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中專女生闖進全球數學競賽決賽 坦言“只想證明女生也能學好數學”|封面天天見

封面新聞記者 歐陽宏宇

電視劇《天才基本法》中,女中學生林朝夕憑藉對數學的熱愛,最終在數學領域收穫成功。現實中,也有這樣一名中專女學生,靠著對數學的熱愛在全球數學競賽中殺出重圍,從清北、劍橋等名校生中脫穎而出。

6月13日,2024阿里巴巴全球數學競賽公佈決賽名單,801人成功晉級。據介紹,這些選手遍佈全球17個國家與地區,平均年齡22歲,主要來自北大、清華、麻省理工、劍橋等知名高校。在眾多選手中,來自江蘇省漣水中等專業學校的17歲女生薑萍表現亮眼,從一眾名校生中突圍,拿到了93分的好成績,全球排名12,也是該賽事舉辦以來首位打進決賽的中專在讀生。

“準備比賽的這兩年時間里,我自學了偏微分方程,甚至預選賽的兩天里除了吃飯、睡覺都在答題,只想證明女生學數學也可以挺棒的。”薑萍告訴記者,自己的專業是服裝設計,對數學卻十分著迷。“數學很有意思,我喜歡它一步步的推導過程,得到我想證明的,那是一種很有成就感的快樂。”

在中專讀書

只為有更多時間學數學

學校里,所有人都知道薑萍的文化課成績好,尤其是數學“斷崖式領先”。但對於她究竟在“啃”什麼級別的數學,大家並不太能理解。

在被馬克筆、服裝設計圖和針線圍繞的教室里,課桌上一本全英文的《偏微分方程》暴露了薑萍的與眾不同之處——這是高等教育出版社與美國數學會合作精選的經典高等數學專著之一。憑藉手機翻譯軟件和一本英漢小詞典,她已經自學了三分之一,達到了數學專業本科三、四年級的水平。

薑萍對數學的敏銳感知是從初中開始,她發現別人不會的題,她一眼就找到思路,可家長、老師卻只是告訴她“不要偏科”,“高考不是只考數學”。

她告訴記者,也只有在專科學校,只用學“語數外”以及服裝專業課,自己才能有充足的課餘時間跟數學相處。

很快,中學教材對她來說遠遠不夠。這時,她的數學成績也引起了當時的數學科任老師注意。他建議薑萍從同濟大學出版的《高等數學》開始;她對其中複雜的證明感到困惑,老師又推薦了謝惠民的《數學分析》。在研究多元微積分的過程中,她又遇到了困難,於是繼續研究Lawrence C. Evans編寫的《偏微分方程》。

高等數學給薑萍打開了一扇通往更廣闊天地的門。一開始,她遇到了深深的挫敗,為什麼跳步證明里的“顯然”,對她來說一點也不顯然?但挫敗感也激起了薑萍的挑戰欲,有時候遇到不會做的課後習題,她晚上一閉眼就是數字和符號亂轉,無法入睡。

這是一場孤獨的自我較量,在所有人不知不覺間,薑萍的數學能力已經飛漲。

參賽為挑戰自我

夢想是考上大學

對於薑萍來說,參加數學競賽只是為了嚐試挑戰自我。

“當時只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想去挑戰一下,大概就作了些準備就去了。”薑萍說,在為期兩個整天的比賽中,自己除了吃飯睡覺都在做題。“比賽結束了第一反應就是想睡覺。”

事實上,除了專業選手外,和薑萍一樣業餘參加數學競賽的選手還有很多,包括監獄警察、醫生、快遞小哥等等。令薑萍意料之外的是,在預選賽中,她取得93分的優異成績,名列全球12名,秒殺了一眾數學專業的選手,也是前30名里唯一的女生。

比賽結束後,薑萍的生活又回歸正常。“服裝設計和數學這兩個方面我都特別感興趣,兩個都放不下。”她告訴記者,這也是自己最喜歡也最擅長偏微分方程的原因,因為這跟服裝設計的畫圖有相通之處,“畢竟,對稱性太美了。”

在她看來,數學和服裝還是有一定的聯繫的。“學數學的時候,有時會突然想到好多種思路來解決問題;同樣在服裝作畫的時候,腦子裡也會突然產生設計的靈感。”

幾年前,在種種因素下,原本考上了普通高中的薑萍來到了這所學校。現在,她的願望是考上大學。

“但是無論未來會怎麼樣,對數學的興趣愛好會一直會持續下去。”薑萍說,她從沒有想過捨棄數學。“如果學習服裝設計是我的plan A,那探索數學世界便是我的plan B。”

從薑萍位於5樓的文化課教室遠眺出去,是大片仍待開發建設的荒地,以及距離不到5公里的漣水機場。

兩年前,當老師把高等數學教材遞給薑萍的時候,主要是覺得她的天賦和熱愛不應該被辜負。如今,對於薑萍來說,數學這個變量,或許正推動她的人生等式萌生出微小改變,帶她解出遠方未知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