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故事丨AI PC新紀元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孔海麗、實習生鄧熙涵 北京報導

Sora的驚豔問世再一次掀起AI熱潮,也催促著端側的應用落地按下加速鍵。

這其中,PC憑藉優於手機端的計算存儲能力和多模態交互方式,或成為大模型更理想的“歸宿”。

IDC預測,2024年將成為AI PC元年,具備完備AI PC核心特徵的PC產品將陸續進入市場,從而拉動市場的快速增長,未來5年預計將量價齊升、快速滲透。

處在下行通道的PC產業,也或許能夠乘著AI的東風,扭轉頹勢。以聯想為代表的終端廠商認為,AI PC是個人電腦行業的拐點,推動了一個具有定價優勢的新產品週期。

AI PC逐步落定的前景已然明朗,產業鏈或許將和春天一起複蘇。

AI重新定義PC

AI PC與傳統PC產品有著巨大區別。

在IDC的定義中,AI PC不僅是硬件設備,而是一個包含AI模型、應用以及硬件設備的混合體。

AI PC產品可實現自然語言交互,將通過內嵌AI計算單元的方式提供混合AI算力,還可以依靠開放生態來滿足不同場景的需求。在滿足生產力提升的同時,通過本地數據存儲和隱私及數據保護協議來保護個人隱私和數據安全。

科技巨頭們對AI PC寄予厚望。英特爾CEO帕特·基辛格介紹,“個人電腦是‘達爾文式’的設備,而AI PC正是其中的一個‘寒武紀’(地球生命大爆發)時刻”。個人電腦具備多樣化的交互方式和強勁的通用計算能力,堪稱“AI普惠首選終端”。

聯想方面則認為,AI賦能後的電腦終端或將掀起第三次技術革命浪潮,具有劃時代意義,並從五個層面闡述了AI PC的核心特徵:首先,AI PC具有更大數據容納空間和更低功耗;其次,得益於本地與雲端相互配合的混合式AI路線,AI PC 能把雲端AI功能“塞進”終端,從而高效率運行經過壓縮和性能優化的個人大模型;第三,AI PC的核心處理器具備更強大的算力,支援CPU、GPU、NPU的異構計算,讓PC在日常的通用計算和圖形處理之外,能大範圍適用AI應用並出色地處理複雜任務;第四,在交互操作方面,AI PC也秉持簡易和輕量的原則,實現更順暢的自然語言交互,用戶可以用語音、手勢同自己的個人助理在特定場景中完成交互;最後,AI PC在安全性方面也更為可靠,通過集成個性化本地知識庫,AI PC將個人信息和AI推理產生的數據保留在端側或私有雲上,顯著解決隱私泄露問題。

可以看出,大模型落地到AI PC的過程中,涉及到一個“混合大模型”概念。IDC指出,隨著用戶對AI能力和大模型的調用變得像使用辦公軟件一樣頻繁,僅依賴雲端提供相應的能力就變得昂貴、複雜且不夠安全。因此,以模型的本地化推理為主,以邊緣和雲端推理為輔的混合大模型架構成為AI PC 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

“混合大模型的優勢在於,它能夠根據終端設備的性能、資源限制以及用戶的網絡狀況和任務複雜度,動態地調整端側和雲端的計算負載。”IDC中國副總裁王吉平表示,AI PC承載的混合大模型,可以實現最優的性能和效率,適應不同的應用場景,同時,兼顧快速響應、即時反饋和數據隱私安全,從而帶來成本、能耗、性能、隱私、安全和個性化等方面的綜合優勢。

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的觀點與之相輔相成,他認為,要構建和優化大模型,支援更多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應用,不僅需要提升雲端的算力,在邊緣和端側也需要更強大算力的配合,形成“端-邊-雲”混合計算架構下更平衡的算力分配。“這讓能夠支援運行個人大模型的AI PC成為順應大模型發展趨勢的必然和必需。”他說。

不過,距離理想中的AI PC,仍有遠路要走。業界將AI PC 的演進路線劃分為AI Ready和AI On兩個階段。

AI Ready階段,意味著硬件支援條件的成熟,具備基本的本地混合算力;而AI On階段則是軟件和應用生態的豐富和適配。

當前,處在AI Ready階段的AI PC產品陸續上市,這類AI PC 在硬件上具有一定的AI 加速算力,但尚不具備完整的AI PC 特徵。

據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預測,到2024年,超過50%的PC將搭載AI芯片,配備人工智能能力。

