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裝4090顯卡A4 ITX:AKLLA A4Max+七彩虹板卡

 

01/ 可裝入登機箱

這台機子算是完美展示ITX的意義,“性能鋼炮”同時便攜屬性也點滿,可以輕鬆裝入標準登機箱。

可裝4090顯卡A4 ITX:AKLLA A4Max+七彩虹板卡_新浪眾測

可裝4090顯卡A4 ITX:AKLLA A4Max+七彩虹板卡_新浪眾測

1.1機主需求

人在海外,想趁假期回國裝好後帶出國,所以整機最好能免託運裝入“登機箱”用途:辦公/生產力,建模/CAD等配置要求:15-18K預算,中高配,CPU鎖定i7 14700KF綜合了這些需求,所以給機主設定的箱體目標:體積≤20L,支援40系高端卡(3插槽厚度至少),支援AIO(最好280冷排)。經過一兩個月的篩選,最後選定了AKLLA的A4Max。

可裝4090顯卡A4 ITX:AKLLA A4Max+七彩虹板卡_新浪眾測

可裝4090顯卡A4 ITX:AKLLA A4Max+七彩虹板卡_新浪眾測

1.2 AKLLA A4Max

他們家的A4箱子其實放入我收藏夾許久,甚至他們都改了好幾個版本,從一開始增加的水冷帽設定、優化白色版處理工藝,到最新的“A4Max”,都有關注,這次總算打卡成功。AKLLA A4Max14L極致大小,支援“4090”級獨顯GPU/CPU空間可以靈活調整最高支援280冷排,最多可支援ATX電源6系鋁合金機身,CNC工藝加工如果你跟這台機主類似,鎖定中高配平台,幾個參數要求下來你 會發現A4Max幾乎是最能滿足的那台ITX箱體之一,我也是在機主回國前一週臨時改的方案。

可裝4090顯卡A4 ITX:AKLLA A4Max+七彩虹板卡_新浪眾測

可裝4090顯卡A4 ITX:AKLLA A4Max+七彩虹板卡_新浪眾測

1.3配置:性能鋼炮

目前ITX主機,顯卡高配好解決(只要注意尺寸能裝下),反倒是CPU要開始注意了。其實這類ITX,目前最理想化的搭配是i5K處理器,然後顯卡隨意,只不過這台機子機主想要一步到位,所以我也只能咬咬牙給他換了i7 14700KF,然後靠優化設置來儘量滿足。另外他們家還有A4Pro/A4Pro+,對比A4Max,前者可以理解為直吹風冷版,後者就是前者+水冷帽的設定,如果你偏好更小的尺寸或者CPU就到i5而已,也可以考慮前者,除了CPU散熱上限,GPU散熱效果並不會比後者差(甚至更好)。配置一:A4Pro/A4Pro+ +i5直吹風冷+中高端獨顯;建議8K左右或者以上配置考慮。配置二:“本文同款”,CPU可以酌情調整i5 14600KF/13600KF;建議10K左右或者以上配置考慮。

可裝4090顯卡A4 ITX:AKLLA A4Max+七彩虹板卡_新浪眾測

可裝4090顯卡A4 ITX:AKLLA A4Max+七彩虹板卡_新浪眾測

*配置價格僅供參考,可按需調整,豐儉由人

02/ 桌面搭配

14L的ITX小鋼炮搭配42寸OLED桌面大屏,這個組合效果挺不錯的吧~

可裝4090顯卡A4 ITX:AKLLA A4Max+七彩虹板卡_新浪眾測

2.1飛利浦 EVNIA 42 M2N8900

OLED與40+大屏的組合成為不少遊戲用戶最關注的產品。飛利浦 EVNIA 42M2N890042英吋桌面巨幕4K HDR 138Hz 0.1ms,有點大又剛剛好的大QD-OLED面板:無敵控光、對比度和色彩表現支援VRR自適應同步技術、HDMI2.1滿血接口、零感同步加速無感延遲原生10bit面板+廣色域+DeltaE<2三代Ambiglow環景光技術、支援一線連(90W Tyep-C口)

