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堅:GPT的潛力還沒有被完整地探索

封面新聞記者 歐陽宏宇

“人工智能有一個非常長的過去,但是有一個非常短的歷史。”7月4日,中國工程院院士、之江實驗室主任、阿里雲創始人王堅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表示,GPT的潛力,到今天還是沒有被完整探索出來。

在很多人的觀念中,人工智能已是一個非常革命性的發明。但在王堅看來,神經網絡不是新的。他回憶到,自己上大學的時候,就已經暢想過未來的人工智能。“那是80年代初,到現在已等了幾十年,人工智能也沒有來。”

不過,幾十年的發展並不意味著人工智能一成不變。“未來十年,會是一個非常激動人心的十年。”王堅以神經網絡為例談到,過去研究的神經網絡只有三層,每一層只有兩三個節點;到了今天,規模更大了,計算的過程也都看不見了。

新的技術迭代一定伴隨著企業的沉浮。談及人工智能技術對產業的影響,王堅認為主要在於兩個方面,一是只要是新的技術,一定會有新的大公司出現;也一定會有大公司是浴火重生。“如果新技術出來,沒有新的大公司出現,那是不是顛覆性的技術就要打個問號。”

王堅還談到了新技術中人的因素,他認為,AI對每個部門都產生影響,但所有部門、所有人都去擁抱AI是很難的。對於不同規模的企業來說,大企業一定會覺得AI是工具的革命;小企業一定會覺得這是革命的工具。“如果大企業也意識到這是革命的工具,那變化就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