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smart易寒:smart的流量焦慮不一樣,市場佈局存空白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 宋豆豆 深圳報導

正在舉行的粵港澳大灣區車展上,一個月前北京車展上“雷綠周紅”掀起的流量高潮再次完美“復刻”。

在手機市場交鋒多年的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和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餘承東時隔多年在汽車圈罕見同台,所到之處被人群包圍,歡呼聲和拍照的快門聲此起彼伏。

餘承東為360董事長周鴻禕遞上問界M9的鑰匙,後者稱“這是我五十年來收到過最好的六一兒童節禮物”,將熱度和流量拉滿,二人所在的鴻蒙智行展台被圍得“里三層外三層”……

“市場競爭激烈內卷,營銷廣告費用投不起。在流量經濟時代為了讓產品被消費者感知,必須往前走一步。”餘承東談起了對當下車圈卷老闆的看法。

注意力經濟時代,消費者對流量和熱度的追逐和關注,驅動著以往或在車間攻克技術、或在辦公室評判市場態勢的車企大佬們踏入更廣闊的流量池,或開啟直播,或開設個人社交賬號,向流量“傾斜”,紛紛化身公司銷售“一號位”活躍在大眾視野中,試圖成為品牌最知名的名片。

“作為一個新品牌、新勢力,通過創始人的形象、故事或者一些社交端的花邊去吸引用戶的關注,靠直播、靠車展、靠引流,對於一個全新品牌的確是很有效的一個手段。但smart作為一個擁有26年發展歷史、在個性和新奢領域有廣泛認知的品牌,這不是我現在需要去做的事情。”粵港澳大灣區車展期間,smart品牌中國營銷公司CEO易寒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談及了對當下汽車圈老闆卷流量的看法。

不過,易寒對其時效性以及持續性表示懷疑。“公眾新鮮感一過、好奇心一過,這個事情會減價扣。換個角度來看,這對品牌是一種時間上的損失,即該去投資品牌建設時,過度關注了創始人或者品牌所謂的風範影響力。對此我持保留意見。”

易寒稱他也有流量焦慮——“smart市場佈局才66個城市,而全國有300多個城市,我們該有的市場機會和空白沒有抓住。”

當下smart品牌正在加速市場佈局。今年4月,新款smart精靈#1及#3上市,起售價最高降4.5萬元,部分配置上進行優化;5月,smart迎來第10萬輛車下線;本次粵港澳大灣區車展上smart攜旗下全系車型亮相,其中全新smart精靈#5概念車迎來粵港澳大灣區首秀。同時該車即將在全國多地開啟城市路演,首站即在廣州,其量產版本預計將在今年第三季度迎來全球首秀。

“大灣區作為新能源重鎮,對於smart來說意義非凡,雖然前期大灣區市場相對沒有像華東、華北、西南等市場起速那麼快,但其極具潛力。smart品牌的都市、新奢,主打個性和設計的形象,和大灣區市場的用戶需求較為吻合。”易寒表示。

2019年吉利和奔馳各自持股50%成立了smart全球品牌公司,在完成“第一個5年”的發展後,今年是smart“全域躍遷”之年,將在品牌域、產品域、科技域、服務域、企業域等方面更進一步。

今年年初吉利系“老將”易寒正式回歸,就任smart品牌全球公司副CMO及中國營銷公司CEO,負責smart品牌在中國大陸地區的市場、銷售及服務相關業務。此前易寒任職期間,吉利汽車的年銷量從40多萬輛級別躍升至百萬輛級。

以下為採訪實錄,有刪節:

到今年底渠道將擴充到百城以上

《21世紀經濟報導》(以下簡稱《21世紀》):smart是此次粵港澳大灣區車展唯一請了流量明星做活動的品牌,為何給予這麼大的投入?

易寒: 去年我們開始在香港推出純電smart的銷售,60天訂單破千,其中80%是高性能的BRABUS版。這也說明兩點:一是香港市場的消費力很強;二是它繼承了對smart品牌的認知,也給了我們對整個市場堅實的信心。上個月我們在澳門也開始了預訂。

大灣區作為新能源重鎮,對於smart來說意義非凡,雖然前期大灣區市場相對沒有像華東、華北、西南等市場起速那麼快,但其極具潛力。smart品牌的都市、新奢,主打個性和設計的形象,和大灣區市場的用戶需求較為吻合。

大灣區是我們現在需要快速提升的重心,包括在品牌的影響和認知上,以及渠道建設上。深圳的品牌旗艦中心也在籌備中,今年在廣東的中山、江門、湛江、揭陽等城市也有發展計劃。 

《21世紀》:您談到華南銷量沒有達到像華北和華東那樣高,除了門店覆蓋區域沒那麼廣,還有哪些因素?