可裝4090顯卡A4 ITX:AKLLA A4Max+七彩虹板卡_新浪眾測

記得春節期間聽過一檔播客,當時也是飛記的開發人員(產品經理之類)在介紹這兩年的桌面顯示器趨勢,當時就有說過OLED面板會成為新助力,反饋也很快,今年他們除了帶來新的EVNIA品牌,也帶來了42英吋QD-OLED版的42M2N8900。只要之前折騰過小尺寸OLED電視上桌的朋友,就會知道這種42英吋OLED桌顯有多難得,除了尺寸更友好以外,也真正是針對PC等桌面設備,不用改使用設置什麼的。42M2N8900受益QD-OLED面板霸道的素質,畫面直觀感受自然只能用爽字形容,此外這款顯示器也專門針對遊戲用戶優化了傳輸信號延遲,在意的用戶也可以著重考慮。其他部分還在體驗,等後面在分享。

可裝4090顯卡A4 ITX:AKLLA A4Max+七彩虹板卡_新浪眾測

使用體驗畫面:首先42寸大小相比初代的48以上尺寸機型來說,確實好用很多,我桌子深度70cm,算剛好,估計後續42寸會成為這類產品的主流尺寸;QD-OLED面板提升主要就是控光(黑場畫面)、對比度的提升和色彩的表現,這些都是肉眼可感覺的提升。這台機子峰值亮度在450nits,支援HDR10,在目前屬於比較實用的參數表現。動態:138Hz+0.1ms延遲,防燒屏:這點我個人其實不擔心,因為新一代OLED機型其實壽命提升許多了,然後42M2N8900也配置了心的防燒屏技術(像素位移+降低亮度)。功能易用性:這點也是42M2N8900的亮點了,類似機型裡面配置滿血HDMI2.1跟Type-C一線連(90W PD)就可以篩選掉很多機型了,42M2N8900甚至還配置了獨家的三代Ambiglow環景光技術,對於遊戲桌面用戶來說吸引力非常大。

可裝4090顯卡A4 ITX:AKLLA A4Max+七彩虹板卡_新浪眾測

可裝4090顯卡A4 ITX:AKLLA A4Max+七彩虹板卡_新浪眾測

可裝4090顯卡A4 ITX:AKLLA A4Max+七彩虹板卡_新浪眾測

QD-OLED最強的就是明暗對比,也可以完全避免漏光問題

可裝4090顯卡A4 ITX:AKLLA A4Max+七彩虹板卡_新浪眾測

可裝4090顯卡A4 ITX:AKLLA A4Max+七彩虹板卡_新浪眾測

渲染畫圖和圖文編輯效果參考

可裝4090顯卡A4 ITX:AKLLA A4Max+七彩虹板卡_新浪眾測

可裝4090顯卡A4 ITX:AKLLA A4Max+七彩虹板卡_新浪眾測

2.2IQUNIX ZONEX75 Super

ZONEX75頂級工藝:全新的 180 目噴砂陽極氧化處理,新的霜月銀和緋帛紅配色,當然也有顏色更豐富的電泳工藝版本絕妙手感:採用GASKET結構,無預壓+消音處理,聲音乾淨手感順滑可玩度高:結構件和軸體均可自行搭配改裝,打造專屬手感可選“璞玉軸”:一款小石子音的軸體,軸體上下殼和軸心採用全 POK 材質,行業里的第一款,敲擊潤滑,穩定性高易用設定:緊湊75%配列、三模無線切換、熱拔插設定、有 Windows 軟件可以自己改鍵改燈光,玩法很多超低延遲:基本沒有斷聯 2.4G 跟藍牙連接模式,有專業博主測試延遲平均在2ms左右,打遊戲也沒什麼問題,辦公就更不用擔心了

可裝4090顯卡A4 ITX:AKLLA A4Max+七彩虹板卡_新浪眾測

我這把屬於“霜月銀”配色,比較適合淺色桌面,同時發佈的還有“緋帛紅”,顏值更高,更適合年底的喜慶氣氛。實物第一感覺,這鍵盤份量感也太夠了,金屬殼體表面處理也很細膩,跟Apple的筆記本電腦相當。

