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重構手機行業未來 新一輪換機潮將來臨?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駱軼琪 東莞報導

開年來,伴隨視頻類大模型Sora出現,Google進一步迭代容納更高文本吞吐量的大模型,AI大模型的演進正在加速。

這意味著作為人機交互的重要入口,智能手機的發展也將迎來新階段。無論從手機硬件本身的計算能力、人機交互的方式,甚至由此對軟件商店的服務閉環和商業模式等,都將進一步演化。

但當下關於AI手機到底該呈現何種進階態勢,具備AI能力的智能手機和AI手機到底界限在哪?這一概念似乎仍需要被釐清。尤其是在AI手機時代,軟件生態或許將迎來重構,那麼將涉及手機廠商既有商業模式的改變。

近期OPPO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陳明永罕見發聲,指出AI手機將成為繼功能機、智能手機之後,手機行業的第三階段。“通過AI,我們可以把手機的體驗重新做一遍。這輪由大模型支撐的AI技術,正在重構手機行業的未來。”

OPPO AI中心產品總監張峻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分析,“重新做一遍”不是指全部推倒重來,而是AI是一個賦能底座,這種能力可以滲透到每一條賽道里。“哪怕是底層軟件,因為要考慮AI的端側化部署,可能要重新考慮內存、算力、功耗到底該怎麼分配。我們可以把應用獲取AI能力作為一種升級,而每個應用都會面臨這樣的升級。就像AI消除功能給相冊的升級、AI通話摘要給通話的升級一樣。”

這意味著隨著功能完善、應用成熟,AI手機將在某個節點迎來快速增長,成為新換機動能。IDC中國區總裁霍錦潔表示,“IDC預計自2024年起,新一代AI手機將大幅增長。預計2024年中國市場新一代AI手機出貨量為3700萬台,2027年將達1.5億台且新一代AI手機所占市場份額超過50%。新一代AI手機將帶來存儲、屏幕、影像設備的硬件升級和成本提升,會推動智能手機ASP(客單價)進一步上升。”

探路AI手機 

對於大模型驅動下未來智能手機的真正形態,當前業界還有諸多探索和思考:手機廠商在探討如何基於底層軟硬件重新定義;IoT廠商則在思考基於新交互模式的新形態產品——近期火熱全球的AI Pin和Rabbit R1就是一個證明。

目前部分廠商提出的定義已經有類似方向:智慧計算能力調用、新型交互、重構軟件等都是核心要義。

OPPO提出的AI手機1.0階段定義涵蓋四個特徵:能高效利用計算資源,以滿足生成式AI的計算需要;能敏銳地感知真實世界,瞭解用戶與環境的複雜信息;擁有強大的自學習能力;將具備充沛創作能力,為用戶提供靈感與知識支援。

近日星紀魅族CEO沈子瑜在公開場合描述的AI設備涵蓋幾個特點:AI原生設計的產品形態,AI全局調用的硬件算力,直覺式的AI交互,軟件底層要重構系統與應用。

同時OPPO公佈1+N智能體生態戰略,“1”代表OPPO AI超級智能體,能基於知識圖譜、文檔數據、搜索引擎,精準理解用戶意圖,給出準確結果。“N”代表基於OPPO AI Pro智能體開發平台所賦能的智能體生態,普通用戶可通過零代碼的自然語言交互,快速生成專屬於用戶個人的個性化AI智能體。

(IDC預計未來AI手機增速)(IDC預計未來AI手機增速)

張峻指出,“我們想讓AI變成用戶覺得天天用得上、摸得著的體驗。一方面我們在儲備基礎能力,有安第斯大模型、自主訓練等;另一方面也在基於用戶的關鍵場景去做新功能,並向著高效、創作和專屬這三個關鍵產品賽道推進。”

簡單來說,“高效”即輔助用戶在提高工作和生活效率的儲備,包括文本摘要等;“創作”包括文生圖等多模態創作;“專屬”是培養為用戶超級助理,在適當時主動提供信息和服務推薦,因此要有儲備用戶畫像的能力、智能體記憶能力等,幫助AI體驗更加專屬化。

這也要基於對未來大模型發展的理解進行部署。“我們認為整個模型的發展可能有兩個趨勢:一是更高質量、低參數規模的模型小型化,OPPO致力於在這個方向深耕,目前在OPPO Find X7系列中做了第一步探索,用高精度4比特輕量化去壓縮模型,把一個7B的模型從29GB(內存容量)壓縮到3GB多,這可能是第一步,後續將繼續深耕;同時在端雲協同架構里也會探索更加Smart的模型架構。”張峻分析道。“我們覺得AI數據處理現在還在起步階段,也即在單數據、單模態數據處理階段;正在向第二階段探索,即多模態、多數據的聯合處理;今後一定會有人去做多主體數據下的處理和更高維數據的聯合處理。”

