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快評丨告別七年之癢 京東物流終盈利丨封面天天見

封面新聞記者 孟梅

5月16日,京東物流發佈2024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第一季度,京東物流業績持續穩健增長,總收入達421.4億元,同比增長14.7%,其中外部客戶收入達292.5億元,佔比約7成。值得一提的是,這一季度經調整後淨利潤為6.6億元,核心利潤指標均達到上市以來一季度最好水平,營收、增速、淨利潤均超市場預期。

從京東2007年開始自建物流,到2017年成立京東物流集團,京東物流用7年的時間證明了自己,迎來盈利。

在全球化進程的推進與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蓬勃發展的背景下,傳統物流行業面臨著轉型升級的新挑戰,新質生產力成為了物流行業轉型升級的關鍵因素。今年2月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強調,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是提高經濟運行效率的重要舉措。

京東物流首當其衝。

財報顯示,第一季度,京東物流一體化供應鏈收入達205億元,再現雙位數增長;而包含快遞、快運等在內的來自其他客戶的收入方面,第一季度,該業務板塊營收216.4億元,同比增長18.4%。秉承“最少的搬運次數和最短的運輸距離”的運營哲學。自2023年開始,京東物流持續推進物流網絡佈局、操作流程、自動化應用等方面變革,以實現效率提升、降低綜合成本。今年一季度,京東物流與比亞迪、小米、徐工集團、修正藥業等企業合作進一步加深。

經營向好的背後是京東物流全力圍繞高質量增長,聚焦成本、效率和客戶體驗,不斷夯實技術驅動的一體化供應鏈解決方案和物流服務的競爭優勢,持續探索物流大模型、大數據、無人科技等新質生產力,推動供應鏈全流程提質增效,以及物流成本下降。

截至2023年年底,京東物流在全國投入運營的“亞洲一號”智能產業園數量已達40多座,無論是本地商品的訂單滿足率,還是偏遠地區的211限時達覆蓋率,都得到了大幅提升。

在今年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鼓勵發展與低空經濟、無人駕駛等結合的物流新模式被重點提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也首次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對於物流行業來說,新技術和新模式正在如火如荼地湧現出來。

今年一季度,京東物流無人車商超即時配的訂單同比去年增長超100%,已經形成了卓有成效的商業模式。在低空物流領域,京東物流無人機已在國內多個省市區進行了試飛和訂單妥投試點運營。在運行數據的支撐下,京東物流不僅形成了穩定可靠的“一機兩控”(一類飛機、飛控、指控系統)能力,還在繼續拓展快遞配送、即時零售等場景下的無人機應用,結合低空經濟探索可行的新商業模式。

通過觀察京東物流這季財報,不難發現,數字化、智能化和綠色化是現代物流行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方向,在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綠色化已成為物流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在未來的競爭中,只有緊跟時代步伐,不斷創新求變,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推動行業健康化發展的道路上走得更遠、更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