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個勤天」出圈,粉絲、平台、節目組卻陷入了僵局

作者 / 鷓   鴣作者 / 鷓   鴣

運營 / 小餅乾

7月19日,節目官微發佈一則第三季的招聘啟示,一石激起千層浪,四天過去,《種地吧》節目、節目常駐嘉賓十個勤天相關的話題,還在源源不斷地為熱搜榜貢獻新素材。

截至kk發稿前,為這件事下場發聲的相關人員早已觸及到了核心層。先是節目組官微幾番回應,再是十個勤天成員蔣敦豪發表長文,其他成員紛紛轉發,再到導演出面轉發回應……

相關熱搜話題,也從《種地吧》第三季招聘加人事件,延伸到了官微掉粉實況、節目組與粉絲矛盾實錄、節目危機公關複盤、十個勤天及成員本尊、十個勤天所成立公司企業現狀、節目背後平台愛奇藝……

接連幾天的層層回應、道歉,未能壓下觀眾的怒火。#種地吧#超話中,粉絲發出大量帖子組織取關行動,核心訴求仍然是節目組和愛奇藝的正式道歉。

事情愈演愈烈,有人將官微近幾天迅速掉粉事件申請了健力士記錄。很多看客也是從中才瞭解到,這檔“愛豆組團再就業”的節目、這十個用種地曲線救事業的種地男團,背後竟然站著超百萬的“活粉”。

kk回顧了“十個勤天”的養成記,發現打動觀眾的是真誠追夢與成長背後的故事,而當他們真正地做大做強,現實卻比大家想像中的更複雜。

一、種地小隊做大做強,十個勤天是真的火了

看《種地吧》,原來不是一件小眾的事?十個勤天,真的火了。

去年2月,節目第一季集結了陳少熙、何浩楠、蔣敦豪、李耕耘、李昊、鷺卓、王一珩、趙小童、卓沅、趙一博十位娛樂圈新人,創立成一個“種地小隊”。他們在142.8畝耕地上,從零開始播種、灌溉、施肥、收穫。

節目24小時全時段、192天全方位拍攝十位少年如何真實地運營農場、直播帶貨的故事。為了把這件事做成真的,節目中成員們提出的“十個勤天”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真實地註冊成立,背後持股人是兩位總導演楊長嶺、劉博。第一季開播後,成員們的組合名便叫做“十個勤天”,節目組也為“十個勤天”也註冊了官方微博。

真人秀賽道走進了種地。這種“種地文學”在綜藝市場的興起,最早在大眾看來更像是段子,龐博曾在脫口秀中調侃300個愛豆報名,愛豆變成“愛土豆”。

直到“十個勤天”的少年們從對務農一無所知,到把做農活這些事兒手拿把掐,前後的反差,肉眼可見地照映出他們從中付出的汗水和真誠。跟隨節目的表現,還有每期成員們真實的務農vlog記錄,十個勤天借助農耕故事,讓觀眾對種地小隊發生了改觀。

喜歡這檔節目和十個勤天的觀眾,成為了“禾夥人”。禾夥人們同十個勤天一樣,為未來的前景付出諸多努力,大家在互聯網呼籲為節目拉取贊助,把每個成員的人格魅力、高光橋段在互聯網分析、傳播。成員漲粉、登上熱搜也隨之而來。

對於禾夥人們而言,十個少年不再是帶有翻紅目的愛豆、歌手、演員,而是十個氣質淳樸、梗比飯多的農民電子朋友。

而很多網友最初感受到他們的火,是他們熟練播種的動圖在互聯網廣泛傳播,以及搞笑學習農耕的日常cut,也在微博、抖音等平台熱度頗高。

節目和十個勤天也開始獲得主流認可,2023-2024年的春晚,十個勤天成員悉數到齊,在長沙分會場演唱《年少的你啊》,大眾對於他們的走紅也有了更多實感。今年第一季節目入圍了今年白玉蘭最佳綜藝獎,還在廣電總局展開了節目研討會。

豐收的喜悅,已經超出了所有人的想像。

二、第三季,初現粉絲與資方二者的分歧

禾夥人們也沒有反應過來,第三季的籌備腳步如此之快,變動也如此之快。

官微發博招聘當天,是第二季節目收官期播出日,也是北京專場演唱會首場,禾夥人們還沒來得及進入第二季的“戒斷反應”,與第三季相關的消息、十個勤天團體要迎來增員的消息,已經匆匆傳來。

