她參演的影片都會檢索出來,這些細節功能就非常用心了。

當視頻存儲到一定量之後,顯得非常整齊有序,這面“海報牆”也極富衝擊力,私有雲為用戶帶來了只屬於一個人的視頻站。

而這些視頻內容,點擊觀看時候會調用極空間自帶的播放器,它支援高碼率視頻和杜比視界等標準。如果覺得不錯,還可以將這些內容通過“閃電傳”功能傳輸給使用極空間產品的朋友。

跟“極影視”相似的功能還有極音樂,存在Z423中的音樂戶會自動分類,匹配封面等。 

音樂,視頻,加上極漫畫等,對很多人已經是娛樂生活的全部,但極空間 app的另一個優勢在於私有雲的隨身屬性。他們的App覆蓋Mac/Windows,Android或Apple都得到了覆蓋,甚至瀏覽器打開網頁就行,只要網速足夠,下載到手機上或者在線觀看都可以。體驗就跟手機本地存的內容沒有區別。

總結

毫無疑問,極空間這款Z423是目前配置最強,拓展性能最好的私有雲裝備,它是發燒級的產品,在這個價位段,基本上把硬件堆到了頭,而且給用戶流出了充分的餘地。

對用戶來說,其實更核心的,也是最佳體驗是硬件+軟件的配合。

足夠好的硬件是流暢度,存儲和讀取速度等參數的基礎保證,將這些變成更多用戶可以感知到的好體驗,雖然沒有明確的跑分,但跟其他同類對比就知道,極空間的功能設計更貼心,對一般用戶沒任何學習成本,對高階用戶則有足夠的可玩性,兼顧不同人群需求,這才是極空間產品的核心競爭力。也是他們能在私有雲這個小眾品類做出知名度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