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國內貴5倍? 泡泡瑪特泰國狂割“小泰妹” | BUG

文|新浪科技 原禕鳴

泡泡瑪特旗下當紅IP LABUBU,這些天在泰國火得一塌糊塗。

國內99元能買到一隻LABUBU,在泰國竟然炒至500元,不僅如此,LABUBU來泰“旅遊”還得到了泰國旅體部部長親自接機待遇,次日,LABUBU機場歡迎儀式的照片登上了泰國《曼穀郵報》頭版……

然而,泡泡瑪特在國外的火爆,與國內的冷淡形成了鮮明的反差。

如今,盲盒在中國早已迎來“退坑潮”,泡泡瑪特更是如此。在小紅書上,有關泡泡瑪特退坑的筆記已超過5萬篇,大批消費者意識到“驚喜”其實是一場消費陷阱,此前被炒上萬元的熱門款式如今都打著半價出售……眾人對其購買力呈現明顯的“疲軟”趨勢。

如消費者所言,對於泰國年輕人,泡泡瑪特像是剛認識的“crush”(短暫的暗戀、突如其來的心動)對象。也許幾年後,“退坑潮”也會在泰國重新上演。

國內99元! 泰國500元?

看到泰國人“擠爆”泡泡瑪特門店的盛況時,若海(化名)愣了一下。

她彷彿看到了當年為泡泡瑪特“瘋狂”的自己,幾年前的她,願意在線下排隊幾小時、出高溢價只為買一款盲盒,而前不久,她選擇把所有的泡泡瑪特打包售出。

“和周圍的很多人一樣,我退坑了,我發現自己的心態從喜歡拆盲盒時的驚喜和快樂,變成了被消費主義綁架”,若海告訴新浪科技。

如今泡泡瑪特在泰國受到追捧,在她看來,是把他們這一批中國前發燒友的心態複製到了海外,這更讓她覺得,當初下單盲盒的快樂是泡泡瑪特製作的消費主義陷阱。幾年後,中國的消費者“驚醒”了,它就去開拓海外的新人群了。

此前,泡泡瑪特創始人王寧預測,泡泡瑪特2024年海外業務有信心超過集團IPO前2019年的收入,“相當於在海外再造一個泡泡瑪特”。

泰國粉絲也確實為其“瘋狂”。自泡泡瑪特走入泰國,當地幾乎所有的門店門口都排起了長龍,泰國明星、公主甚至僧人都團團包圍泡泡瑪特售賣機。

不得不承認,泡泡瑪特是懂得如何討泰國粉絲的歡心的。

自2023年5月正式進軍泰國以來,已經在當地開出了六家線下門店。今年6月27日,泡泡瑪特旗下IP小野快閃店在曼穀Central World商場開業,泡泡瑪特甚至專門打造了兩款泰國獨家限定商品,設計採用了泰拳元素。而其第六家線下門店,首日營業額超過1000萬元人民幣。

而其中最令泰國粉絲上頭的,就是上文提到的LABUBU——由泡泡瑪特簽約藝術家龍家升(Kasing Lung)創作,是THE MONSTERS精靈天團系列之一。

根據泡泡瑪特2023年財報,LABUBU在2023年為集團帶來3.68億元的收入,同比增長39.9%。泡泡瑪特樂園業務總裁胡健曾明確表示,LABUBU是年底增長最快的頭部IP之一。

目前,在中國99元能買到的LABUBU盲盒,在泰國已最高炒到500元,甚至泡泡瑪特的官方直播間里“混跡”了不少泰語評論。

從財報數據可以看出,近年來泡泡瑪特的海外市場增速遠高於國內市場增速。2023年,泡泡瑪特總收入63.01億元,同比增長36.46%;其中港澳台及海外業務營收達到10.66億元,同比增長134.9%,占營收比重升至16.9%。不過,即使在海外業務始終保持高增長,由於業績占比仍然不高,泡泡瑪特的總營收依然沒有回到巔峰時期的三位數增長。

2024年一季報顯示,泡泡瑪特海外營收的大增幅仍在持續,其總營收同比增長40%—45%,其中中國內地收益同比增長20%—25%,港澳台及海外收益同比增長卻高達245%- 250%。

據瞭解,2020年9月,泡泡瑪特首家海外直營店在韓國首爾開業,自此走向出海的道路。2023年2月開始,泡泡瑪特線下門店先後進駐法國、馬來西亞、泰國及荷蘭,數次刷新全球門店單日銷售額。

泡泡瑪特國際業務總裁文德一曾在一場電話會議上表示,“東南亞特別是泰國是在2023年發展最快的地區,到2023年年底,泡泡瑪特的東南亞線下門店數量達到15家。”