可裝4090顯卡A4 ITX:AKLLA A4Max+七彩虹板卡_新浪眾測

2.3真力G ONE桌面音箱

桌面使用的還是自己那套真力G One,當然如果你是白色控也可以考慮入手白色版。真力G One 主要因為這款箱體針對就是近場和桌面為主,雖然是3寸箱,聲音表現又有超出箱體大小的萌差感,所以也讓它收穫不少要求兼顧顏值/實力的擁躉。

可裝4090顯卡A4 ITX:AKLLA A4Max+七彩虹板卡_新浪眾測

真力G One 聲音部分解析,細節和聲音定位都不錯,聲音能量感已經非常強了。低頻部分表現根據個人偏好會有不同的反饋,不過這個也簡單,大不了再加上一枚F1可以輕鬆滿足需求

可裝4090顯卡A4 ITX:AKLLA A4Max+七彩虹板卡_新浪眾測

可裝4090顯卡A4 ITX:AKLLA A4Max+七彩虹板卡_新浪眾測

03/ 性能鋼炮14代i7+RTX4080

可裝4090顯卡A4 ITX:AKLLA A4Max+七彩虹板卡_新浪眾測

3.1七彩虹CVN B760I FROZEN WIFI D5 V20 DDR5

這台機子安裝時間跟上一篇內容差不多同時間,上一台機子是i5 14600KF搭配七彩虹這塊B760I,我當時著重測試的就是性能功耗上限、降壓降溫和D5內存超頻,我很意外七彩虹這一代B760I表現竟然都挺好,所以這台搭配i7的,主板乾脆也選了七彩虹B760I,剛好顏色也搭配。七彩虹CVN B760I FROZEN WIFI D5 V20 DDR5全白色PCB設定,適合純白主題主機,供電/M.2散熱裝機+輔助小風扇供電升級!7+1+1相供電 核心升級至 90A規格Dr.MosBIOS支援更改104微碼、可降壓,此外強化DDR5超頻內存超頻性能IO接口/配置完整,包含前置10G Tpye-C、Wi-Fi6無線網絡、M.2 SSD插槽*2、IO擋板清BIOS按鍵

可裝4090顯卡A4 ITX:AKLLA A4Max+七彩虹板卡_新浪眾測

相比上代(B660I),除了顏值設計跟IO接口/佈局合理設定的延續,比較有實際意義的提升,比如核心供電升級(跟對應的主動散熱),最近裝過14代(特別是K系列)的朋友,應該就能體會到功耗提升幅度不小,預設設置+解鎖功耗牆,動輒200-300W功耗,所以對於主板的CPU供電有更高的要求,而七彩虹B760I供電升級就剛好可以應付。

可裝4090顯卡A4 ITX:AKLLA A4Max+七彩虹板卡_新浪眾測

可裝4090顯卡A4 ITX:AKLLA A4Max+七彩虹板卡_新浪眾測

另外很重要的部分就是BIOS的優化支援,比如對於CPU設置的優化(降電壓支援)和DDR5內存超頻。比如目前剛需的改104微碼和CPU降壓,七彩虹B760I是已經支援,我這邊實際測試,CPU降低0.1V左右的電壓,CPU功耗可以降低30-50W左右功耗,對應的溫度降低十幾攝氏度,同時性能完全一樣,這對於ITX主機重要性是非常大的。如果你考慮到良好的優化支援,和DDR5內存支援,甚至外觀,目前七彩虹B760I在千元以內的定價是挺有優勢的,畢竟這類ITX主板可選並不多。

可裝4090顯卡A4 ITX:AKLLA A4Max+七彩虹板卡_新浪眾測

可裝4090顯卡A4 ITX:AKLLA A4Max+七彩虹板卡_新浪眾測

高頻DDR5支援情況七彩虹B760I也很輕鬆的直接上到了7200的頻率,甚至內存電壓也很低,願意折騰調教的話上7600甚至8000也是沒問題的。4800頻率跟7200的對比,帶寬跟延遲都有明顯差距。

