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們是否還需要Android播放器?山靈M6Ultra

掐指一算,山靈這台M6Ultra已經發佈有近兩年整了,最近把玩折騰,突然想討論如今我們是否還需要Android播放器這議題。從最早一批Android播放器開始,我就非常喜歡這個品類,並且長期保持一定關注,也把玩了不少台經典型號的Android播放器。說到底我是喜歡帶屏幕,有自由度的東西,Android播放器就很符合我的需要。

如今我們是否還需要Android播放器?山靈M6Ultra_新浪眾測

而隨著流媒體的大發展,現在看,似乎Android播放器也是必要的,畢竟越來越多MQA支援的流媒體播放APP,以及越來越多高品質的流媒體資源,可以兼顧網絡環境與播放效果音質。疊加如今版權意識越來越強,各種無損資源站接連倒下,大大提高獲取下載無損資源的難度,也倒逼人們去投身流媒體應用的使用當中。更重要的,越來越多的新歌熱歌,確實也是流媒體APP能夠更快搶先聽到。

如今我們是否還需要Android播放器?山靈M6Ultra_新浪眾測

基於此,我是覺得Android播放器應該是越來越受到市場歡迎,新品也越來越多的。但此類設備也有痛點,不是指聲音,畢竟現在軟硬件層面受科技發展影響,呈現好聲音的早年固有痛點已經不太是限制。更多面臨的是使用場景和替代產品帶來的競爭性威脅,如Android播放器如何解決網絡連接與隨時隨地便攜聆聽的矛盾,和小尾巴加手機,甚至純音播放器使用雙向藍牙等無線方式連手機,這兩種以手機為流媒體APP操作載體的方式,也可實現高品質聆聽流媒體APP音樂的目的。

如今我們是否還需要Android播放器?山靈M6Ultra_新浪眾測

本次出於好奇,想對比一下上文所述的可替代方式與Android播放器直接播放之間的細節聲音差異,以及恰好逢618山靈自己搞活動把價格降到四千出頭的現在購買相當性價比的時機,聊聊這台我比較喜歡的Android播放器山靈M6Ultra的具體表現,搭配效果,以及時隔兩年,是否還值得購買,是否過時,尚能戰否的話題。

如今我們是否還需要Android播放器?山靈M6Ultra_新浪眾測

簡單介紹一下M6Ultra,配置在當年屬於相當霸道的存在,破天荒的採用4顆AK4493SEQ來作為DAC構成,支援PCM768 / DSD512,使用加法器並聯,經典OP+BUF架構,AGLO技術、FPGA技術、搭配多種好聲電容、電阻,可以說是當年山靈充分展示自身技術實力和對藝術理解力的誠意代表作,這些配置,放在今天也是相當能打,尤其結合目前四千檔的售價來看,也是相當有誠意的。

如今我們是否還需要Android播放器?山靈M6Ultra_新浪眾測

此外,儘管是Android播放器,但也為有純音需求的朋友留了一鍵切換純音模式的選擇,在Android模式下,得益於8核Snapdragon665芯片加持,以及4G+64G的存儲,Android10系統的硬件、軟件配置支援,使用起來相當流暢,Android智能化的部分,完成度和成熟度很不錯。相比手機而言,上手的學習成本是很低的,使用體驗的落差也沒有很大,這相比不少不怎麼絲滑的Android播放器而言,還是可以看出山靈在系統調教方面有所用心,首先你得可用,才能談好聽的問題不是?

如今我們是否還需要Android播放器?山靈M6Ultra_新浪眾測

功能方面,儘管作為Android播放器,本身就可以暢快使用流媒體APP在線聆聽,但山靈還是一如既往的把能給配齊的功能都加入其中,高清藍牙、雙向Type-C、AirPlay、WiFi傳歌,SyncLink遙控,這些似乎是山靈播放器品類家傳的豐富好用功能,都是在M6Ultra上可以享受到的。在純音模式打開雙向藍牙LDAC最高質量傳輸模式鏈接手機,用同樣耳機控制變量的前提下,用同樣的APP聽同樣的歌,我做了文章開頭的那個假想測試。實測結果,不出意料,還真是用Android模式播放器自帶的流媒體APP播放效果更佳。具體的差異體現在,如小提琴的向上延伸、音色、味道,和細節的豐富度或者說形體感和韻味表現方面,直接用播放器聆聽,和雙向藍牙LDAC相比,還真就是區別明顯。此外,在低頻部分也是如此,例如大提琴,低音提琴,貝斯等樂器,極低頻細節的呈現,和飽滿程度,也是有比較大的區別。整體看,雙向藍牙模式下的素質是有的,但就是在風格上面偏干,弱音細節稍有缺失,整體悅耳程度和耐聽度不如機內直播效果更好。

