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經濟觀察丨破解市場亂象 茶品牌引入公證推動產業透明化

封面新聞記者 張越熙

早先,打假博主@B太反映“在西湖景區龍井村某茶葉店購買疑似假龍井茶”,此事引發網友熱議,也引發了大眾對於茶行業混淆產地、偷工減料、虛標品級、以假亂真、哄抬茶價等亂象的又一輪關注。茶葉如何保真,如何保護消費者知情權和選擇權一直是企業和相關單位持續探索的問題。

6月25日,記者獲悉,小罐茶創始人杜國楹對外發佈“敢保真”戰略與“專利開源”計劃,同時宣佈全面引入公證環節,由公證機構對茶葉產品從原料取得、生產加工、質量檢測、包裝出品等環節給予監督公證。

記者瞭解到,監督公證的機構是福建省廈門市雲尚公證處、法信公證雲(廈門)科技有限公司,現場小罐茶與其進行了公證服務簽約。簽約公證服務後,從原料取得、生產加工、質量抽樣檢測、包裝出品等環節及產區、年份、食品安全抽樣檢測三個維度,公證處工作人員將全程參與監督。同時,公證機構會在每一盒經公證的茶葉產品上加貼公證封簽。

在茶行業中引入公證環節有何意義?福建省廈門市雲尚公證處執行主任葉科展向記者介紹,通過公證的介入,把茶葉生產的過程信息通過公證的方式形成一個信息的閉環,消費者可以直接通過外包裝盒中一鍵掃碼查看公證監督茶葉生產的全過程,在生產者、消費者之間架起一個信任的橋樑。

在發佈會現場,杜國楹也回應長期來的“大師作”爭議稱,企業廣告語對大家造成了困擾,自己反思多年,鄭重向大家道歉。目前小罐茶不再宣傳大師作並將135項製茶專利無償向社會開源,製茶工藝及設備專利涵蓋了從茶葉初製、精製、包裝到倉儲物流的全流程,會全部開放給全球夥伴。記者瞭解到,中式新茶飲頭部品牌霸王茶姬成為小罐茶專利開源的首位受益企業。

近年來,隨著新消費趨勢的崛起,傳統茶越來越受到受到年輕消費群體的青睞,產業規模迅速壯大。據艾媒諮詢報告顯示,預計到2025年,中國新茶飲市場規模將擴大到3749.3億元。《2023淘寶天貓茶行業消費趨勢白皮書》也顯示,從兩大茶品類賽道來看,以花草茶、水果茶為主的代用茶具備大量的用戶基礎,消費人數佔比70%;但整體茶行業的銷售規模主要依賴原葉茶,普洱、綠茶、烏龍茶佔據原葉茶銷售TOP3。伴隨著越來越多年輕人成為潛力趨勢群體,茶行業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

同時,調研數據顯示,味道苦澀、攜帶不便、衝泡流程繁瑣是部分年輕人不愛喝茶的主要原因。因此近幾年原葉茶市場的產品形態也一直在改進,除了獨立包裝的小罐茶裝,相關品牌還推出了冷泡、茶精茶膏等更輕鬆衝泡的產品,以此來吸引年輕的原葉茶“新粉”,也大大推動了茶葉的“年輕化”。

業內人士建議,伴隨著茶葉產品包裝、形態的逐漸多元,產品溯源、法律公證等更為直接和剛性的保障手段務必要跟上,相關主體需要合力促使整個行業向更加規範化、透明化的方向邁進,共同推動茶文化的正向傳承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