可裝4090顯卡A4 ITX:AKLLA A4Max+七彩虹板卡_新浪眾測

i7 14700KF性能測試設置:優化功耗,改104微碼,CPU降電壓0.1V;系統Win11,內存頻率7200雙通道。基於CPU基準性能部分,我跟上代i7 13700K和i9 13900K,方便用於參照。14代酷睿裡面升級最大的就是i7 14700K/KF,與酷睿i7-13700K相比增加了4個E-Core,同時也增加了3MB L3緩存。基準性能:這邊對比上代i7跟i9,實際測試下來,這一代i7性能已經非常接近上一代i9,多線程性能對比上代提升很明顯(受益核心規格增加)。不過還是要注意功耗,i7 14700KF這邊優化電壓功耗後,依舊可以跑到250W,未優化+完全釋放的情況下是輕鬆300W的,對主板供電和CPU散熱都有更高的要求。

可裝4090顯卡A4 ITX:AKLLA A4Max+七彩虹板卡_新浪眾測

針對遊戲性能的測試結果類似,3DMARK裡面針對CPU/物理性能測試結果跟基準測試差不多,14代i7表現就是很接近13代i9的水平~

可裝4090顯卡A4 ITX:AKLLA A4Max+七彩虹板卡_新浪眾測

3.2七彩虹iGame RTX 4080 Ultra W OC 16GB

目前七彩虹旗下適合這機子的“白卡”或淺色系卡還挺多,包含走量的“Ultra W”系列、“Neptune OC”系列、“Advanced”系列,甚至今年新的“Vulcan W OC”白火神。顏值最高的肯定是“白火神”(預計這台機子也能裝下,就厚度高了0.4mm),性價比最高跟走量的就是“Ultra W”系列。“Ultra W”系列今年也升級了全新的設計語言,也就是主打的“波普”,相比上代或者其它同類產品,會更活潑的感覺。之前裝的TK1也搭配了4060Ti版,效果反饋也不錯。

可裝4090顯卡A4 ITX:AKLLA A4Max+七彩虹板卡_新浪眾測

iGame RTX 4080 Ultra W OC 16GB全新 NVIDIA Ada Lovelace 串流多處理器:最高 2 倍效能與電源效率第四代 Tensor 核心:最高 2 倍 AI 效能表現第三代 RT 核心:最高 2 倍光線追蹤效能表現新一代波普設計語言:白色主體結合波普視覺元素+大面積RGB燈組旗艦散熱器:7熱管散熱器、九翼環型扇葉(100mm)、回流焊工藝鍍銀PCB+一鍵超頻雙BIOS+支援個人送保+iGame Center 2.0控制中心

可裝4090顯卡A4 ITX:AKLLA A4Max+七彩虹板卡_新浪眾測

散熱器配置也挺豪華,7熱管+回流焊工藝+大面積散熱片的組合,幾乎不浪費一點散熱空間,實際測試在使用自帶的超頻功能後,烤機溫度也就這56℃(熱點溫度65℃)範圍,風扇轉速也就1000轉左右,所以這套散熱配置其實已經超出卡的需求,對付4090也是沒問題的。

可裝4090顯卡A4 ITX:AKLLA A4Max+七彩虹板卡_新浪眾測

可裝4090顯卡A4 ITX:AKLLA A4Max+七彩虹板卡_新浪眾測

其它七彩虹顯卡的安裝效果。手上剛好還有 一張Advanced和4060版的Ultra W,可以對比參考下搭配這台機子的效果。(實際顯卡一側建議用洞洞側板,所以顏色不要太突兀就可以)

