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發詳評】年輕人第一副靜電耳機?

 

摘要:延續“大香”聲音風格?HIFIMAN Mini Shangri-La 迷你香格里拉我看行

我應該是所有拿到這款具有劃時代意義的HIFIMAN Mini Shangri-La 迷你香格里拉靜電耳機,相對來講比較晚分享的媒體,這裡實在是對不住各位讀者,必須說明下事出原因,一方面是我第一次正式八景把玩靜電耳機,說句心裡話,靜電耳機在我淺薄的發燒經曆中,有一段非常“曲折”的故事,即使到現在,這都是讓我最為“糾結”的HiFi系統,所以在系統前端搭配選擇上,一直在不斷進行搭配測試下了大功夫;而另一方面,無獨有偶,就在折騰前端系統搭配時,Roon又突然出現了訪問問題,這次嚴重到已經干擾了正常使用,問了一圈後發現並不能在短期內解決問題。

【首發詳評】年輕人第一副靜電耳機?_新浪眾測

 

之前我在文章《1張桌子12款器材組成3套系統,編織起了我的HiFi“聽音觀”》就分享了,桌上的這三套系統的“核心”或者說“心臟”就是由Roon管理的本地音樂加上Tidal這樣的流媒體串流,這一被限制直接導致整套系統處於“殘廢”狀態。

當然生活還得繼續,音樂不能停。

之前還不相信“上帝為你關閉了一扇門的同時也為你打開了一扇”這樣的說法,直到最近經曆的兩件事情,就徹底改變了我對這句話的認知,

發掘到了超越Roon體驗的音源系統,這系統不僅包含了軟件,在硬件上更是與軟件形成了完美組合。當然最關鍵一點,不用再擔心網絡問題。在折騰HIFIMAN Mini Shangri-La 迷你香格里拉的(下文簡稱迷你香音源時,這套超越Roon體驗的音源加解碼系統,和迷你香搭配得遊刃有餘,配合得天衣無縫。讓我重新認識了“靜電耳機”的魅力,也決定對自己系統進行大調整。

當然在說迷你香之前,有必要和大家聊聊前端,原因很簡單

搭配好了,迷你香就是這個價位的“絕對王者”

記得最早聽靜電耳機是在耳機店中,聽的是某日本知名靜電旗艦,隨耳機搭配的音源價格不菲,但當佩戴上並播放自己熟悉的曲目時,發現在一些以低頻著稱的曲目中,就像敲鐵皮一樣,缺少量感和彈性,而且三頻段顯得非常薄弱,缺乏厚重感,這給當初只在乎低頻量感的我留下了“干、冷、硬、次、薄”的刻板印象,對靜電耳機就有了一些成見,直到之後有機會聽了售價高達30萬元的HIFIMAN Shangri-La(以下簡稱大香)才有所改變,這套像軍艦一樣外觀的靜電耳機系統,一經發佈就成為HiFi發燒友趨之若鶩的對象,也成了很多燒油的“夢想情機”,但價格就像布加迪的陀飛輪,雖然沒有購買資格一說,但價格可是阻擋大眾玩家的一道重要關卡。

【首發詳評】年輕人第一副靜電耳機?_新浪眾測

 

在大香發佈的兩年後,2018年HIFIMAN又趁勢推出SHANGRI-LA jr(俗稱“小香”),雖然比價格依舊堅挺的大香價格要“親民”不少,但動輒高達5萬元的組合價格依舊有些“亭台樓閣”意思,顯然只能讓少數人“先得月”。

而轉折就來到了2024年,六年後的今天,作為HIFIMAN自研靜電耳機矩陣中的重要一環,Mini Shangri-La如期而至。

其實在5月底展會中,我就已經提前聽過迷你香,當時是這樣描述的:

“試聽時候的前端接駁的是一套商用並且已經有些年頭的CD機,從我瞭解的信息來看,這台CD機整體風格就是味道十足,所以在搭配HIFIMAN Mini Shangri-La時,個人認為味道要比最早聽過的009“濃鬱”不少,我很少在文中用這個比較庸俗的詞彙,但凡要用到這次,說明味道更佔據上風。

