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經濟•看年報 | 低價當道 海外淘金 傳統電商平台破局速度加快 | 封面天天見

封面新聞記者 孟梅 張越熙

5月22日,拚多多發佈了今年一季度財報,實現總營收868.12億元,同比增長131%;歸母淨利潤279.98億元,同比增長246%。至此為止,阿里巴巴、京東集團、拚多多三大電商平台2024年一季報發佈完畢,從財報中我們能讀取哪些有用的信息以及未來電商的趨勢又是怎麼樣的?今天我們推出“新經濟 看年報”綜合分析報導第一篇,從財報看一個行業的過去、當下和未來。

低價當道 阿里+京東的增長總和不敵拚多多

先來看看阿里和京東的一季報,5月14日,阿里巴巴發佈截至2024年3月末的季度財報以及2024財年業績。數據顯示,阿里巴巴2024財年營收為9411.68億元,同比增長8.34%,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9.97%至797.41億元。從數據上看,淘天仍是阿里電商的基本盤,但增速明顯放緩。拆解阿里巴巴該季度的營收數據來看,2218.74億元的總營收中,有932.16億元來自淘天集團,同比增長4%。

2024年一季度,京東集團收入達2600億元,同比增長7.0%。從收入構成看,一方面,商品收入同比增長6.6%達2085億元,占總收入的80.19%。其中電子產品及家用電器商品收入為1232億元,同比增長5.3%。保持了自去年四季度以來同比正增長的態勢。日用百貨商品收入同比增長8.6%。

拚多多則在今年一季度實現總營收868.12億元,同比增長131%;歸母淨利潤279.98億元,同比增長246%。

據財報披露,營收增長主要由於在線營銷服務和交易服務的收入增加。分業務來看,來自在線營銷服務及其他服務的營收為424.562億元,同比增長56%。但更多的增長來自交易服務收入,該項營收為443.558億元,同比增長高達327%。

不難看出,有著“低價護城河”的拚多多無論從收入還是利潤的增長都將淘天和京東甩到後面。

2023年以來,電商的競爭更加激烈,紛紛打出“低價”標籤。對於這一點,有阿里高管表示,電商市場非常激烈,但對於淘寶來說,有一些獨特的戰略路徑選擇,“所謂產品效率就是產品對於消費者的這個轉化率,背後是更多的價格力以及整個好商品的服務。”而所謂的價格力就是低價。

低價策略是阿里重振淘天集團主要路徑之一,阿里巴巴集團CEO、淘天集團CEO吳泳銘在最新的財報分析會上稱,集團圍繞價格力和用戶體驗的投入獲得了消費者的積極反饋,季度買家數量和購買頻次強勁增長,推動GMV實現雙位數增長,反映了平台上消費意願和用戶信任的增強。同時,集團持續提升會員權益和服務體驗,88VIP會員數量同比雙位數增長超過3500萬人。

而從京東一季度數據也可以觀察到,在低價策略逐漸落實後,進一步更新了用戶對於京東平台的低價心智,並且影響了用戶的消費行為。一個顯著的例子是,京東的日百品類繼去年底實現轉負為正之後,在一季度實現了同比增長8.6%,超出社零日百品類平均增幅的增速。

低價對於價格敏感客戶的吸引力也在持續增加,尤其是下沉市場。京東管理層在一季度財報會上稱,改進後的價格越來越能引起用戶共鳴,其在較低線城市的用戶群加速增長,一季度的增長率已超過高線城市。低線城市用戶產生的訂單量和購物頻率,也在本季度繼續創下兩位數的增速。 低價策略正在成為京東平台形成正向循環的一種支點,向內不斷尋求提高內部電商體系的運轉效率,並且縮短從消費者到商品的路徑,對外則是不斷地提高用戶的消費體驗,這種循環的形成,為京東了提供更具有持續性的增長能力。

海外淘金 出海成為拚多多、淘天增速助力器

在電商跨境出海的大背景下,阿里國際數字商業收入同比增長45%,旗下零售平台整體訂單同比增長20%。

3月,阿里撤回了菜鳥的IPO申請,希望加強與電商業務協同,阿里將繼續支援菜鳥擴大全球物流網絡。阿里在財報中提到,此舉讓菜鳥與速賣通更密切合作,加強其綜合端到端跨境物流能力。菜鳥第四季度增速達到30%,主要由支援速賣通的跨境物流履約服務收入所帶動。阿里CEO吳泳銘表示,阿里將在跨境電商上投入更多資源。相比於淘天集團、雲智能,在六大業務集團中,2024年第一季度,阿里國際數字商業集團(AIDC)以45%的同比增速成為增長最快的板塊,當季營收為274.48億元,營收佔比由上季度的11%上升至12.37%,其中,國際批發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1%,國際零售商業收入更是同比增長56%至222.78億元。AIDC主要包括Lazada、速賣通、Trendyol、Daraz和Ailibaba.com等業務。

拚多多全球化業務多多跨境(Temu)的收入也包含在交易服務收入中,但按照慣例,拚多多沒有單獨給出其營收。Temu自2022年9月上線以來,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已經進入50個國家和地區,成為拚多多增長的第二曲線。特別是在2023年第三季度,Temu的銷售額突破50億美金,顯示出其在海外市場上的強勁增長勢頭。根據拚多多的財報,Temu的表現在海外市場上的強勁增長是其收入貢獻顯著的原因之一。儘管拚多多沒有單獨公佈Temu的具體營收數據,但可以推斷Temu對拚多多整體收入的貢獻是顯著的,尤其是在交易服務收入方面。Temu作為拚多多全球化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收入對拚多多集團的總體表現有著重要影響。通過進入多個國家和地區,Temu不僅展示了其在海外市場上的增長潛力,也成為了拚多多收入增長的重要驅動力。

破局在即 供應鏈整合能力將左右未來電商平台的生與死

綜上所述,不難看出,低價策略、出海淘金已經成為傳統電商保持增速的兩大殺手鐧,但這兩大殺手鐧的核心則是——供應鏈的整合能力。供應鏈服務的升級成為未來電商平台發展的關鍵,旨在實現成本更低、速度更快的物流配送,以適應日益增長的全球市場需求。過去一年多,隨著消費市場的變化,價格日益成為消費者選擇商品的重要標準,整個零售行業也圍繞“低價”展開了一系列角逐。面對電商行業“血拚低價”的新一輪戰局,各大電商平台都需要做好長線作戰的準備。

同時,品牌全球化時代到來,BtoB模式出海成為新趨勢。社交和電商的雙向滲透加劇,社交的終點是購物車。同時,品牌深度國際化逐漸塑形,出海市場也呈現出對精細化、定製化、差異化產品的需求增加,特別是在東南亞、中東非及小語種區域,這些市場仍將是未來出海的藍海市場。而低價策略的吸引力則是海內外通吃:如Temu等出海電商平台通過低價策略吸引了大量海外消費者,證明了低價策略的無窮吸引力可以打破距離、消費習慣甚至地緣紛爭的阻礙。出海模式從“中國製造”轉向“中國營銷”,呈現品類豐富化、平台多元化、出海品牌化三大趨勢。鞋服、家居產品、戶外及體育用品、消費電子等品類市場容量大,未來有持續火爆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