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姆的又一“死對頭”,多地陸續關店 | BUG

文|新浪財經 原禕鳴

在倉儲會員店領域,麥德龍是山姆多年來的勁敵之一。這家從1996年入駐中國的洋品牌,在經過了近30年的發展後,最終迎來了閉店的局面。

據新浪財經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成都、上海、武漢等地麥德龍,已經紛紛宣佈閉店。

此前,麥德龍曾宣佈陸續將所有的門店轉為會員門店,然而據一份微博投票顯示,該改變並未讓其像山姆一樣人頭攢動,反而讓不少消費者選擇放棄消費。

業內專家認為,麥德龍的發展多年來一直不溫不火,在被物美收入麾下後的風格更加尷尬,在電商和倉儲式商超的夾擊下,其未來發展將依舊艱難,供應鏈成為最有可能突破的出口。目前,麥德龍供應鏈擬在港股上市。

會員模式走不通?

據不完全統計,2024年以來,成都、上海、武漢等地麥德龍紛紛宣佈閉店,其中位於上海的寶山日月光中心的麥德龍滬太路店,是2022年新開的上海首家會員店,開業後不足兩年便閉店。

早在1996年,麥德龍在上海普陀區真光路開出中國的第一家門店,自此正式進入中國市場,它曾引領了toB業務的瘋狂,而如今在電商以及山姆等競品的衝擊下,早已不複當年的光景。

一份由新浪財經發起,440人參與的投票顯示,有占比20.5%的消費者一直是麥德龍的客戶群體,另有占比24.5%的消費者表示自己曾經是客戶,但是麥德龍推出付費會員製之後不願意再去消費;更有占比31.1%表示在倉儲式超市中,其更加喜歡山姆。

從投票數據中可以看出,付費會員後近四成原有客戶群體流失。此外,從中國市場來看,同樣為外資倉儲式大型超市,麥德龍的吸引力不如山姆強。

在上述投票評論區中,大量網友留言吐槽麥德龍的會員服務。有網友表示,改會員製後很多不錯的品牌都沒有了,店員開始忙著推銷會員卡。“麥德龍真的又愛又恨,我喜歡這個品牌,但是現在很寒心。”

而頻頻閉店,更是給麥德龍的會員們帶來了不少麻煩。有消費者稱,自己花199元購買了會員卡,但購買後第二個月家附近的麥德龍就閉店了,想要去其他門店需要花費80分鍾,但是想要退卡便只能退回16元。

在黑貓投訴上,麥德龍共有1077條投訴,其中大部分也集中在會員退費難、用戶積分信息被扣除等問題上,另有一部分投訴與食品質量安全有關。

有消費者表示,自己在麥德龍購買的食物中發現異物毛髮,但麥德龍方面不解決,另有消費者稱購買了發黴食品後麥德龍拒絕退款。

事實上,1996年剛進入中國市場的麥德龍,正是因為會員製而走到了行業前列。2008年,麥德龍中國實現扭虧為盈,單店銷售額達到了3.3億元,超過了沃爾瑪和家樂福,僅次於大潤髮,在外資連鎖零售企業中排名第二。

可好景不長,在電商飛速發展、國內商超迅速發展的情況下,麥德龍並未抓住電商以及C端消費市場的紅利,發展不溫不火,逐漸落後於沃爾瑪、家樂福等巨頭。

“賣身”無法自救?

在發展疲軟的情況下,2019年,麥德龍將自己的中國區業務賣給了物美,後者在雙方設立的合資公司中持有80%股份,麥德龍持有20%股份。

不過,“賣身”後的麥德龍仍然在中國水土不服。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告訴新浪財經,物美接手麥德龍後,仍然對會員製倉儲超市的經驗和理解不強,而物美也有著中國本土超市文化,所以麥德龍漸漸成為“糾結”的混合式經營文化,戰略也處於模糊的狀態。

“比如麥德龍是要堅持原有的德式風格,以不同的消費體驗來占領市場,還是完全的本土化?本土化之後還叫不叫麥德龍,或是否保留麥德龍的品牌概念?種種問題,導致麥德龍的發展很曲折。”