易寒:首先是競爭環境。華南市場特別是廣東,新能源滲透率起勢比較早,前期用戶對科技、智駕、智艙等非常推崇。所以比亞迪、小鵬、問界等快速進入追捧期,但對smart這一個性、新奢都市的品牌,會有一個慢熱的過程。

其次,華南應該是全國高速路網最密集的地區,城際通勤很多,城與城之間40分鐘、1個小時就到達,所以用戶對車的空間、尺寸、舒適性、續航有較多追求。但在我們的重點市場如華東、華北,用戶的城市內通勤更突出。

另外,奔馳油車時代對smart的經營給華南市場用戶留下了深刻印象,南區很多的代理商和客戶對於我們fortwo兩座小車的渴求度也是最高的。

《21世紀》:今年4月上半月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首次突破50%,市場佔比首次超過燃油車。您怎麼看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

易寒:超50%滲透率在目前個別城市可以看到,比如深圳甚至大灣區。但全國範圍來看,5月新能源滲透率約為34%,2023年個別月份達到36%。這說明今年新能源汽車的量環比增加,但滲透率尚未如預期達到40%。

今年個別市場對油車的管理逐步放鬆,包括一些限牌城市要求增加油車牌照的投放,新能源稅費減免的持續性也沒有那麼明朗。從全球來看,歐洲市場對新能源所謂保護性的一些政策也在慢慢回收,其實也給予了用戶更多自主選擇的權利。

我不認為新能源汽車是靠保護得到下一步的發展,它一定是靠公平競爭和讓用戶自主選擇,靠體驗、靠技術或者靠用戶的偏好來獲得更多的客戶,這才是一個理性的市場狀態。

《21世紀》:對smart今年的銷量表現作何評價?接下來有何規劃?

易寒:今年1~4月smart穩步逐月增加,整體表現符合市場大盤。smart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上是一個個性化的存在,但若加上全球的表現,smart不容小覷,得益於(奔馳、吉利)兩個母公司的加持,smart可以快速進入到歐盟、美洲、亞太等主力市場。現在很多友商都在積極地喊“出海”,smart是重回海外市場,相較來說走得更快,更有先天的優勢。

我們對中國市場有著更加積極的追求,目前在66個城市開通了177家銷售門店、5家品牌旗艦中心等銷售和服務渠道。預計今年年底,渠道將擴充到百城以上,積極進入到所有的二線城市和部分發達的三線市場。此外,今年smart精靈#5將按計劃投向市場,預計將帶來更多的增量客戶。

作為smart公司的1號員工,2019年我就參與這個項目的談判,中間有短暫地離開吉利離開smart一段時間。這次回來,第一,我很有信心;第二,對問題的判斷也是比較清晰的;第三,從管理層到代理商、投資人,到合作夥伴,大家的觀點都比較一致,即我們需要時間快速提升,品牌進一步下探,同時站好smart精靈#1、#3、#5不同細分市場的關口。

對當下車圈老闆卷流量持保留意見

《21世紀》:今年以來,汽車市場卷配置、卷價格,也在卷老闆,很多老闆或開直播,或開設個人社交賬號,化身公司銷售的一號位。smart是否存在流量焦慮?

易寒:首先我當然有流量焦慮,但不是因為跟同行比,他們的老闆出鏡多,我們的老闆更低調。我的流量焦慮來源於對於市場空間的客觀認識,我們現在市場佈局才66個城市,而全國有300多個城市,我們該有的市場機會和空白沒有抓住。

第二,從狹義來說,我們現在是小紅書、抖音上最熱的品牌,官方賬號以及各個城市門店賬號活躍度都不小,所以我不認為我們會有焦慮。

作為一個新品牌、新勢力,通過創始人的形象、故事或者是一些社交端的花邊去吸引用戶的關注,靠直播、靠車展、靠引流,對於一個全新品牌的確是很有效的一個手段。但我對其時效性以及持續性表示懷疑,公眾新鮮感一過、好奇心一過,這個事情會減價扣。換個角度來看,這對品牌豈不是一種時間上的損失嗎?你該去投資品牌建設的時候,過度關注了創始人或者品牌所謂的風範影響力。對此,我持保留意見。

smart作為一個擁有26年發展歷史、在個性和新奢領域有廣泛認知的品牌,我認為這不是我現在需要去做的事情。smart的品牌傳播有三個關鍵詞:全球化、新奢和都市。流量對於smart來說是一個別樣的解讀,不是某個人、某個領導為這個品牌簡單粗暴地去賦能多少的點擊量、關注去換算成的流量,我們品牌的流量來自於對品牌精神的堅持,以及更多樣化的營銷手段。

《21世紀》:smart和mini均主打一些個性與新奢,對於二者的競爭,smart是否會調整打法?    

易寒:我覺得他們更多會看我們來做,畢竟我們比他們有先發優勢,比它早了20多個月,不需要因為它去做什麼打法的調整。

不過mini現在遇到的挑戰可能比我們兩年前進來的時候更多。首先,定價很難,其在北京車展公佈的預售價,社媒上用戶的反應不是太理想;另外,我們一些代理商同時做幾個品牌,他們認為電動mini的技術和品牌的加持未必能支撐起溢價,可能它在設計、風格上依然有過去的傳承,但其溢價支撐力並不樂觀。

smart希望貫徹既定方針,把能看到的問題解決掉,我們一定會穩健地、持續地增長,而不需要因為誰來了,我們去做一些倉促的調整或者是應對的策略。畢竟我們短短20個月投向市場10萬台,從0-10萬,這個速度相較過去很多新勢力已經很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