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輪電動車銷量見頂,愛瑪多輪驅動夢能實現?

撰文 | 許  芸撰文 | 許  芸

編輯 | 楊博丞

題圖 | IC Photo

在兩輪電動車銷量增長見頂後,愛瑪科技開始謀劃新變局。

短短一個多月時間里,愛瑪科技發佈兩條投資相關的公告,擬總投資約50億元擴大電動電動兩輪車、電動三輪車產品產能。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愛瑪創始人張劍還和吉利一起入股了知豆汽車,試圖在電動四輪車領域佔據一席之地。

在兩輪電動車上,愛瑪並不以技術見長。切入電動三輪車、電動四輪車賽道,愛瑪能複製兩輪電動車領域的成功經驗嗎?它的多輪驅動夢能實現嗎?

一、急擴三輪產能

愛瑪急著拓展電動三輪車的產能。

4月27日,愛瑪科技發佈公告,擬與豐縣人民政府簽署《投資協議書》,投資約30億元興建愛瑪科技集團豐縣產業園項目,項目總用地面積約1434畝,用於進一步擴大公司電動三輪車產品產能。

豐縣優良的產業基礎是愛瑪將新項目落地於此的重要原因。據媒體報導,豐縣擁有新能源電動車整車及配套企業1000多家,年生產整車能力超500萬輛,占國內超60%的電動三輪車市場份額、超95%的電機市場份額,產品出口到130多個國家。

6月1日,愛瑪再發擴產公告,擬與蘭州新區管理委員會簽署《投資協議書》投資約20億元,興建愛瑪蘭州新區產業園項目,該項目總用地面積約824畝,用於進一步擴大公司電動兩輪車、電動三輪車產品產能。

愛瑪稱,該項目投資有利於完善公司在西北地區的產能佈局,滿足公司未來西北地區市場拓展和業務發展的需要。

DoNews查詢愛瑪財報瞭解到,西北地區是愛瑪國內市場中除東北外收入最低的市場,2023年,來自西北地區的收入為14.76億元,收入增速83.15%為各地區之首。

值得注意的是,總額約50億元的投資對於愛瑪來說可謂大手筆。畢竟,在2021年6月上市時,愛瑪募集資金總額僅18.11億元,被主要用於電動自行車整車建造、生產線改造等項目。

可見,愛瑪試圖將電動三輪車打造成自己新的增長曲線。那麼,電動三輪車市場值得發力嗎?又容得下愛瑪嗎?

智研諮詢報告顯示,我國電動三輪車市場規模從2017年的257.24億元增長至2022年398.27億元;需求量自2020年開始明顯回升,2021年、2022年分別達到1301.2萬輛、1395萬輛;整體電動三輪車市場均價穩步增長,2022年達2855元/輛。

報告進一步指出,電動三輪車行業起步相對較晚,競爭相對並不激烈,然而與前幾年相比,近幾年由於行業發展增速,企業數量也隨之急速增長。目前,全國共有電動三輪車品牌廠家500餘家,年產量超過十萬輛的有淮海、金彭、宇峰、步步先、力之星、新鴿、寶島、百事利、平安人家和常力等10家企業。

據DoNews瞭解,愛瑪的電動三輪車產品以休閑電動三輪車為主,同時還有篷車電動三輪車、貨運電動三輪車。

2023年,愛瑪已經在增加電動三輪車的生產,全年共生產42.94萬台,同比增長62.97%,銷售出42.67萬台,庫存量比上年同期增加18.5%。

電動三輪車在愛瑪整體營收中的佔比並不高。2023年,愛瑪來自電動三輪車業務的收入為14.35億元,雖同比增長79.9%,但僅占營收的6.82%,遠遠落後於電動自行車、電動兩輪摩托車61.06%、27.6%的佔比。

圖源:愛瑪科技公告圖源:愛瑪科技公告

不過,電動三輪車為農村鄉鎮地區居民剛需,市場有一定的局限性,且因安全隱患面臨政策收緊問題,北京、天津等地已限制不符合標準的低速三、四輪車上路行駛。這個市場雖然分散但面臨的阻礙也很明顯。

二、兩輪承壓

很多人知道愛瑪,可能是從周杰倫拍攝的愛瑪電視廣告里。

2009年,正值巔峰期的周杰倫成為愛瑪電動車的代言人,伴隨“愛,就馬上行動”的廣告詞,愛瑪借助周杰倫的強大影響力,迅速傳遍大街小巷。如今,15年過去,長紅的周杰倫仍然是愛瑪代言人,而愛瑪也已經成為國內數一數二的電動車品牌。

不過,與周杰倫擁有音樂方面毋庸置疑的實力不同,依靠周杰倫代言一炮而火的愛瑪,至今的技術含量仍然未得到最大程度的認可,外界對其“重營銷輕研發”的質疑始終沒停過。

2020年-2023年,愛瑪的研發費用從從2.39億元增加到了5.89億元,不過,其包含廣告及業務宣傳費在內的銷售費用也一路攀升,從3.99億元增加到了6.41億元。

與強勁競爭對手雅迪相比,2023年雅迪研發費用為11.92億元,約為愛瑪的兩倍。

如同四輪電動車一般,兩輪電動車的核心硬件同樣在電池上。

DoNews查詢愛瑪招股書瞭解到,其主要產品所使用的電池類型主要為鉛酸蓄電池,主要採購自超威、天能。愛瑪在2023年年報中稱,公司積極關注電池領域前沿技術的研發情況,持續推進鈉電池應用方面的技術研發工作,報告期內取得較大進展。