但目前現有的AI PC產品,在實際應用中,確實還未體現出明顯的AI能力,距離馬斯克口中的“大眾現實”,任重道遠。

有望帶動新一輪市場週期

AI技術的加持或許能帶領低迷許久的PC產業重獲新生。相較於疫情時短期線上化需求爆髮帶來的回溫,PC業內更呼喚產品創新的長線佈局,全產業鏈的玩家們都在等待下一個“迅馳時刻”的來臨。

市場飽和、產品同質化嚴重等多元因素致使電子消費市場普遍疲軟。PC市場自2011年後進入存量替換時代,筆記本的升級換代帶來的驚喜寥寥。據IDC數據,自2021年第三季度開始,全球PC出貨量連續七個季度出現下降,且降幅不斷拉大。2022年全球PC出貨量同比下降15.46%,2023年以來,全球PC出貨量Q1、Q2、Q3同比仍然下降,但降幅已呈現逐季收窄的態勢。

業內觀點普遍認為,隨著PC市場發展逐漸成熟,後續需求預計主要來自於大約五年一換的替換需求,以及革命性技術推出所帶來的新增需求。

機構預計,去庫存進入尾聲,全球PC市場有望在2024年迎來回暖。據Canalys預測,2024年全球PC出貨量有望達到2.67億台,較2023年增長8%。

據Counterpoint預測,PC庫存去化預計將在今年二季度完成,PC市場將逐漸複蘇。聯想方面則預計,AI PC將於明年9月以後上市,等到全行業的渠道消化庫存進程結束,PC銷售將保持5%左右的增長。

AI技術的加速滲透更能為PC行業注入一劑猛藥,並創造新的市場增量。蟄伏已久的PC廠商均計劃在2024年密集發佈AI PC產品。

業界普遍看好AI PC的出現會引發一輪PC換機潮,突破現有的增長桎梏,並有望疊加自然換機需求,再次喚醒PC消費市場。

群智諮詢、華創證券等多家機構均預測,2024年將開啟AI PC規模性出貨趨勢,相關產品出貨量將在2025-2026年保持高速增長。

具體到中國PC市場,根據IDC報告數據,2023年中國PC市場中AI PC滲透率約為8.1%,2024年有望快速提升至54.7%,未來幾年AI PC在新機裝配中的比例將快速攀升,2027年有望達到85%,成為PC市場主流機型。價格方面,未來五年在面向個人和家庭的消費市場上,AI筆記本電腦平均銷售單價在5500-6500元區間,AI台式機電腦平均單價約4000元,預計2024年以後需求增長和性能提升將推動AI PC銷售均價繼續提升。

華泰研究則提供了更細化的預期,類比2002-2007、2010-2015的智能手機市場對AI PC 市場進行測算,2028年全球AI PC出貨量在中觀、樂觀情境下有望達到0.36、1.66億台。

數據來源:IDC數據來源:IDC

具體來看,PC 市場的增長來自消費與商用兩部分市場的共同支撐。IDC 認為,在個人消費市場,AI PC將縮短用戶換機週期,加速換機潮的到來,同時改變PC市場的用戶人群結構;中小企業將借助AI PC加速智能化轉型,優化客戶體驗,提升運營效率;而大型企業的變化將體現於更長的時間跨度,AI PC將長期與大型企業智能化轉型相結合,充分釋放企業內部活力。

IDC也給出了三類細分場景的增長預測。IDC認為,AI PC會最先在消費市場快速增長,在AI PC的帶動下,中國消費市場個人電腦在居民家庭中的滲透率將突破瓶頸期,實現持續增長;AI PC在中國中小企業PC市場中新機的裝配比例提升速度將高於消費市場,在2027年達到88%;此外,AI PC在中國大型企業PC市場中新機的裝配比例將於2027年達到74%,其中IT、互聯網、金融和專業服務等科技領先行業的大型企業將率先導入AI PC。

“中國PC市場將因AI PC的到來,結束負增長,在未來5年中保持穩定的增長態勢。” IDC表示。

終端廠商的“當打之年”

目前,AI PC的進展主要在硬件層面。芯片上,英特爾、AMD均已發佈內置NPU的AI PC處理器,整機上,聯想、Asus、戴爾、惠普等主要OEM廠商也均已或計劃發佈AI PC產品,2024年將會出現更多AI Ready的PC設備和終端。

