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宏再談開源閉源之爭:商業化的閉源模型是最能打的

封面新聞記者 付文超

“AI時代,‘超級能幹’的應用比只看DAU的‘超級應用’更重要。”7月4日,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級別會議產業發展主論壇上表示,要跳出移動時代的思維邏輯,避免掉入“超級應用陷阱”,不是只有10億DAU的應用才叫成功。同時,李彥宏指出,智能體是開發最簡單的AI應用,“也是我們最看好的AI應用的發展方向”。

演講中,李彥宏再次談及開源與閉源大模型,表示開源大模型在學術研究、教學領域等特定場景下有存在的價值,但並不適用於大多數應用場景。“當你處在激烈競爭的環境中,需要讓業務效率比同行更高、成本比同行更低,這時,商業化的閉源模型是最能打的。”

沒有應用,開源閉源模型都一文不值

李彥宏表示,今年以來,開源和閉源大模型是一個爭議較大的話題,但很多人模糊了模型開源和代碼開源的概念,他指出,模型開源只能拿到一堆參數,還要在做SFT、安全對齊,即使是拿到對應源代碼,也不知道是用了多少比例、什麼比例的數據去訓練這些參數,無法做到眾人拾柴火焰高,“拿到這些東西,並不能讓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迭代開發。”

他直言,同樣參數規模下,開源模型的能力不如閉源,“如果開源想能力追平閉源,它需要有更大的參數規模,這意味著推理成本更高、反應速度更慢。很多人拿開源模型來做改款,以為這樣可以更好地服務自己的個性化需求,殊不知這就變成了一個孤本模型,既無法從基礎模型的持續升級中獲益,也沒辦法跟別人共享算力。”

李彥宏承認,開源模型在一些學術研究、教學領域有存在價值,可以用於研究大模型的工作機制,形成理論。但開源模型並不適用於大多數應用場景,在激烈的商業環境中,想要讓業務效率高於同行、成本低於同行,商業化的閉源模型是“最能打的”。他以百度在小說創作上的實踐為例,當從開源模型轉向輕量級模型、再轉向文心大模型4.0後,小說生成的可用率和優質率得到極大提升,讓網文作者如虎添翼。

在他看來,大模型的重點還是“卷應用”,“沒有應用,光有基礎模型,不管是開源還是閉源都一文不值。”

“超級能幹”的應用比“超級應用”更重要

針對AI應用,李彥宏表示,AI時代,“超級能幹”的應用比只看DAU的“超級應用”更重要,“我們要避免掉入‘超級應用陷阱’,覺得一定要出現一個10億DAU的APP才叫成功,這是移動時代的思維邏輯。”他認為,只要能對產業和應用場景產生大的增益,整體價值就已大於移動互聯網。

他以快遞行業舉例,利用大模型能力處理訂單,快遞公司做到了“一張圖、一句話寄快遞”,不再需要其他繁瑣流程,時間從3分多鍾縮短到19秒。“而且,90%以上的售後問題,也都由大模型來解決,效率提升非常顯著。”

在代碼生成等更通用的領域,李彥宏表示,百度的文心快碼已經在各個領域逐步滲透,在百度內部,已有30%左右的代碼由AI生成,代碼採用率超過了44%。

“應用其實離我們並不遙遠,”李彥宏說,基於基礎模型的應用在各行各業和各個領域已開始逐步滲透。兩個月之前,百度曾宣佈文心大模型日調用量超過2億,近期,該調用量已超過5億。“僅僅兩個月,調用量發生這麼大的變化,足見它背後代表了真實的需求,是有人在用、有人真的從大模型中獲益了,得到了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