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CD入坑指南,真力音箱搭配馬蘭士CD機

數字音樂時代,大家都熱衷於使用流媒體進行音樂播放,CD已經漸漸變成小眾的東西。不過我還是喜歡聽CD,時間讓一切平凡的日常,被賦予深厚的意義。可能因為從小就接觸到了打孔CD碟,收集和整理CD光盤已經成為了我的一種樂趣。

古典CD入坑指南,真力音箱搭配馬蘭士CD機_新浪眾測

因為搬家翻出了很多以前的CD碟,整理了一下,冀望給那些感興趣的HiFi新手作為指南。因為收集的CD碟里,有不少是歐洲藝術音樂,或者說是廣義的古典音樂,所以第一篇就只開聊古典CD的入坑。

如果音樂有門檻,那肯定是設備

感覺聽音樂是一件沒有門檻的事情,就像吃東西一樣,旋律好聽就是了,沒有什麼高深理論可言的。如果說一定要給聆聽音樂一個限制,那肯定就是設備。設備選對,聽起來宛如小現場一般的沉浸式體驗,才是那個味。

古典CD入坑指南,真力音箱搭配馬蘭士CD機_新浪眾測

選對設備不是去考慮音箱喇叭尺寸、解碼器芯片、甚至玄學一點的線材材質,而是選擇一個能保證音樂播放素質的方案,例如在無法保證流媒體音頻素質的情況下,選擇播放CD碟聆聽音樂是不錯的方案。

古典CD入坑指南,真力音箱搭配馬蘭士CD機_新浪眾測

CD碟在是多年前就沒落了,所以市面上可以淘到超多的廉價CD,如果是在廣深等南方沿海城市,舊貨市場還能淘到打孔碟。唱片公司也早就從從雙星時代邁進包子時代,五張以上的CD碟塞進硬卡紙套,比雙碟還要實惠。我就很推薦新添置CD機的朋友入手Sony的50經典套裝,市場價200不到;或者是德意誌唱片(DG)的音樂王國系列套裝,800左右能買到120週年紀念套裝。這些套裝都是老貨,或者說是經典曲目,錄音素質都很在線,100多首也足夠聽很久。

古典CD入坑指南,真力音箱搭配馬蘭士CD機_新浪眾測

CD機的選擇不妨簡單一些,直接選那些經典、音色傾向還原原音的產品,例如馬蘭士CD機。馬蘭士的產品沒很奢華的或者個性的外觀,但是素質方面很有保證。沒有過分的音染,是踏踏實實追求原音播放的產品。

古典CD入坑指南,真力音箱搭配馬蘭士CD機_新浪眾測

音箱我傾向監聽箱,低音染,有很高的解析力。我買的是真力G2,4英吋中低音單元+0.75英吋高音單元在小書房絕對夠用。另外真力G系列雖然是有源音箱,但是這種監聽音箱是不帶音量調節的,所以增加個前級也適合的。

古典CD聆聽指南

古典音樂如果單純從好聽意義角度而言,是不如流行樂好聽的。優美旋律貫穿始終的流行樂,比結構複雜,短則半小時長則兩三小時的古典樂更精彩。雖說古典樂其實也有很好聽的旋律,但是不改編很多人聽不下去。就像現在的文藝電影,原片看著會犯困,可是解說很多受眾。

古典CD入坑指南,真力音箱搭配馬蘭士CD機_新浪眾測

我一個舍友入坑古典樂,就是因為我推薦了一張the piano guys的新派古典樂CD碟。舍友驚訝原來古典樂也可這麼好聽,穆索爾斯基的圖畫會展覽在the piano guys改編後變得靈動悅耳。

古典CD入坑指南,真力音箱搭配馬蘭士CD機_新浪眾測

要說改編素質,大家肯定會說還是拉威爾的版本好。但是拉威爾的版本真的好“嚴肅”,習慣了流行樂的人肯定難以接受。我發現如果不是因為會玩樂器,我也很難接受古典樂。在聆聽古典鋼琴曲的時候,我更多是在注意他們的技法,會驚訝原來還能這樣演奏。類比就是玩魔術,流行樂這種小魔術很容易就能看穿,樂趣很短;而古典樂就是高級魔術,可以不斷琢磨,耐人尋味。