而雅迪除了成功開發石墨烯電池外,還在2023年發佈了其第一代鈉離子電池「極鈉1號」,連同其配套車型雅迪極鈉G25。據雅迪介紹,相較於鉛酸和鋰離子電池,「極鈉1號」具有安全性優異、壽命長、充電速度快、低溫耐久性出色及動力超凡等多項性能優勢。

雅迪財報顯示,電池收入已經成為其收入的有力支撐,2023年,雅迪電池及充電器產品為其帶來收入92.5億元,占總收入的26.6%。

已做了5年外賣騎手的趙林(化名)對DoNews表示,“開了這麼多年的電動車,買過五星鑽豹、雅迪等好幾個大小品牌的電動車,車的價格大概都在3000元左右,技術層面的感覺沒有太多,都大同小異吧,只是覺得小品牌的電池太不耐用。”

趙林最終選擇成為雅迪的長期用戶,在他看來,電池才是電動車的靈魂,而雅迪的電池,是他買過的電動車品牌里最耐用的,他身邊買雅迪的親朋好友不在少數,“電池不行了直接換一塊原裝的,又是一輛好車。”

不過,“00後”謝芊芊(化名)告訴DoNews,雖然親戚都說雅迪大品牌好、耐用,但自己和朋友都更喜歡愛瑪的顏值,感覺更個性、時尚,所以下一輛電動車打算換成愛瑪,“愛瑪現在也算大品牌了,再差總比我現在騎的這個隔三差五就要送去修的小品牌車好吧!”

2018年,《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範》(以下簡稱“新國標”)的發佈,給了眾多兩輪電動車品牌巨大的發展機會,大家各自出招,在政策紅利之下,不管營銷強、技術強還是顏值高,都能有不錯的銷量。

但如今,政策紅利期要結束了,新國標帶來的換車潮進入尾聲,高增長時代告一段落,兩輪電動車行業進入存量博弈階段。

當一個行業進入存量市場,競爭加劇是必然,對於車這種與技術掛鉤的產品,卷技術終將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對於缺乏技術護城河的愛瑪而言,壓力加大是必然。

如今,愛瑪的頹勢已然顯現。

2023年,愛瑪營收為210.36億元,同比僅增長1.12%,落後於2021年、2022年的19.33%、35.0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8.81億元,增速更是微弱,僅有0.41%,而2021年、2022年的同比增速分別為10.94%、182.14%。

2024年第一季度,愛瑪實現營收49.54億元,同比下降8.97%;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83億元,同比微增1.16%。

但愛瑪的競爭對手雅迪卻仍處在增長軌道上。2023年,雅迪實現收入347.63億元,同比增長約11.9%;淨利潤達到26.4億元,同比增長22.17%.

2023年愛瑪電動自行車、電動兩輪摩托車合計賣出1028.96萬台,比2022年少賣了21.69萬台。但同期,雅迪賣出1650萬台電動兩輪車,較2022年增加約17.9%。

在這樣的發展形勢下,愛瑪要繼續保持增長,不得不另謀出路。

三、四輪尚早

電動三輪車或許裝不下愛瑪的擴張野心。

3月7日,曾因經營不善而破產知豆汽車宣佈完成重組。作為曾問鼎中國及海外微型電動汽車細分市場銷量冠軍的知豆汽車,“重生”背後不乏大佬助力。

據知豆汽車官網介紹,2023年10月,吉利汽車集團、愛瑪科技創始人張劍、知豆汽車創始人鮑文光、金沙江聯合創投、三峽資本、深圳遠致富海等注資令其實現資本戰略重組。

企查查數據顯示,張劍在南京知豆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任副董事長,持股約23.56%;吉利汽車集團高級副總裁兼CFO戴慶任董事長一職。

4月18日,知豆汽車以“煥彩由我”為主題,發佈重組後的首款新能源微型電動車——知豆彩虹。據稱,知豆彩虹是全球首款可真正實現2.8億種海量潮流煥膚的微型電動汽車。

從知豆彩虹官網來看,其售價在3.19萬-4.39萬元,與市面上常見的如五菱宏光MINI EV等品牌相比,沒有太大價格優勢;其續航里程為125-205公里,搭載國軒高科磷酸鐵鋰電池,整體配置和外觀在當下競爭激烈的微型電動車市場中並無太大亮點。

據媒體報導,知豆彩虹未來有可能借用愛瑪科技的銷售渠道進行銷售。不過,就算消息屬實,愛瑪兩輪電動車的銷售渠道能否支撐四輪電動車的銷售也需打個問號。

而吉利自身也在著力發展微型電動車,未來能給予知豆汽車多大支援力度也是未知數。

值得注意的是,知豆汽車生產基地位於蘭州新區,愛瑪本次擬投資約20億元興建愛瑪蘭州新區產業園項目擴大電動兩輪車、電動三輪車產品產能,或能與知豆汽車形成協同效應。

事實上,對於進軍四輪電動車市場,愛瑪早有謀劃,其除了生產電動兩輪車、電動三輪車外,還生產低速電動四輪車、自行車、電助力自行車等產品。

不過,愛瑪的電動四輪車在市場上並未掀起太大波瀾,也未成為公司業績、銷量的有力助力。或許,張劍入股知豆汽車,本身就是在為愛瑪發展電動四輪車“取經”。

造車並非易事,從兩輪到三輪、四輪的跨越,絕非多一兩個輪子那麼簡單,雖然愛瑪在兩輪電動車領域已經有著深厚的經驗積累和龐大的銷售網絡,但能否如願搶下新市場、為公司畫下新的增長曲線,道阻且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