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上汽軟件能力開發新平台,上汽奧迪差異化之路能否走通?

產品上市週期將縮短超過30%。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 左茂軒 上海報導

上汽與奧迪的合作進入新階段。

靴子落地,繼2023年7月簽署深化戰略合作諒解備忘錄後,5月20日,上汽集團和奧迪汽車正式簽訂合作協議。

根據合作協議,雙方針對中國市場聯合開發全新平台“智能數字平台(Advanced Digitized Platform)”,並基於該平台打造全新一代高端智能網聯車型。

首批合作打造的車型將是三款純電動車型,覆蓋B級車和C級車細分市場,首款車型則將於2025年上市,產品上市週期將大幅縮短超過30%。

“奧迪汽車擁有強大的高端車型產品定義、整車研發和工程技術能力,上汽集團智能電動創新技術行業領先,雙方將通過此次合作攜手賦能上汽奧迪的未來發展。”上汽集團總裁王曉秋表示。

上汽奧迪試圖通過強化本土化合作,在強調奧迪的DNA和品質的同時,補強在智能化等領域的不足,加快提升市場競爭力。同時,也能夠和一汽奧迪形成差異化。

事實上,當前,以BBA為代表的高端汽車品牌在中國智能新能源領域的競爭力略顯不足,尤其是不少本土企業強化智能化及自動駕駛等標籤提升品牌科技屬性,攪局高端市場。

上汽奧迪是第一個選擇與中方合作夥伴深化合作,借用中方力量聯合開發全新的本土智能純電車型的高端品牌。這既是機遇,同樣也頗具挑戰。

增效降本

據瞭解,來自奧迪的宋斐明將擔任奧迪·上汽合作項目CEO推動合作落地。

“我們將共同推進開發、採購、生產和銷售等工作。隨著雙方傾注各自核心優勢,我堅信奧迪將充分利用‘中國速度’和市場創新活力,持續塑造未來高端電動出行。”宋斐明表示。

5月20日,宋斐明在接受包括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在內的媒體採訪時表示,雙方之所以達成合作主要是有兩個原因。

首先,中國電動車市場是目前世界上發展最迅速的電動汽車市場,奧迪目前採取了全面電動化轉型的戰略,中國市場將會提供一個非常大的發揮空間。其次,中國的汽車消費者擁有著更高的期待,對於技術有更多的瞭解,並且更加樂意去追求潮流,需要為中國消費者提供定製化的解決方案。

“上汽有中國最好的零部件體系,有最好的電動化的合作夥伴。上汽背後所帶來的,是中國電動車產業的高速發展。奧迪看中的就是這個機會。”上汽大眾總經理賈健旭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具體而言,上汽旗下軟件公司零束科技將在全新的“智能數字平台”開發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新車將配備行業和全球頂尖的軟硬件及電動性能,更流暢、更友好的智能交互體驗。”零束科技CEO李君表示。

事實上,上汽集團一直是強調將“靈魂”(即智能化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車企之一。在過去多年,一直在堅持全棧自研的基礎上對外進行合作。

當然,除了本土的智能化技術之外,當前,外資品牌在進入中國智能電動汽車市場還面臨兩個巨大挑戰:

中國智能電動汽車的發展在全球領先,相關產品需求的變化更快,車企必須加快產品和技術更新迭代的能力;在“價格戰”的持續推動下,車企也必須推動成本的下降,才能夠擁有市場競爭力。

這就要求外資品牌既要優化效率,又要降低成本。

賈建旭表示,開發提速實際上需要三個很重要的維度。第一個維度是合作夥伴、生態夥伴共同參與開發;第二,開發工作從原來的“串聯”改為“並聯”;第三,充分運用開發系統的數字化。

“原來的很多豪華品牌的電動車是油車改的。一個不徹底的電動化平台,它的成本是一定是高的,它的消費者體驗一定是有缺陷的。”賈建旭表示。

在賈建旭看來,汽車行業如今的降成本已經不是過去的降成本,所有的創新要圍繞降成本。

“今天大家一談到降本,腦子一反應就是偷工減料,但現在已經不是這個時代了,必須徹徹底底地電動化,徹徹底底地根據分析來滿足用戶的需求。”賈建旭說。

錯開“南北”競爭

官方數據顯示,2024年一季度,上汽奧迪整體交付量突破1.2萬台,同比增長約430%。從增長速度上來看,上汽奧迪取得了一定進展,但整體市場規模仍然偏低。

作為“BBA”三大德系高端汽車品牌中唯一在華擁有兩家不同合資夥伴的品牌,上汽奧迪2021年4月成立,對比產品矩陣相當完善的一汽奧迪而言,本身的成長空間存在一定局限。

上汽奧迪的做法是,從品牌、產品、銷售服務多個領域發力,通過更年輕、更新潮的科技理念,從而形成自己的品牌定位,且與一汽奧迪形成一定的差異化。

顯然,此番全新平台的開發合作,也是上汽奧迪與一汽奧迪進一步形成差異化的嚐試。無論對於奧迪全球還是上汽奧迪而言,都有著相關訴求。

不過,上汽奧迪自成立以來與一汽奧迪之間可能存在的競爭,備受外界關注。這個話題在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時代仍然存在。

對於奧迪與上汽宣佈開發的“智能數字平台”和奧迪一汽的PPE項目產品差異,賈建旭表示,PPE是全球平台,全新的“智能數字平台”是在全球架構下為中國消費者新能源和智能化需求量身打造的,並且在產品上專注不同級別的車。

“我們要把一個高端品牌重新立到一個更高的位置,這是我們今天所要做的事情。而不是‘南北奧迪’互相掐架,我們互相去‘卷’,毫無意義。”賈建旭說。

宋斐明也表示,即使存在競爭,一定是針對外部的競爭,而不是內部的競爭。會對產品進行更加差異化的細分,更好地突出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