節目組表示為了產業開拓、技術升級、全面做大做強農業,需要科技智慧研究、多樣農業管理技術類人才。任職要求上,與十個勤天當初的招聘條件一樣,要18-30歲的男性。

這在禾夥人看來,是節目第三季要增員的信號。但十個勤天,多一個不可、少一個不行。

至此,“十個勤天”意味著什麼,原來在粉絲、節目組看來,是不同的。

對於禾夥人來說,它代表的正是這十個0片酬參與的種地少年。這十個少年帶著赤誠之心,從零開始務農,而禾夥人們始於不作秀的真人秀,忠於他們真摯的友誼,才願意鼎力支援。

當十個勤天在節目中用6天時間成功搶收了62.66噸水稻,期間經曆了收割機陷進泥坑37次、48次農機維修,完成新農人的成長,禾夥人們認可了這些明星從零開始去農耕種地的造夢故事,並品嚐到了把十個少年養成的喜悅。

節目組如此著急地發佈招聘信息,不僅顯現出對禾夥人究竟為何買單的不理解,更在禾夥人拚命搶票、期待更多見面機會的時候,已經作勢拔腿奔赴下一站,多少顯得有些冰冷無情。

這招聘信息,對禾夥人而言像是一種背刺,畢竟它急匆匆又不帶走一絲情誼。

而站在節目組的角度來看,綜藝節目發展到第三季,也正到了求變的時候。“十個勤天”作為綜藝節目衍生的IP,何嚐不能隨節目變化而改變架構?

從第一季到第二季,節目實現的是少年們學習科技興農到產業助農的成長,《種地吧》第三季節目選擇的變化方式,是保留追夢的價值不變,嚐試拉進新鮮血液,為這個成長故事增加更多可能性。

借第二季收官,及時向觀眾透露第三季的信息,完美預熱,所以招聘信息是急著發的。不料想觀眾堅稱“十個勤天只能是十個勤天”,他們可以請假、外務,但無論是以何種方式改變十個勤天的組成,增員、減員,甚至單飛,禾夥人們都還沒有準備好。

即便很多禾夥人明白,十個少年不可能一輩子在鏡頭中種地,他們從這檔節目走出,還是要回到內娛做明星。而十個勤天團體的影響力平均出十份,卻遠遠比任何一個成員的高。

禾夥人還想繼續為、且只為十個勤天付費,節目本身卻不止要考慮一方的需求。

愛奇藝作為背後的平台,“十個勤天”除了是人、IP之外,還是在無人問津時入股、也需在人聲鼎沸時變現的“產品”。

假如“十個勤天”變成“十一個勤天”,平台、資方既有機會力捧新人,也有望為《種地吧》節目持續輸送生命力。提前籌謀,或許避免這檔綜N代在人員不變的情況下,失去觀眾的熱情,在第三季熱度出現頹勢的境遇。

前兩季,十個勤天從默默無聞到大火,粉絲與節目組、平台處於一個供求平衡的狀態,比如演唱會的出現,粉絲為熱愛買單、資方坐收回報。

而到了第三季,禾夥人想要留存原班人馬的情懷、節目要嚐試綜N代的創新、資方要嚐試多種變現方式,三方的訴求在禾夥人熱情最盛時碰撞,形成了僵局。

三、每家都想復刻十個勤天,卻還沒摸清它意味著什麼

僵局如何解,禾夥人和官方的互聯網博弈,沒有進入同頻對話。

《種地吧》的招聘在很多禾夥人看來,是一種希望“加新人”的試探。

官微後續的回應,有中肯的部分,比如將節目比喻成一本熱血漫畫,表示十個少年打敗惡龍的路途中上,種地更重要,希望讓新的戰友加入、讓更多年輕人投入到種地來。卻也有表達犀利、不恰當的部分,比如提出不希望看到粉絲做數據、打投、吵架、惡意揣測、侵占公共資源。

這一回應,沒有回應到禾夥人們的主要訴求點,抗拒飯圈化的態度,倒是惹怒了超百萬活粉。

後續十個勤天成員蔣敦豪出面髮長文,將節目增員解釋實為十個勤天成員自己的需求,而禾夥人還沒有得到想要的那個道歉。官方的小作文還在置頂中,導演出面表示“十個勤天只會是十個勤天”,也於事無補。

這邊廂《種地吧》一地雞毛,那邊廂多有同類型題材節目,趁桃的熱、打自己的鐵。優酷推出的《島嶼少年》主打120天打造一座島,雖然已經登島一個月,在《種地吧》的鬧劇中,還搞出了一個熱搜詞條。

去年,芒果推出一檔《田間的少年》,找來藝人承包了一家柑橘收購站,體驗從採摘、修剪到售賣柑橘的果園勞作生活。騰訊視頻則打造出《令人嚮往的種豆》在3月份開始招募大學生。

以上已播出的節目中,《島嶼少年》和《田間的少年》都暫時沒有復刻出自家的“十個勤天”。而真正的“十個勤天”,做大做強的夢想與現實,還陷在極限拉扯中。禾夥人怒火難消、節目組的回應小作文覆水難收,導演的回應無意去解開雙方之間的疙瘩,成員們的回應力量顯得非常薄弱……

“十個勤天”究竟意味著什麼、如何正確運用它潑天的流量,已經每一家平台都需要思考的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