在他看來,近年來中國消費者的消費意願和能力出現了分化,因此企業需要及時調整配置。以山姆為例,近年來沃爾瑪逐漸削減了沃爾瑪超市的投資,加大了在山姆方面的投資,沈萌認為這是在面對分化時採取的戰略性決策,為讓沃爾瑪中國的業務整體上向中高端的客戶去傾斜,收縮中低端業務。

對麥德龍經營影響更大的是,2020年底,麥德龍開始在中國60座城市全面推進PLUS付費會員製;2021年,多省多地麥德龍PLUS會員店開業。

到了2022年,麥德龍宣佈擬將中國所有門店全面轉型為付費會員店。截至今日,除個別門店面向普通消費者外,幾乎所有的麥德龍都為會員店,消費者需購買199元會員卡,持卡才可進入麥德龍購物。

近兩年來,麥德龍並未披露會員數量。根據其此前披露,2022年,付費會員數量突破300萬人次,而2021年年底,山姆會員商店便宣佈中國付費會員數量已經超過400萬。

從人流量來看,山姆的會員店火爆程度也高於麥德龍會員店。

有消費者稱,購買麥德龍會員是因為推出付費會員後,門店客流量減少,購物不再擁擠;而購買山姆會員是因為其烤雞、甜甜圈等網紅單品是獨特的、外面買不到的,且山姆會員店中有大量的試吃展櫃,可玩性更強。

沈萌稱,雖然都為外資大型倉儲式超市,但來自德國的麥德龍和來自美國的山姆的文化底蘊、消費偏好都完全不同。

具體而言,山姆的美式倉儲文化已經非常成熟,其風格相比較德式、歐式在中國的影響要更深,中國消費者對美式產品的理解度也更高,也更符合他們的消費偏好,所以山姆會員店推出的模式在中國適應性更強。

此外,山姆會員會已經對會員進行增值性服務,包括供應鏈、選品等,可以讓消費者體驗到差異化,取悅自己的會員,推出定製或者電商輕易買不到的產品,這可以讓中國的中高端用戶產生黏性。

未來寄託供應鏈?

業績也是反映麥德龍衰敗的“晴雨表”。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佈《2023中國連鎖TOP100》數據顯示,2023年,超市TOP100企業銷售規模為8680億元,門店總數2.38萬個,同比分別下降7.3%和16.2%。物美集團以566億元的銷售排名第六,銷售規模同比下滑7.2%。

2021年,物美曾將物美超市和麥德龍中國打包為物美科技遞表港交所,但因聆訊期未通過而失敗。隨後,物美將希望寄託在了供應鏈上,其將麥德龍中國的零售與供應鏈業務拆分,後者更名為麥德龍供應鏈。

今年8月,麥德龍供應鏈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據麥德龍供應鏈招股書,其作為一家食品快消供應鏈解決方案服務商,截至2023年年底,為物美集團的100家麥德龍門店、366家物美超市門店和304家物美便利店提供配送解決方案。

招股書數據顯示,2021年—2023年,公司營收分別為278億元、271億元、249億元;毛利率分別為9.1%、9.7%、10.7%;經調整淨利潤分別為1.08億元、4.12億元和4.3億。總體來看,麥德龍供應鏈在過去三年營收有所下滑,毛利率穩定在10%左右,經調整淨利潤有所增加。

對於2023年收入下滑的情況,麥德龍供應鏈在招股書中稱,零售商配送解決方案的收入由2022年的164.14億元下滑至2023年的149.32億元,主要是因為對物美集團的產品銷售減少,減少的原因則是物美集團門店數量減少約15%。

時至今日,麥德龍供應鏈仍然沒有解決六成收入依賴物美系、線下零售門店發展空間有限等問題。更有業內人士認為,麥德龍供應鏈的上市,是資不抵債壓力之下的無奈之舉。

“無論如何,按照目前的零售趨勢,麥德龍和物美超市的未來會繼續艱難,相比之下,供應鏈成為了最有可能增長空間的板塊。”沈萌說道。