如今我們是否還需要Android播放器?山靈M6Ultra_新浪眾測

在回答了秉持實踐出真知,出於純粹個人好奇但似乎大家都知道答案的問題之後,接下來我找了一些常用的耳機進行搭配使用,想要試試看,M6Ultra在時隔兩年的當下,與不同耳機的搭配能否擦出別樣火花,說人話就是能否優秀完成耳機驅動,達到悅耳效果的基礎任務。之前寫過的ME600,在單端低增益模式下已然能夠獲得很好的低頻驅動效果以及聲場空間感的舒適表現,更換4.4mm平衡口之後更是迅猛強勁,氣勢震撼,在聆聽古典樂大編製等考驗解析力、信息量以及聲場呈現的歌曲時,相較於單端,平衡則更能發揮性能優勢,帶來從音色到細節的高質量聆聽體驗。畢竟,M6Ultra單端最高輸出功率為240mW@32Ω,平衡最高輸出功率達到720mW@32Ω,這個數據放到今天看也不過時。

如今我們是否還需要Android播放器?山靈M6Ultra_新浪眾測

此外,在耳塞部分,我還嚐試了幾款我個人比較喜歡的,有特色的耳塞,例如JVC的FX850和鐵三角的CKS1100X,前者作為我最喜歡的木振膜耳塞,當年想要驅動好並非易事,不僅需要充足的驅動力提供低頻量能的澎湃效果,還需要巧妙的控制力和音源層面的高素質信息量保障,來防止淪為暖糊黏連聽個響的慘況,還是對前端有些要求的。在接駁M6Ultra時,使用4.4mm低增益表現,開聲將宏大的聲場與漫無邊界的通透自然包裹氛圍很直接的給到,尤其木振膜特有的音色特徵,能夠很好的表現出來。在聆聽趙鵬的歌曲時,得益於人聲部分回放出來優秀的厚度和密度,能夠將“人生低音炮”的特色發揮的淋漓盡致,相當迷人。而木振膜耳塞聆聽大提琴也是一絕,M6Ultra恰到好處發揮的山靈自家特有的韻味與木振膜特有的音色加成,實現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一曲巴赫大無,相當過癮!CKS1100X我更喜歡用它聆聽女聲,我覺得某種程度上,這也算個女毒塞,經M6Ultra的驅動下,最終呈現效果並不是那種特別銳的刺激女毒,而是適度刺激,輕盈明亮,活潑靚麗,甜美通透的女聲表現,沒有因為韻味將女聲變老,也沒有因為刺激將蔡琴一類聽成小偶像,這套搭配還真是恰到好處的玩法。

如今我們是否還需要Android播放器?山靈M6Ultra_新浪眾測

為進一步刁難考驗,我更換了頭戴大耳機,AKT1P、HE400以及最近比較熱門也是我經常聽且比較喜歡的Audeze MM-100,試圖將M6Ultra的實力潛力,來個一探究竟。按照驅動的難度,我先測試了AKT1P,這款當年發佈我就非常喜歡,素質聲場的表現是我覺得“便攜”頭戴耳機裡面非常出色的,同時悅耳程度也絲毫不弱,沒有因為是聯名款就耍猴兒,接駁M6Ultra開聲明顯感覺大材小用,充分驅動是毫無問題,該有的低頻彈性,細節解析,大無邊的聲場與細而精的分離,都沒什麼毛病,甚至山靈特有的韻味也不會和耳機本身調音有什麼衝突,均衡耐聽好聽吧。剩下兩個平板耳機,接駁M6Ultra竟也沒有推不開之類的問題,聲場能夠打開,不擠壓,解析分離定位不黏連,結象也不虛,密度紮實,形態清晰,這一度讓我懷疑,一台兩年前的播放器,是不是當時設計的過於超前了?

如今我們是否還需要Android播放器?山靈M6Ultra_新浪眾測

最後簡單總結,我的結論是,Android播放器的機內直播流媒體APP的效果還是有明顯優勢存在的,而Android系統帶來的高自由度和可玩性,也是上文所述的其他替代方案不能給與的,順理成章的我還是會堅定喜歡Android播放器這個品類並繼續保持關注最新動態發展。另一方便,閑的沒事幹的一通折騰之後,也感歎這台M6Ultra終究是經得住時間考驗的東西,也如山靈的其他經典產品一般“曆久彌新”,這在當下快節奏生活與產品快餐化的趨勢下,就更顯得尤為可貴,感興趣的朋友最近不要錯過618的山靈旗艦店活動,好價!好機!好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