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裡通義Qwen2拿下大模型最新測評全球開源第一 周鴻禕發文祝賀:未來開源模式一定會超過閉源

AI大模型到底是開源好,還是閉源好?

6月14日,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禕在其社交媒體上發文站台“開源大模型技術”。他表示,開源技術的存在讓AI大模型技術從“原子彈”變成了“茶葉蛋”。“未來一年,大模型的發展將變為以場景為核心,開源模型會發揮巨大的作用。”

在視頻中,周鴻禕特別提到了,剛剛在全新的大模型測評基準LiveBench AI中,進入榜單前列的阿里雲通義千問開源大模型Qwen2-72B。榜單顯示,LiveBench AI首次針對34個全球領先的開閉源大模型進行測試評價,GPT-4o排名第一,緊隨其後的有Cluade-3、Gemini-1.5和Qwen2-72B,其中Qwen2-72B是排名最高的開源大模型,也是唯一進入前十的中國大模型,成績超過Meta的Llama3-70B模型。

公開資料顯示,LiveBench AI由圖靈獎得主、Meta首席AI科學家楊立昆聯合Abacus.AI、紐約大學等機構推出。在周鴻禕看來,國產大模型能在世界級的測評中,只用很短的時間就從眾多歐美科技巨頭製造的大模型產品中脫穎而出,證明了開源的力量是無窮的。

“開源是市場經濟情況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一種新機制。”周鴻禕說,這種模式可以把優秀的人才聚集在一起,讓知識充分共享,其聚集的人力物力要遠超過一家單獨的公司。“開源模式在發展速度上創造了奇蹟,沒有開源就沒有互聯網、大數據系統,更不會有今天人工智能。”

事實上,在AI大模型領域也是應用十分廣泛的一種模式,文心4.0、豆包pro、混元pro等中國大模型都採用閉源模式,其背後是不少開發者對使用開源大模型心存芥蒂。

但周鴻禕認為,不能認為用開源技術就是在抄襲,由於時下的新技術的規模和複雜度都很高,“重複發明輪子,把別人踩過的坑重新做一遍沒有意義的”。

那麼,大模型技術的未來究竟是開源還是閉源?周鴻禕認為,從未來來看,開源大模型的能力應該會超過閉源。“因為大模型是一個開放的生態,對開源模型進行改善,會形成強大的反饋的力量,使得開源的社區能夠持續改進;把大模型的能力和各個場景相結合,會是下一步人工智能發展的重要方向。”

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