截至2023年底,泡泡瑪特已在東南亞開出15家線下店,第二多的是開店10家的澳洲市場,其次是歐洲和北美市場,各開店6家。

中國發燒友們,組團“退燒”

雖然在海外受到如此追捧,近年來中國的消費者對泡泡瑪特卻有著逐漸“退燒”的趨勢。無論是從社交媒體上消費者的反饋,還是財報上的總體營收數字都能看出,中國消費者的購買力呈現疲軟態勢,海外市場在泡泡瑪特的營收占比中越來越重要。

小紅書上,有關“泡泡瑪特退坑”的筆記已經突破5萬篇,還有不少泡泡瑪特低價出、急出、退坑回血等相關筆記。此前在二手市場上價格炒至過萬的可口可樂聯名款SPACE MOLLY,如今全新未拆封版5000元就能到手,其他多數普通款也基本可以以半價打包包郵的價格售賣。

為維持泡泡瑪特的熱度,王寧此前曾設定兩個方向:在縱向上,它希望可以把潮玩規模做大,開更多的店、推出更多IP;在橫向上,泡泡瑪特打算圍繞IP拓展更多產品,比如做動畫、推出主題樂園等。

2023年9月26日,泡泡瑪特沉浸式IP主題樂園POP LAND開業,但該樂園的爭議極大,“避坑”“又貴又小”“只適合黃牛黨”的聲音圍繞著泡泡瑪特樂園。

新浪科技此前的一份投票數據也顯示,有78%的消費者並不認可泡泡瑪特樂園,直言不感興趣,以後也不會去,6%的消費者稱自己去過但以後不會再去,僅有16%的人表示以後可以經常去。這也證明著,泡泡瑪特樂園尚未破圈引消費熱潮。

而從財報數字來看,2018、2019年,泡泡瑪特的營收同比增長達到了225.49%、227.19%,但自2020年開始再未重回三位數的高速增長。

即便如此,粉絲們仍然在2020年12月將其成功送上港交所,泡泡瑪特自此成為國內“盲盒第一股”。兩個月後,泡泡瑪特迎來了股價106.15港元,市值超過1400億港元的巔峰時刻,可如今卻徘徊在35元左右,市值約480億港元,蒸發近千億。

此外,近年來泡泡瑪特曾多次陷入抄襲、侵權、虛假宣傳等問題。2022年,315晚會揭露了盲盒產業低成本高定價、饑餓營銷等亂象,其中便提到了泡泡瑪特800元的盲盒成本僅為30元、與肯德基聯名發售限量盲盒誘導不理性消費等。

2023年6月,市場監管總局印發《盲盒經營行為規範指引(試行)》,為盲盒經營劃出紅線,要求盲盒經營者加強合規治理。泡泡瑪特作為“盲盒第一股”,受到的影響首當其衝。

此外,泡泡瑪特的服務和質量也勸退了不少消費者。在黑貓投訴上,泡泡瑪特的累積投訴量已經達到1.4萬條,多數投訴集中在不退款、質量差、預售時間長、客服態度傲慢等問題。

若海告訴新浪科技,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盲盒愛好者意識到泡泡瑪特的產品並不是剛需,而是可以提供情緒價值,但其性價比低、套路多,一款盲盒的價格近百元,已足夠一線城市年輕人一天的基本開銷。

“我越來越發現,盲盒是情緒和生活的調味劑,但不管最初多喜歡的款式,到手幾天后新鮮感就褪去了。此外,最初‘入坑’盲盒是因為覺得漂亮、喜歡,後來我漸漸發現自己有了賭徒心理,更多的是考慮是否抽到了有溢價的熱款和隱藏款,買得划算不划算,當我開始關注價格的時候,我發現盲盒對我來說的意義已經變了。”一位泡泡瑪特前發燒友分享道。

結語:驚喜只是包裝後的消費陷阱

顯然,中國消費者已經過了對泡泡瑪特“瘋狂上頭”的熱戀期,但對於偌大的海外市場消費者而言,泡泡瑪特像是年輕人剛認識的“crush”,他們如同幾年前的中國消費者一樣,被抽盲盒的驚喜、解壓,以及有可能帶來的高溢價刺激著神經,但也許幾年後,他們也會像如今大批退坑的消費者一樣,意識到所謂的“驚喜”只是泡泡瑪特用心包裝過的消費陷阱。

“他們沉迷其中,互相分享著‘賺到了’的喜悅和快樂,但有些人終會覺醒,意識到興奮無法持續,在盲盒上花費的大量金錢與精力,其實可以用在更切實際的事情上。”若海總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