可裝4090顯卡A4 ITX:AKLLA A4Max+七彩虹板卡_新浪眾測

可裝4090顯卡A4 ITX:AKLLA A4Max+七彩虹板卡_新浪眾測

可裝4090顯卡A4 ITX:AKLLA A4Max+七彩虹板卡_新浪眾測

實時渲染:基準測試性能測試總結,N卡現在的的情況基本還是一分錢一分性能 。首先基準測試針對3D畫面應用的測試,比如遊戲/基準測試軟件的DX、DX12、OpenGL和RTX的渲染性能測試,就是遊戲用戶最關心的部分,這邊主要是用3DMARK為代表的GPU基準性能測試軟件測試。測試結果,對比上一代RTX 3080 Ti跟同代的RTX 4070 Ti。iGame RTX 4080 Ultra W OC遠超上代性價比卡王3080Ti可以說毫無懸念,主要是4070 Ti基本也超過了3080 Ti,要知道3080 Ti可是上代後期,差點幹翻旗艦的型號,40系列一代性能確實非常強。這邊著重可以注意下「FSU」和「TSE」兩個項目,都是4K環境,超過10K分數,代表可以在這個解像度和API下,最高設置流暢,下面的遊戲測試也會驗證分數。

可裝4090顯卡A4 ITX:AKLLA A4Max+七彩虹板卡_新浪眾測

實時渲染:遊戲測試測試的遊戲包含網遊競技類遊戲、支援光追的遊戲、3A遊戲,所有遊戲均設置為4K解像度,最高畫質。測試結果哪怕是4K環境下競技類遊戲基本可以過200以上平均幀,3A遊戲哪怕在開啟光追並且沒有開啟DLSS 3的情況下,幀數基本也都超過60甚至過百。所以4080還是很強的,已經超出的機主的需求,所以他沒有選擇一步到位4090。

可裝4090顯卡A4 ITX:AKLLA A4Max+七彩虹板卡_新浪眾測

工業圖形加速測試這邊主要是用SPECviewperf 針對工業設計/專業應用的性能測試軟件為主。SPECviewperf 系列測試軟件,會模擬測試眾多工業設計或專業應用軟件,主要包含針對三維設計的MAYA、3ds Max,針對工程模型/醫療等應用設計的SolidWorks、CATIA、Siemens NX 、Medical、Creo(Pro/E)等軟件的性能模式測試。就是模擬了各種作圖、渲染軟件的性能,所以選購專業工作站或者專業顯卡的用戶也都會關注這些項目測試。測試結果:跟前面的GPU基準測試類似,比較有意思的還是4070 Ti跟3080 Ti的互相追趕,而iGame RTX 4080 Ultra W OC 的性能優勢依舊非常明顯。

可裝4090顯卡A4 ITX:AKLLA A4Max+七彩虹板卡_新浪眾測

04/安裝指南

4.1安裝難度

對沒裝機經驗的朋友來說可能中上(畢竟A4 ITX),但如果你裝過A4 ITX結構箱體的話,這台機子安裝難度就只有普通了,反正我安裝過程算非常順利,沒怎麼折騰。你要注意的就是一開始確認配置後(GPU/CPU空間分配),調整好主板支架,比如這台就是GPU空間MAX。

可裝4090顯卡A4 ITX:AKLLA A4Max+七彩虹板卡_新浪眾測

4.2走線注意

常規走線跟大部分A4 ITX一樣(包含水冷管),害怕理線且沒RGB需求就是風扇儘量無燈甚至支援串聯安裝的風扇了。40系中高端卡(也就是採用16pin供電)還是要注意下供電線,避免卡到水冷的風扇,我這台唯一調整的也就這個。

可裝4090顯卡A4 ITX:AKLLA A4Max+七彩虹板卡_新浪眾測

4.3散熱:側板選擇

我這台機子因為考慮到CPU散熱是屏顯版,所以CPU一側選的是側透版本,實際AKLLA A4Max預設是雙洞洞版本(側重散熱),如果你無所謂側透效果,預設版自然散熱效果會更好;顯卡一側不是很建議選側透(影響較大),CPU一側根據自己視覺要求選擇,另外就是對應的電源方向也要注意:如果是側透版,電源建議朝GPU,如果是洞洞側就朝側板。這邊官方如果除一半側透,一般洞洞的就好,電源方向可以不用改。電源儘量還是選SFXAKLLA A4Max理論上支援SFX\SFX-L\ATX,不過考慮到實際兼容和便利程度,個人建議直接選SFX,這樣底部可以裝一枚風扇且更好整理,目前SFX電源可選範圍及價格也都不錯。Almordor SFX850以前又貴又沒得選的SFX電源,現在多了許多,而且價格也更合理了,比如這次選的Almordor SFX850,支援ATX3.0全模塊線(標配16Pin顯卡先),採用日系電容+80PLUS金牌+5年保,日常也就799,白色版本也是搭配白色線,光線就可以省定製的錢了。