從短時初聽來看,HIFIMAN Mini Shangri-La就是一款能突出前端音源味道型的靜電耳機系統,現場分別試了流行和古典,這套系統能適應不同曲風,都能有可圈可點的表現,不過個人喜好現場流行多過器樂交響,並不是說古典就弱於流行,相反古典編製類曲目中需要的高範圍動態變化、高瞬態響應以及高頻中微動態變化,都能較為淩厲地表現出來,加之來自Shangri-La極為細膩潤澤的聲音風格“下放”,讓HIFIMAN Mini Shangri-La既有“外柔內剛”的風骨,在聲韻方面又能做到柔情似水。而在整體素質方面,低頻豐潤充沛,有極好的微動態表現以及瀰散感,沒有其他靜電耳機呆板木訥的質感;中頻就是標準的HIFIMAN味道,圓潤鬆甜;器樂結像紮實清晰,有一定能量感,不過受限搭配的CD機,雖有延伸但缺少一定泛音帶來的活躍感。聲場方面個人感覺要更加接近SUSVARA,寬廣大氣,但要想有這樣的聲場表現並不容易,建議使用ESS解碼來搭配。”

【首發詳評】年輕人第一副靜電耳機?_新浪眾測

 

由於當時搭配和曲目的限制,我只能分享初步的聽感,其實我在文章最後留了個尾巴,建議準備折騰的玩家,一定要搭配ESS解碼,所以我說無獨有偶,前文說的能夠超越Roon音源的音源加解碼,正是矩聲推出的X-SABRE 3,官方定義為流媒體音頻解碼器,這裏再賣個關子,之後我會分享這款流媒體解碼的詳細使用內容,會和大家聊聊為什麼能夠成為超越Roon的替代品。

除了前文講的矩聲流媒體解碼採用了ESS9038 Pro解碼芯片外,還有一個關鍵硬核指標,就是線路平衡輸出達到4.8VRMS,這樣就能提供充沛的輸出電壓,我看了手頭以前的解碼器,就矩聲X-SABRE 3可以提供到這樣的輸出電壓,而這一切都是為了能夠“驅動”好這套靜電套裝,這裏多說一句,雖然迷你香是按照套裝發佈出售的,但都可以單獨購買,耳機單獨買為7500;耳放為10500,建議搭配一起,這樣還能多優惠一些。

如果把耳機和耳放單獨拿出來,在我看來都要比HIFIMAN家平板和動圈耳機更“實惠”,從耳放來看,電源部分為分立設計,前級也為分立全平衡設計,之後經過平衡高電壓場效應管直出,沒有經過升壓處理,架構方面為晶體管,玩過晶體管耳放的朋友都知道,這類場效應架構可以提供充沛的高電壓輸出,為的是能夠充分驅動靜電耳機部分,改善靜電耳機低頻“殘疾”問題,當然在韻味上就稍微弱一些,只能靠耳機風格來進行改善,我認為迷你香耳機最有趣之處在於,它融合了技術和聲音藝術,在這一價位上達到了平衡。

【首發詳評】年輕人第一副靜電耳機?_新浪眾測

 

首先在開箱時候,如果不仔細晃悠兩下,還以為郵寄過來一個空箱子,因為實在是太輕了,而能夠做到如此輕盈,一方面是改良的頭部設計,去繁入簡,採用了全新的伸縮結構,當然絲毫沒有犧牲佩戴舒適度,另外不僅舒服還不壓耳,很適合長時間佩戴。

【首發詳評】年輕人第一副靜電耳機?_新浪眾測

 

當然迷你香耳機本體也採用了多種延續自HIFIMAN Shangri-La的技術,比如振膜部分厚度都達到了納米,小於0.001毫米,另外也延續了HIFIMAN Shangri-La的納米顆粒鍍層,達到高瞬態目的,另外在防塵防護上,也延續了納米防塵網設計,當然因為成本和重量考慮,在大香上採用的備受好評的微米金屬材質定子極板換成了傳統極板。

【首發詳評】年輕人第一副靜電耳機?_新浪眾測

 

看似“縮減”實則是更換了材質,達到音質和佩戴之間的平衡,當然不管是小香還是迷你香,都採用推挽式靜電換能器,大家都知道,靜電耳機的核心組件是一個被電極板夾在中間的極薄振膜,這個振膜通常由塑料薄膜製成,並塗覆有導電物質,當音頻信號被轉換成高壓靜電場並作用於振膜時,振膜會在電場的作用下迅速而精確地振動,從而推動空氣形成聲波,而且借助塗層鍍膜可以非常均勻地進行振動,沒有動圈因分割振動出現的失真,這一過程中的失真極低,能夠還原出更加純淨、細膩的聲音。

那在聲音表現上是否也延續了“大香”風格?

