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6.18 商業快評(三)丨百億補貼高光時刻的背後是電商“慶餘年”

封面新聞記者 孟梅

隨著快手、B站的“6.18戰報”出爐,2024.618大促落下帷幕。

今年618,各家平台紛紛“返璞歸真”,一是取消預售製,各大電商平台相繼宣佈取消沿用了十多年的預售機制,主打“現貨開賣”。

再者是試圖通過將戰線進一步拉長以及狂發各種補貼來取得突破。公開數據顯示,京東百億補貼持續為消費者提供了豐富的低價大牌選擇,在線商品數同比增長超100%,百億補貼用戶數、訂單量同比增長均超150%;除此之外,9.9包郵頻道全週期在線商品數逾百萬,用戶數、訂單量同比增長均超百倍。此外,京東9.9包郵頻道首次帶來2元包郵日,銷售數量同比增長數百倍。

而主打好貨好價的淘寶百億補貼,則成為品牌增長新引擎。截至6月17日24點,成交金額同比增長550%,其中3C數碼同比增長878%、小家電增長超800%,食品生鮮增長549%。值得關注的是——淘寶百億補貼首創的大牌“全家桶”618期間火爆全網,戴森、Apple、大牌美妝全家桶引發全網消費者“蹲搶”。

作為“百億補貼”野生代言人的拚多多則略顯低調,只是在618當日發佈了百億補貼各個類目銷售TOP 10單品,涉及生鮮、手機、數碼、家電等50個類目。

戰報背後,是各家平台們“真金白銀”的大力度優惠和補貼。比如京東先後在6月初表示增加10億現金和流量鼓勵創作者參與直播活動,又在618前夕宣佈增加百億補貼;天貓也在618前夕提出加碼百億補貼,並增加了商家寄件補貼和88VIP包郵等優惠,並在6月18日宣佈,在618的最後三天投入100億驚喜紅包,面額從15元到1900元不等。

全網卷低價趨勢下,各大電商平台無論是百億補貼的空前力度,還是到低價優質商品的源頭直采都做足了功夫。但,跳脫補貼的框架來看,618還有什麼解法?或者換個競爭的思路,電商平台除了低價還能給消費者提供什麼?

眾所周知,消費行業里,平價、高質是最大的確定性,顧客總是貪婪地希望兼顧“便宜出好貨”的無限需求,但是對供給端和平台方來說,不同的階段則有著不同的使命,多、快、好、省優先級排序也要緊跟著消費需求的變化而變化。在性價比消費浪潮下,低價、優惠日常在直播間和線下商超已經司空見慣,相較於拚價格,好和快,才是未來電商平台服務的核心,品質依然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從這個角度來看,消費市場最終還是應當回歸冷靜、理智。從這個角度去看,儘管百億補貼短期內依然會在拉新、促活以及提升下單率上繼續發光發熱,但相信在未來,百億補貼終究也會成為一個階段性的“產物”而逐步淡出市場。說不定那個時候,整個電商會迎來新的更大的市場,畢竟世界萬物都處在動態平衡的較量之中,而我們終將重新處於一個新的穩定狀態。作為品牌商家,需調整預期,更注重日銷,對於平台而言,需要進一步在平衡商家和用戶利益之間做功課,不斷補齊短板,增加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