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張成崗:人工智能進程無法阻止,要“以人為本”發展技術

新浪科技訊 6月17日下午消息,近日舉辦的全球展望論壇·北京分論壇上,中國發展戰略學研究會副理事長、清華大學社會治理與發展研究院院長張成崗指出,人工智能的出現是一個緩慢的進程,但進程是沒有辦法阻止了,我們只能去理解它,要堅持以人為本,去發展為了人類的技術。

張成崗指出,“人工智能風險有幾個特徵,即人工智能技術與社會具有共生性、與未來的貫通性,以及全球性與區域性結合的跨界性,這些特性構成了我們這個時代所面臨的技術風險特徵。”

在他看來,首先,我們需要審視技術會不會失控,是自主的還是可控的。“現在很多人越來越認為在很多方面技術不可控,因此在可控和不可控的邏輯主線上,在向一個不可控的偏移,這不是說事實上它不可控,而是我們假定它不可控,因為我們做的事情可能比假定可控做的事情要更重要。”

第二,現在的我們是算法決定論,是技術決定論,這裡面算法及數據的一些挑戰,比如說人工智能算法邏輯可能不確定,比如說人工數據存在不可回溯性等,以及人工智能發展當中的倫理挑戰。“現在,倫理也不是一個軟學科,而是一個硬問題,需要我們去關注去解決,比如責任問題,比如說我們新時代的自動駕駛的問題,都在呈現出來,以及就業的挑戰,都是我們大家應該關注的問題。”

“因此,我們應該走向善治和善智的相互介入,我們要進行評估,要進行反思,什麼時候都要以人為中心,要堅持以人為本,要發展了人類的技術,而不是要替代人類的技術。”張成崗表示。

據介紹,全球展望論壇委員會由牛津大學、斯坦福大學和清華大學青年學者發起,於2024年6月在矽谷、北京、倫敦依次舉辦三地聯動論壇。通過圍繞相同主題的多元對話,為青年學子、職場人士搭建聯通科技創新、國際關係、經濟金融的全球性對話平台。(文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