在雲端算力協同方面,OPPO還搭建了有能夠支援千億級AI模型訓練的高算力OPPO AI濱海灣數據中心,支援兩毫秒的骨幹網絡鏈接超低時延,以及100%的純綠色能源。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在2019-2022年,OPPO濱海灣數據中心的通用算力增長基本非常平穩;但GPU智能算力年化增速為超過160%,數據增速大約為80%。

“我們希望通過數據中心為自己的大模型推理訓練和運算,提供更好、更高性能的計算能力,同時也可以在低功耗,包括節能減排等方向做實質性深究,這兩方面結合在一起,相信它會成為我們在整個大模型的推理訓練上一個很好的基座和基礎設施。”張峻指出。

至於由此可能產生的成本問題,OPPO首席產品官劉作虎指出,在一個技術(發展)的早期階段,肯定不會先去看回報,是不是認定了這個大趨勢才最重要。

共建AI生態

自2023年末開始,部分手機廠商已經推出搭載旗下自研/自訓練大模型的旗艦手機產品,其中涵蓋包括創意文本撰寫、拍照智能消除等功能。

但綜合來看,現階段用戶在不同品牌手機中可用的AI功能,呈現出同質化傾向。這一方面可能與手機端側算力有限有關,另一方面還需要進一步挖掘軟件應用落地並展開生態聯合。

同時目前手機廠商推出的AI助手功能,某些方面與第三方大模型廠商推出的應用也有重合趨勢,未來走向如何或許也需要生態鏈廠商之間共同探討。

劉作虎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強調,“我覺得OPPO的AI與行業中的AI(產業角色)一定是合作關係,不會是競爭關係。沒有一個模型能夠在每個方面都做到精通,大家最終一定要合作。

他續稱,OPPO核心關注是如何交付給目標用戶所需的功能,再考慮通過自研或合作方式,提供給用戶合適的對應模型。

(OPPO定義的AI手機概念)(OPPO定義的AI手機概念)

為了應對AI手機發展,OPPO進行了組織架構調整。“我們就把所有AI相關的組織從整個公司抽離出來,成為一個專門的實體AI中心,針對AI做能力建設和產品研發,完全實現閉環。”劉作虎稱。

張峻則分析道,目前手機側應用的AI功能看起來各家廠商比較像,這是正常現象。“因為所有手機廠商發掘功能都是從用戶需求出發,只能說大家對用戶的需求認知可能在同一個賽道上。所以需求有相似性。從同一個賽道把體驗做好以後,其實用戶自然就會願意為此常用,因為是剛需。”

劉作虎介紹,目前OPPO旗艦手機推出的功能應用包括AI消除(消除拍攝照片中的多餘人/物)、AI通話摘要、新小布助手。其中AI消除在春節期間,人均每日使用15次。

新的AI技術涉及整個生態智能體的服務、生態構建,這是一個比較大的挑戰,也恰恰是體驗上帶來最大的改變。舉個例子,用戶跨城出差,AI是否可以一次性提供天氣、行程路線、服飾推薦等信息,成為類似助理角色。手機未來應該是這樣,一站式覆蓋所有需求,但這需要打通整個手機所有的生態。此外,娛樂如拍照、視頻、遊戲等也是人類重要的需求,怎麼用新的AI技術讓這些體驗變得更好、如何提高效率。”劉作虎如此總結,目前OPPO提出的AI手機也是基於過去沉澱思考的1.0版本,希望整個行業生態一起參與,定義中國的AI手機、共建生態。

隨著目前市面上出現更多元形態的AI類產品,手機是否核心入口的“地位”不保?或許還沒那麼容易。

劉作虎判斷,“至少目前我個人認為,在未來10年以內,手機還是最主要的形態。”他分析,AI的確變化很快,但手機廠商一定是非常重要的力量。因為人獲取信息的來源主要是視覺和聽覺,但最大的數據來源還是視覺,目前視覺獲取信息最好的載體還是屏幕。

“有一些創新形態我們也在思考,發佈過AR眼鏡,在某個特定場景可能有某個其他形態設備,但最主要的設備一定還是手機。”他續稱,“手機是第一入口,這個(地位)暫時取代不了。所以我覺得手機廠商是很重要的一股力量去帶動整個(AI)生態(發展)。”

(作者:駱軼琪 編輯:駱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