可裝4090顯卡A4 ITX:AKLLA A4Max+七彩虹板卡_新浪眾測

可裝4090顯卡A4 ITX:AKLLA A4Max+七彩虹板卡_新浪眾測

可裝4090顯卡A4 ITX:AKLLA A4Max+七彩虹板卡_新浪眾測

4.4散熱:280冷排

280規格冷排一步到位之選。選這台箱子一大原因就是支援280規格冷排,也建議這類支援280冷排的ITX,能選280儘量選,散熱上線對比240是有較大提升的(提升幅度甚至大於不同級別240的區別)。先馬XW280白無風扇版驚喜之選。一開始選它的原因無非就是280冷排+白色+屏幕,然後沒想到它居然還有無風扇版,剛好可以直接自選性能風扇,價格簡直“白菜價”,以前這樣配置的水冷輕鬆上千,它價格直接殺到500價位,而且自帶的控制軟件(屏幕)並不難用,我擔心的顯示角度問題也可以360°隨意調整,甚至預設設計的界面審美也都OK的,目前同價位好像沒有其它類似型號,強推。性能表現部分,我這邊搭配利民性能扇的TL-B14W,裝機封箱情況下,這套散熱的大概可以壓製到250-260W左右;極限情況(比如裸機、風道好的塔式)個人預估上限可以到280W左右,這對於雙風扇冷排來說很極限了。

可裝4090顯卡A4 ITX:AKLLA A4Max+七彩虹板卡_新浪眾測

可裝4090顯卡A4 ITX:AKLLA A4Max+七彩虹板卡_新浪眾測

可裝4090顯卡A4 ITX:AKLLA A4Max+七彩虹板卡_新浪眾測

利民 TL-B14W:目前市面不多的白色14cm+性能向風扇,1500轉速PWM +S-FDB V2軸承 +三次元動平衡,非常適合針對一體水冷冷排散熱。實際使用一方面可以保證高風量/風壓,另外靜音效果也可以接受。

可裝4090顯卡A4 ITX:AKLLA A4Max+七彩虹板卡_新浪眾測

4.5整機散熱效能

先說下風道設定,底部一枚利民12015進風,頂部冷排出風,GPU一側洞洞側板,CPU一側側透封閉。機箱風道表現 CPU:單側重CPU的話,這台機子壓力不大,跑250W,封閉後升溫也就提升5度左右;雙烤情況溫度就會觸摸整機風道極限,對應“封閉箱體”功耗也降低了15W。GPU:個人預估4090其實也沒問題;當然這邊看起來單烤GPU在封閉情況下升溫了12°之多,這主要是因為整機排風主要依靠CPU冷排,然而冷排風扇轉速是聯動CPU而不是GPU,就導致排風效能影響。如果你這台機子單側重GPU(比如遊戲主機),是可以考慮排風聯動GPU(參考雙烤後,封閉GPU溫度比開放還降低了2度就是這樣),個人預估這樣升溫就不明顯了。另外畢竟這可是4080,80℃以內都可以接受。目前這類A4 ITX散熱表現差不多就這樣,目前高配方案(500-600W功耗起跳)情況下,還要類似塔式箱體的表現顯然不大現實,能保證穩定使用跟不影響性能表現就足夠了。PS:持續雙烤這種情況下現實場景其實很難出現,測試只是為了驗證風道極限,請勿過度焦慮。

可裝4090顯卡A4 ITX:AKLLA A4Max+七彩虹板卡_新浪眾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