古典CD入坑指南,真力音箱搭配馬蘭士CD機_新浪眾測

傾向炫技,推薦從巴洛克晚期的開始聽古典樂。這時期的音樂在情感、節奏和力度都高度一致,是有多條旋律線的複調織體。這個時期的音樂還有很多複雜的裝飾音,非常的華麗。典型就是巴赫的No.5 D大調勃蘭登堡協奏曲,建議聽卡爾李希特和他的慕尼黑巴赫管絃樂團的版本。鋼琴獨奏段落很炫技,節奏很強。

古典CD入坑指南,真力音箱搭配馬蘭士CD機_新浪眾測

手上這碟勃蘭登堡協奏曲在2020年有新版,是老錄音的一個SACD重製版本。SACD也有數字版,馬蘭士CD6007也支援USB播放數字媒體,我入手CD碟,也有一點為了收藏的意思。實際應該是1967年初錄製於慕尼黑音樂和戲劇學院。此錄音1989年的發行版比較經典。

古典CD入坑指南,真力音箱搭配馬蘭士CD機_新浪眾測

上世紀90年代剛好是馬蘭士的石渡健時期,經典馬蘭士之聲也是這個時期形成,並得到了延續。用馬蘭士CD機聆聽這個時期的CD作品,可以更體驗石渡健對古典樂原音的追求。手上就有一張1988年的米爾斯坦的巴赫小提琴無伴奏,DG出品,很久以前在盛賢舊貨市場買到。比較大概率是老翻,但是錄音素質還是挺不錯的,曲的演奏速度、力度和音量都相對穩定。馬蘭士CD機加真力G2音箱的回放下,沒有過分音染,很高度還原,頗有當年坐在倫敦康威音樂廳聆聽的感覺。

古典CD入坑指南,真力音箱搭配馬蘭士CD機_新浪眾測

以前聽人分享古典樂,總能遇到說在聆聽什麼什麼旋律的時候,就會幻想到什麼什麼云云。小時候的我一直以為是自己想像力不足,腦放不夠大。長大後才發現是自己的閱曆不足,音樂是真的能讓一切的平凡,賦予深厚的意義。一段旋律可能會勾起不同的記憶,例如看完美劇漢尼拔後,每次聽哥德堡變奏曲詠歎調,就想起他的烹飪和用餐場景。

古典CD入坑指南,真力音箱搭配馬蘭士CD機_新浪眾測

給人想像力最多的還要數維瓦爾第的四季,很多電影、電視劇、廣告都有它的身影。被人讚譽的是祖賓梅塔和以色列愛樂團演奏的版本,還有阿卡杜在莫納音樂節的錄音版本。個人很喜歡是珍妮拉蒙及其古樂團演奏的版本,錄製於多倫多亨伯克雷斯特聯合教堂。珍妮拉蒙根據自己對的四季理解,用提琴裝飾音豐富了原曲,變得更為細膩,更似鳥鳴。真力G系列解析力是小音箱的佼佼者,對於諧波失真、水平衰減的綜合處理非常到位,在播放珍妮拉蒙的四季時會感受到每一個微小的細節,更能感受到她改編的創新和巧妙之處。

古典CD入坑指南,真力音箱搭配馬蘭士CD機_新浪眾測

因為維瓦爾第的四季,我對於浪漫主義時期的音樂更為青睞,而對巴洛克和浪漫主義期間的古典時期沒有太多追捧。古典時期非常“嚴肅”,而且海頓、莫紮特、貝多芬的名聲實在大,沒認真聽過古典樂的也或多或少都有接觸他們的作品。我收的CD就有喬治·索爾蒂指揮芝加哥交響樂團的海頓G大調第94交響曲驚愕、巴伐利亞交響樂團的莫紮特D小調安魂曲、卡拉揚的貝多芬第九交響曲。這個時期作品的理性到了極致。例如有漸強和漸弱的運用,馬蘭士明顯是有針對這些聲音有優化的,離散式電路設計在播放這些聲音的時候很有優勢,非常精準。