【首發詳評】年輕人第一副靜電耳機?_新浪眾測

 

在這來回折騰不同前端解碼,排除一切非不確定因素後,我可以準確地得出結論:

延續HIFIMAN Shangri-La一脈相承的聲音,又有不同!

這次我為迷你香特意調整了整套桌面系統,在之後我會對調整後的桌面系統進行詳細解讀,這篇直接來說其中的一條“分支”;使用矩聲X-SABRE 3作為音源,之後通過XLR平衡線連接靜電耳放,矩聲X-SABRE 3用卡達斯寶石,耳放接駁的是卡達聲Twinlink 皇冠二號,在這套音源解碼搭配下,

【首發詳評】年輕人第一副靜電耳機?_新浪眾測

 

HIFIMAN Mini Shangri-La 迷你香格里拉具有這個價位耳機(系統)最為出色的寬鬆和細膩感,要比我手頭上的森海塞爾HD800在器樂綜合表現上更勝一籌,因為平時聽HD800比較多,所以就先來個簡單對比:HD800的推好的聲音我有且僅有在展會中感受過,背景極為乾淨,同時結像非常紮實,而且聲像也不遠,層次出色空氣感非常“強烈”,唯獨不知道是否為搭配問題,在順滑程度上欠佳一些,當然能夠推出這樣的聲音,非常考驗供電和音源搭配還有線材選擇等等,而迷你香不僅具有HD800推好的所有素質表現,注意我這裏說的是聲音素質而非風格,在順滑程度上也要比HD800強不少,這是在我印象中的聲音簡單比較。

當然在風格上還是有很大不同的,如果說HD800是要在課堂考試這樣的嚴肅莊正環境下演奏考級曲目,需要聽清所有的細節看到嫻熟的技法這樣一板一眼的風格,那迷你香就像是在有聖誕節裝潢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邀請維也納童聲共同搭配演奏演唱的2012年版本《閑聊波爾卡》,迷你香在高頻上做了一定染色,有些自家旗艦SUSVARA UNVEILED的影子,都是追求的極致寬鬆但又沒丟失器樂線條框架,需要注意的是再怎麼搭配,迷你香都不會有SUSVARA的素質,後者在控制力和線條感上要比靜電更有力度。

【首發詳評】年輕人第一副靜電耳機?_新浪眾測

 

迷你香在器樂高頻的微動態細節表現上,迷你香要比同價位平板強不少,比如曲目中背景音中的三角鐵,如果用平板耳機來聽會過於突兀,而迷你香就和中頻人聲處理得相得益彰,既沒有讓三角鐵聲音蓋過人聲,也沒有像一些動圈耳機淹沒在人聲中,而是具有非常好的器樂層次感,加上適當殘響,透過靜電極為細膩的音色可以把這部分演繹得靈動且活躍,熟悉這首曲目的朋友都知道,三角鐵在開頭聲音是連綿不斷,而迷你香響應快速、強調瞬態的高頻就能夠把這樣急促、有力的樂器演繹得惟妙惟肖,而最後聲部在收尾時,小提琴“緩慢”拉奏的音色又極其有力度並填充進非常可觀的厚度,讓這部分聲音厚重而有質感,當然最後依舊是立馬收住,這種乾淨利索的瞬態變化我還是第一次在靜電耳機中體驗到,酣暢淋漓,非常過癮。

中頻人聲部分的表現,則有別於平板厚重風格,以我手中的HE1000 V2舉例,這款HIFIMAN平板是專門用來聽人聲,熟悉HIFIMAN高端平板的玩家應該知道,越高端的平板在中頻表現上其實染色越少,會更加註重歌手本身的風格,HE1000 V2的人聲雖然依舊是HIFIMAN偏暖的風格,但整體並不是走糊厚路線,這還是與早期Edition X風格有很大差異,迷你香的人聲在我看來是能夠明顯感受到“鬆甜潤”味道,同時又強化人聲線條感,規避靜電在中頻表現上過“散”問題,像在表現恩雅這樣的女歌手時,細膩悠揚,不過還是能夠感覺到速度的變化,要比旗艦平板更加註重人聲框架而非力道,其餘的就是靜電本身順滑並具有一定空氣感的優勢,這兩樣的加持,讓中頻人聲有不錯的氣韻感,但並不會像自家平板那麼多,當然如果喜歡醇厚的人聲,可以看看之前搭配CD的初聽聽感