包括IDC在內的機構認為,AI PC浪潮下,終端廠商將成為直接受益方,AI PC的出現將推動一輪PC與平板產品的升級與購機潮。

頭部終端廠商在2023年下半年就吹響了AI PC的號角,積極籌備相關產品。一個月前落下帷幕的CES 2024上,AI PC成為關鍵詞,聯想、戴爾、惠普等頭部廠商均發佈了基於人工智能的全新設備和解決方案,接近半數PC都宣稱具備AI功能。

從產品線到品牌佈局,AI已成為聯想的主旋律。據梳理,聯想在去年10月的Tech World大會上對外展示了首款AI PC,稱“個人電腦迎來全新的朝陽”,隨後在年末正式公佈兩款首批搭載英特爾酷睿Ultra處理器、配有全新AI專屬芯片NPU的AI PC新品。而在CES 2024期間,聯想全系列AI PC亮相,並透露正在積極開發個人化人工智能解決方案,其中一個值得注意的例子是聯想的AI Now個人助理,終端用戶可根據自己裝置的知識庫以自然語言進行互動,提升個人的寫作、設計、編碼及分析數據等能力。

戴爾將Gen AI的總體戰略從理論落地端側平台,戴爾CTO在內部溝通會上展望表示:“AI將主導未來的工作負載,而且是PC的製勝法寶”。戴爾在去年年末攜靈越Plus系列踏上AI PC 的跑道,靈越Plus產品以AI技術改造了麥克風裝置。戴爾中國消費零售總經理陳貽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AI對PC來說是一個製勝的機會,AI PC產品可以憑藉更強大的CPU、GPU和NPU三大AI引擎,輕鬆應對複雜的AI工作負載,同時以更強勁的性能與更長時間的電池續航,幫助用戶激活高效生產力。

Asus也是AI PC的擁護者之一,在2024年1月末發佈了兩款AI底色的輕薄本,其中無畏Pro 15是搭載了AI專屬芯片NPU,借助內置的CPU+GPU+NPU三大引擎組合,使用戶在本地就能調用AI完成運算任務。

老牌PC廠商AcerAcer與英特爾深度合作,在2023年末展示了搭載全新英特爾酷睿Ultra處理器的輕薄AI PC非凡Go。Acer方面表示,新產品借助鍵盤上的Acer Sense鍵為用戶打造迅捷的AI交互體驗。

從各家對AI PC的宣傳來看,除了提升運行AI應用的效率之外,普遍在視頻會議、圖片/視頻編輯等領域提供包括AI美顏、背景虛化、降噪等一系列的功能。

除了整機方面的推陳出新,佔據PC產業生態位的各類AIGC應用也不斷湧現。作為PC時代的王者,微軟將Copilot鍵引入Windows 11電腦,是微軟30年來在鍵盤佈局上的首次重大變革,用戶可快速啟用AI交互。此外,微軟也用GPT插件重構了Bing。

聯想則陸續推出了AI NOW、AvatarMaster、Yoga Creator Zone等AI辦公助手,提升用戶的個性化互動體驗。芯片霸主英偉達近日也發佈了AI 聊天機器人 Chat with RTX,踏上本地化AI助手的浪潮,這款程式專為Windows PC設計,用戶可在搭載 NVIDIA GeForce RTX30 系列或更高版本的 GPU(至少 8GB 顯存)進行本地部署。

不過,也有分析人士認為,AI PC對終端廠商的促進作用,或許沒有那麼樂觀。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認為,AI PC整合軟硬件的做法缺乏技術壁壘,相互之間的競爭勢必激烈,誰能拿下用戶青睞,尚不好說。

另外從時間的視角衡量,有資深從業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2024年被稱為AI PC元年,也意味著“剛剛起步”,對於PC來說,也是剛開始探索滿足AI所需的硬件配置,實際調用效果還沒體現出來。

技術催化,性能升級,廠商押注,品牌增值…..AI PC 勢必成為終端廠商的兵家必爭之地。未來,AI PC或將逐步突破遊戲與娛樂板塊,邁向“個人AI助理”的宏遠目標,各界期待PC市場迎來觸底反彈的分水嶺時刻。

(作者:孔海麗 編輯:張偉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