古典CD入坑指南,真力音箱搭配馬蘭士CD機_新浪眾測

在聆聽這時期音樂的時候,大家都很講究皇帝位,即最佳聽音位置。因為古典時期的樂團很龐大,在巴洛克時期針對不同樂器是相同處理方式,而古典時期沒意見樂器有各自的任務,例如第一小提琴基本就是低音絃樂伴奏,銅管樂基本就是增強和聲,鼓是強調節奏。傳統音箱的皇帝位比較局限,稍微偏差一些,就會讓人對各樂器的定位產生偏差。

古典CD入坑指南,真力音箱搭配馬蘭士CD機_新浪眾測

所以我個人聆聽是更喜歡真力G系列這種超低衍射箱體的小音箱,滑的圓弧形邊緣箱體大大降低了前面板和箱體邊緣的衍射,而DCW波指向性控制技術讓音箱在各個頻率上有更佳的指向性,聽音範圍更加寬闊,小房間內基本不用注意什麼皇帝位的問題,三頻聆聽起來很均衡。

古典CD入坑指南,真力音箱搭配馬蘭士CD機_新浪眾測

再說真力G系列音箱還自帶了一個高阻尼橡膠材料的底座,它既是減振裝置,也是一個可以調節角度的底座。可以在15°的範圍內調整俯仰角度,保證聆聽者能獲得最佳的聆聽效果,不再被束縛於某個角度聆聽。

古典CD入坑指南,真力音箱搭配馬蘭士CD機_新浪眾測

或許是物極必反,理性的古典時期很短,往後的創作者都在追求個性化,開始了浪漫主義時期。前面說的穆索爾斯基的圖畫展覽會,也是浪漫時期的作品。浪漫時期典型作曲家應該就是舒曼,我就入手過BBC安妮版的夢幻曲、RCA魯賓斯坦版的維也納狂歡節。特別喜歡安妮的演奏,很炫技,舒曼典型旋律是高音作為連奏,低音快速斷奏重複音裝飾,要求演奏者右手要同時彈相隔八度的旋律,對演奏者要求可不低。

古典CD入坑指南,真力音箱搭配馬蘭士CD機_新浪眾測

另外玩過鋼琴的人,肯定很熟悉肖邦的降E大調夜曲,旋律很舒緩。而且旋律有多次重複,主旋律每一次重複都會增加裝飾音,富有變化。毛里齊奧波利尼版肖邦夜曲很值得聆聽,他在演奏上有點融合了舒曼的風格,弱音的處理很精妙,有一種詩意的美。

古典CD入坑指南,真力音箱搭配馬蘭士CD機_新浪眾測

這時期炫技很明顯的應該就是李斯特,曾經有段時間我不斷反複聽朗朗的超技F小調練習曲第10號,沒有一點天賦的左手,是無法完美演奏這首曲子。後來我被朋友推薦,拉紮爾貝爾曼的版本更精彩,演奏速度自然,觸鍵如天鵝絨毛般輕巧,整曲的演繹如詩一般。

古典CD入坑指南,真力音箱搭配馬蘭士CD機_新浪眾測

浪漫時期的音樂撞上現代錄音技術,那更是臻至完美。RCO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管絃樂團的好幾款唱片,錄音水準超卓,音質清澈。德沃夏克的E小調第九交響曲自新大陸,在RCO演繹下充滿了強烈的張力。德沃夏克還發展了三音動機,讓它從低音樂器傳遞到高音樂器。此外芝加哥交響樂團的霍拉姆斯德意誌安魂曲、英國愛樂樂團的馬勒第二交響曲也很精彩,很值得一聽。我推薦初燒玩真力這種監聽箱聽,就是因為它對於每一個音符都很高度的還原,沒有一絲疏忽,對培養正確的聽音觀很重要。

後記

古典CD入坑指南,真力音箱搭配馬蘭士CD機_新浪眾測

古典樂和流行樂事實上沒有很明顯界限,我們現在稱呼的古典樂,正是當年的流行樂。20世紀後的古典樂與我們很接近,像德彪西、斯特拉文斯基、拉赫曼尼諾夫這些無調性古典樂非常的現代,格什溫還開始有爵士樂的風格。音樂發展的脈絡是很清晰的,都在迎合大眾審美的變化。聽下去古典樂其實沒有遺憾,現在的音樂有眾多的流派和風格,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喜好。下一篇再繼續給大家分享收藏的CD碟,聊聊不同的音樂,喜歡的值友可以關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