其實對於中頻人聲和器樂高頻來講,迷你香風格已經有足夠“標準化”表現,能夠在HIFIMAN耳機中,旗艦耳機也好,超旗艦耳機也罷找到一些相似風格,但要說到低頻表現,則對於HIFIMAN來講,是“開天闢地”的,對於自身來講有了極大突破。

迷你香的低頻量感相比於泛音、延伸、下潛而言,要相對多一些,但有別於自身平板過量甚至搭配不好就有“溢出”境況,不管是我用矩聲這樣的比較中性的解碼還是後文要簡單講的HIFIMAN SERENADE Jr 紅色小夜曲這相對厚重韻味型解碼,都沒有出現黏滯肥大的低頻聽感,都是在適當量感下,儘量去保持比較出色的包圍氛圍感,而在回彈速度、凝聚力上,就能一耳朵聽出來是“純正靜電”風格,瞬態響應迅速不拖拉,緊致有力,如果你想追求動圈拳拳到肉的那種衝擊力,建議還是換動圈耳機來玩,當然對於我這樣追求低頻力道的重口味用戶,個人覺得缺少些“衝勁”,不過對於大眾HiFi玩家而言,其實量感已經足夠充沛,不需要再擔心低頻。聲場其實是迷你香和老大哥HIFIMAN Shangri-La會有一耳朵不同的最大不同點,大香不管是橫向還是縱向,都可用“寬宏大量”來形容,橫向幾乎沒有邊際感,縱深感極強,屬於怪物般的存在感,而迷你香則在橫向上“收斂”了不少,能夠感受到明顯的“邊際”感,同時沒有邊際羽化情況,在邊緣處缺少一些過渡,尤其在聽古典編製曲目上,會過於想聽清楚器樂結像,稍微犧牲了些立體感,不過在縱向表現上,要優於橫向,縱向的層次感非常出色,近處的器樂結像紮實,稍微遠一些的器樂在一定混響下,強化了整個縱向空氣感,讓整個聲場立體感更強,非常適合聽一些小編製室內樂,如果追求極致古典交響編製類曲目,還是留給大香吧,會更出彩,注意我這裏用了“出彩”,因為要更好地表現出交響氣勢,其實還得換ESS9039 Pro。

【首發詳評】年輕人第一副靜電耳機?_新浪眾測

 

當然對於追求極致中頻人聲的朋友來講,其實可以試試搭配HIFIMAN SERENADE Jr 紅色小夜曲,因為篇幅原因,我這裏僅簡單說說,在搭配紅色小夜曲後,首先是低頻氛圍感會進一步提升,整個下盤的密度會有可觀加強,會讓整個系統更加偏向中下盤,其次是中頻人聲厚度會有強化,但稍微犧牲了線條骨架,聽女聲還好,男聲會有過於順滑,缺少形體感,平面一些,高頻整體素質沒有變化,只是會暗一些,削減亮度,僅此而已,簡單來講,如果喜歡靜電味道同時又想增強下盤氛圍感,可以試試R-2R解碼,採用自家喜馬拉雅R-2R芯片的EF系列和SERENADE系列都會有不錯的聽感,我也建議未來可以出一些純喜馬拉雅R-2R解碼來搭配迷你香一起作為官方西裝。

其實在開始撰寫文章時候,是非常猶豫,是否要用“年輕人第一款靜電耳機”作為題目,這樣確實能夠吸引更多年輕用戶關注,但從HIFIMAN對於迷你香定位來看,它的受眾面明顯要更廣,不管是準備初次接觸靜電耳機的年輕發燒友,還是想找回聽過靜電唸唸不忘但因為價格被拒之門外的老燒,都完全能夠搭配得好,負擔得起。

借助現代技術和供應鏈優勢,來讓更多發燒友感受到曾經“可望不可及”的器材,並變為“可望可及”,我想這就是HIFIMAN源源不斷推陳出新的動力。

【首發詳評】年輕人第一副靜電耳機?_新浪眾測

 

最後和大家分享我之前看過的一首詩,很能概括我聽到這套靜電系統後的“心境”:

我們應該去向何方

Where must we go

還是在這片荒原尋找更好的自己?

We who wander this Wasteland in search of our better sel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